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样本不合格率持续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3
/ 2

检验科样本不合格率持续改进

鲍家玉 王伟涛 郭桐生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检验科,北京, 102300


摘要目的 改进检验标本合格率,可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信度以及时效性。方法 制定CQI计划,通过明确现行流程,分析资料,分析原因,制定改进计划,实施改进措施,检验改进效果。结果 改进后检验科样本不合格率从改进前的0.79%下降到0.43%。结论 CQI改进计划降低了样本不合格率,提高了检验质量,全面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

关键词:CQI;检验科;不合格率


不合格的检验样本导致检验结果不准确、患者重复抽血、检验结果延迟、浪费样本采集管等问题。不合格样本包括采集容器错误、标本凝集、溶血等多个方面,通过检验科和护理部合作进行不合格样本监测、专题教育等可以降低检验样本不合格率。

1 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统计门头沟区医院2019年4月-5月不合格样本记录表,作为改善前的情况。统计2019年9月-10月不合格样本记录表,作为改善后的情况。2019-2020年持续监测样本不合格率。

1.2制定改进活动计划

由检验科不同部门6人以及护理部1人组成改进小组,通过头脑风暴,汇总需要改进的问题,确定“降低检验样本不合格率”为改进主题。

1.2.1把握现状 绘制检验标本流程图,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统计出2019年4-5月的样本不合格率(0.79%),并总结出现标本溶血、抗凝标本凝集的标本占比最高;而标本量少导致的不合格样本也是重要的改进方向。

613eb3a056491_html_caa30f6a0c645ec1.png


图1 不合格标本柏拉图分析(4-5月)613eb3a056491_html_7fdd62fb1046d2dd.gif


图2 各科室不合格标本柏拉图分析(4-5月)


1.2.2目标设定 样本不合格率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 =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0.79%-(0.79%*60%*72.48%)=0.45%(圈能力为小组成员打分所得)

1.2.3原因分析 根据柏拉图找的主要发生原因,通过小组成员头脑风暴分析导致每一项主要原因的因素(人、机、料、法、环)形成鱼骨图;通过小组成员打分(优先矩阵或者投票法)找到要因;再通过现场收集数据分析,形成柏拉图找出真因(根本原因)或者运用5Why法寻找真因。标本溶血要因总结:穿刺操作不当(止血带、进针、残留消毒液);采集后混匀用力过猛;分离操作不当。抗凝标本要因总结:抽血不顺利;采集后混匀不充分。



613eb3a056491_html_c61643e84f709976.png


图3 标本溶血原因分析鱼骨图

613eb3a056491_html_ee94fd33dc9bf78b.png


图4 抗凝标本凝集原因分析鱼骨图


1.2.4拟定对策 由检验科对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定期针对常见问题重点沟通、培训。建立标准操作规程,制作试管识别卡。

1.2.5 对策实施 (1)建立样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将样本采集手册发给临床护理人员,人手一册,方便自学。组织样本采集规范培训。(2)建立试管帽颜色识别说明,以及最高和最低采集刻度说明。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样本不合格率

对改进后的样本进行统计,并利用柏拉图等方法对改进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改进后样本不合格率=样本不合格例数/当月样本总量=0.43%

(数据参考LIS系统统计的9-10月门诊及住院的血液标本)明显低于改进前2019年4-5月的样本不合格率(0.79%)(P<0.01)

改进计划后的持续监测(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结果显示,样本不合格率为0.39%,均低于改善后的0.043%。

3 讨论

总体来看检验样本不合格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和降低,全院共10个临床科室参与改进计划,从各科室不合格样本的统计对比中可以看到不合格样本数量较大的科室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专用要求》(ISO/IEC15189)中指出:“样本的质量控制对于整个检验科全方位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1]。”检验前样本的质量控制与检验结果息息相关,而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疾病诊疗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各大医院不合格样本比例为0.63%-10.06%[2]

,而发达国家检验前样本不合格率为0.130%-0.699%[3]。检验前样本的质量控制往往不被重视,不合格样本是目前检验科常见的问题,检验结果不准确以及时效性的延迟有可能引起诊疗的不准确以及医患矛盾甚至医疗纠纷[4] [5]。2019年4-5月,门头沟区医院检验科样本不合格率为0.79%,改进计划后,样本不合格率降至0.43%,且连续监测结果显示,检验科样本不合格率控制在0.39%。我们总结了以下经验:(1)建立样本采集标准操作规程,将样本采集手册发给临床护理人员,人手一册,方便自学。组织样本采集规范培训。(2)建立试管帽颜色识别说明,以及最高和最低采集刻度说明。

以本项目改进成果为基础,形成长期有效的改进机制,与临床科室继续进行培训和沟通,实现检验质量不断提高,工作更加有序化,标准化,减少质量安全隐患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Carrora P, Plebani M. Errors in a stat laboratory:types and frequencies 10 years later[J]. Clin Chem, 2007, 53(7):1338-1342.

[2] Rivers PA, Dobalian A, Germinario FA. A review and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laboratory improvement amendment of 1988: compliance plans and enforcement policy. Health Care Manage Rev 2005, 30(1):93-102.

[3] 叶圆圆, 王薇, 赵海建, 等. 临床检验质量指标面临的挑战[J]. 临床检验杂质,2016,34(6):454-456.

[4] Plebani M, Sciacovelli, Aita A. Quality indicators for the total testing process[J]. Clin Lab Med, 2017, 37(1):187-205.

[5] 康凤凤, 王薇, 王治国. 临床血液专业检验报告适当性全国室间质量调查研究[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5, (9):63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