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陈耿飘

广东省水电医院 广东广州 511340

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方法:择取医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6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2018年4月—10月收治)与对照组(2018年11月—2019年4月收治),每组3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的FMA及ADL评分。结果:2组干预后的FMA、ADL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死患者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与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脑梗死早期康复护理肢体功能生活处理能力

前言

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的血液循环能力出现障碍,导致大脑出现缺血、缺氧,部分脑组组织出现坏死以及软化的情况,患者易出现行动能力的缺失,部分患者会出现头疼、呕吐、昏迷等情况。对于脑梗死的治疗,目前方案为根据患者发病病因、机制、类型以及时间的不同进行治疗方案的针对性制定,有较高的个体化趋向,在内科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改善脑循环、脑保护、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等措施。脑梗死无法治愈,患者有复发的风险,因此会出现较多的负面情绪,对治疗不利,需进行护理手段使患者情绪恢复稳定。同时科学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在本次研究中,本院就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死患者中的效果展开调查,以下为详细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医院收治的66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2018年4月—10月收治)与对照组(2018年11月—2019年4月收治),每组33例。对照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56~80岁,平均年龄(68.05±6.46)岁;基础疾病:高血压11例、糖尿病12例、高血脂10例。观察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56~81岁,平均年龄(68.56±6.08)岁;基础疾病:高血压12例、糖尿病13例、高血脂8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取得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纳入标准:所选患者经过CT或MRI扫描确诊为脑梗死,且有意识障碍、智力减退及偏瘫等症状;患者或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全者;伴有恶性肿瘤或肝肾等器官功能衰竭者。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按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对其进行饮食、生活干预,告知其康复时期需要做的训练及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①早期预防性体位护理。患者入院经溶栓、抗凝的等治疗后,待病情稳定即可采取上肢伸展,下肢屈曲的体位。对于急性脑梗死发作的患者,取仰卧位,让其身体与床边保持平行,并用软枕、软被垫在患侧之下,使其肩部处于外旋、外展的姿势。对于可翻身患者,取侧卧位,用枕头支撑起头部,指导其躯干向后旋转,患侧上肢前伸,患侧下肢略屈曲,健侧上肢放在枕头或上身,下肢伸展。②患者能进食后,护理人员嘱咐家属注意在患侧方位进行交流与进食,训练患者患侧的动作意识。在患者病情稳定后,护理人员即可为其进行全身按摩(推揉、按拿、摇动及摩擦等),并进行语言鼓励,以树立其康复信心。③患者可独自翻身后,指导进行屈伸肘关节等活动患肢,并协助其扶着床档做坐起与独立坐起训练。当患者能够在床上坐稳后指导其坐于床沿,做双下肢下垂逐步活动与下地站立、步行。患者病情稳定后的4~5d,播放柔和舒适的音乐,鼓励患者开口,从单一字节开始训练。待患者可说出较多的词句时,进行猜谜、算数等益智游戏,训练其记忆与逻辑思维能力。作者简介:周觅觅,女,本科,护师。

1.3观察指标观察

2组干预前后的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肢体功能评分:采用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FMA)评估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情况,含有上肢与下肢两部分,有肩外旋、肘关节屈曲、动作、反射弧等共47个条目,总分100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肢体功能越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选用AD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量表进行评估,该表有穿衣、上下楼梯、大小便等共10个项目,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组干预后的FMA、ADL评分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2组干预前FMA、ADL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脑梗死的发病原因为多种诱发因素导致的颅内、颈部大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大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血栓的形成、动脉出现闭塞、载体出现动脉病变阻塞支动脉。患者在早期时意识较为清醒,中期出现意识障碍等一系列症状,到晚期易并发脑疝,危机生命。患病的人群会由于疾病的症状以及治疗的较长周期而出现情绪低落,焦虑等情况,其生活质量被大幅度的降低,因此如何通过护理使脑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心理状态得到平稳,成为目前较受关注的问题。早期康复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了对患者行动能力的早期康复训练以及心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在患病早期使患者的活动能力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同时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为其以后的康复做好了基础。综上所述,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采取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地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昏迷发生的可能,并且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谭晶,甘靖宇,陶媛.探究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偏瘫患者康复中的作用.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5):108-109.

[2]廖莎.早期护理干预在脑梗塞患者语言与肢体功能康复中的临床效果分析.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22):160-161.

[3]李梅,龚丽娟.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塞患者康复的影响.科学养生,2020,23(10):128.

[4]赵艳.早期康复护理在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的价值体会.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3):130.

[5]朱敏,段琴,马婷,等.早期护理康复干预对急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40):158.

[6]马芳.脑梗塞护理中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分析.糖尿病天地,2020,17(8):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