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工商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摘要:对外汉语主题式教学模式是基于其它学科的主题教学研究基础提出的、一种专门针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模式,它的出现丰富了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满足了学习者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本文通过对对外汉语对主题式教学模式相关研究的分析,总结了它的四个特征和三大优点,并指出其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主题式教学;对外汉语;教学设计
一、主题式教学模式概述
主题式教学(Thematic Based Approach,简称为TBA),是基于内容向导教学理念(Content 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的最常见的模式之一。主题式教学是主张将特定主题或者某个学科知识与教学结合起来,以内容为载体,以文本的内涵为主题所进行的一种语言教学活动。主题式教学模式强调目的语的学习要脱离单一层面的知识学习,语言的学习要和语言内容结合在一起。白建华(2010)指出主题式语言教学模式强调语言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主张语言教学情境化、生活化。主题式教学模式不再以语言要素或者语言技能为课堂的组织结构,而是把语言放到有意义的主题中去学习,把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结合起来。
在主题式语言教学过程中,主题的引入使得教学内容更容易被学习者理解并接受,教学内容的掌握又赋予了学生在这些主题中自由开展特定活动的能力,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在近年来的对外汉语教学中,主题式教学模式出现在越来越多的汉语课堂中,并且相关研究成果也在不断发展深入。
(一)研究现状
在主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欧美相较国内起步更早,主题式教学于1931年最早出现在美国学者莫理逊的研究里,名为莫里逊单元教学法。经过多年的发展,欧美对主题教学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王怡锦,2015)白建华(2015)指出主题式教学模式是现今美国外语教学界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在中小学的外语教学中,使用这种框架来设计外语课程的现象非常普遍。
近年来,对外汉语学界借鉴国外外语教学经验,发展对外汉语主题式教学模式,研究成果颇丰,尤其是在教学设计方面。自2010年后,国内学界涌现出大量关于对外汉语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研究,如王建(2011)探讨了基于主题式教学的韩国少儿汉语教学设计;杨凯(2015)研究了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许清远(2018)填补了中医汉语主题式教学模式研究的空白,为外国学生学习中医克服语言困难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刘畅、孟庆国(2019)探讨了以茶文化为例的主题式对外汉语教学设计;此外,还有刘柱(2020)、陈婧(2020)、陈俊宇(2020)、王军晨(2020)等关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主题式教学设计研究。
在理论研究方面,袁顶国、朱德全(2006)阐释了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内涵,探讨了主题式教学设计的基本特征;王彬(2013)在《主题式汉语教学模式初探》中,提出主题式汉语教学模式的建构应遵循“双适应、双发展”原则;白建华(2015)通过一个主题式汉语教学设计的样板探讨了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课程设置中的应用。
二、主题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一)内容主题性
主题式教学模式最主要的特征是它的教学内容以某一主题为核心,如“问候”“乘车”“用餐礼仪”“节日”等。整个教学过程针对主题内容来进行,教学活动围绕主题内容展开。主题式教学模式不拘泥于教材,教师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并且可以利用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围绕主题内容来进行教学设计;同时,主题式教学模式能让学习者感受到不同领域之间的彼此联系,从而获得对主题整体的认知,发展其综合思维方式。例如,教师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教学“中秋”这个主题时,教学内容除了相关语言知识外,还会围绕主题进行节日文化、习俗文化、饮食文化和符号文化等相关内容的教学。学习者通过这一过程可掌握所学主题一个立体且完整的知识框架结构,同步主题的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素材实用性
应用于主题式教学模式的素材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紧贴现实,通常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为学习者构建现实的主题情景进行教学。如教授初级学习者“问候”主题时,设置几个特定的情景,使学习者身临其境,教师提供相关语言材料,让学习者用真实的语言完成真实的任务。(周小兵,2009)通过情景学习和操练,学习者可直接将课堂所学知识用于现实交际之中。
(三)学生中心性
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既是主题式教学所遵循的,也是对外汉语教学所提倡的。在主题教学中,教师的角色转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信息的提供者。在汉语课堂上表现为由教师提供要学习的主题和语言材料,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参与各种探究式的课堂活动,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如“购物”“讲价”这类主题,教师通过“提示”“解说”等非直接的参与方法,引导学生自主运用语言材料完成课堂活动,掌握主题相关语言知识。
(四)系统整合性
对外汉语主题式教学模式不同于以往按语言要素或语言技能分类的教学模式,它通常以综合课的形式出现,围绕主题将听与说融合在一起,让学习者在良好、真实的语境中进行语言学习。
蒋蕾(2013)提到,主题式教学模式将分散的学习知识整合,将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事实、活动整合,将教师与学习者整合以及将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整合。主题式教学不局限于教材课本上的知识,也可以从生活中搜集。在教师准备教学素材时,只要是符合学生现有水平,或是符合克拉申“i+1”输入假说,在学习者接受范围内的(注意文化差异、禁忌等)知识,教师都可以提供给学生学习,也可以复习与主题相关的知识。德国教育学家克拉夫斯基也强调了主题教学中学习内容与学习者实际生活相关联的重要性,即抽象的概念与具体的教学活动的整合,也就是将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
三、主题式教学模式的优点
主题式教学模式重视语言的表达和阅读能力,旨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欲望,注重学习者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能力。
对外汉语主题式教学模式大致有以下三个优点:
(一)实用性
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与主题式教学的目标相同,都是为了培养学习者使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其宗旨主要是能够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熟练运用课堂中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教师在选择教学主题时,基本贴近生活、来源于生活,与现实生活接轨。因此学生在学习知识后,再遇上与主题相关的生活情景时,能立刻将所学知识运用出来,达到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目的。主题式教学模式尤其适用于短期学习或目的性强的汉语学习者,如旅游、商务等人士。
(二)趣味性
主题式教学模式能够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贯穿整个课堂的主题是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所选,能够很好地维持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主题活动是主题式教学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环,活动式教学体现了“快乐学习”的原则,学习效果显著。例如《国际汉语教学通用大纲》的汉语主题模式教学课例1,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共设计了7个不同的主题活动,牢牢地抓住了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在活动中不断学习新知识而不会感觉枯燥乏味。此外,围绕主题开展的活动多样、有趣,课堂环境灵活、开放,可以使学习者在舒适、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也是主题式教学模式的一大优点;而这些活动大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这就使得学生之间合作的机会增多、用汉语进行交流的机会增多,实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连续性
主题式教学模式在整个汉语教学过程中会起到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既能够复习学过的知识,又能带领学生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去。如《国际汉语教学通用大纲》(修订版)的汉语主题模式教学课例2 “让世界充满爱(友谊篇)”,教学对象是HSK三级以上的中学生或大学生。教师一共设计了六个主题活动,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每一个活动都有相关性,同样围绕“友谊”这个大主题。其中,“主题活动四”要求学生阅读文章《朋友是好书》,是人与物之间的友谊;“主题活动五”则是让学生读一本关于友谊的儿童故事《凯文和奥玛尔的梦想》,这又是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各个小主题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关系,它们有机地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主题。同时,每个小主题之间又有各自的特点,学习者每次接触的都是新的内容,在巩固了前段知识的同时,还能保持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四、主题式教学模式面临的问题
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运用中有不少优点,但世界上没有完美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运用中也存在着以下几个现实性问题:
(一)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高
首先,主题式教学模式不仅要求教师拥有优秀的汉语教学能力,还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课堂组织能力,组织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学习。
其次,要求教师拥有丰富、全面的知识。教师在进行主题式教学前必须熟练掌握足够多的主题相关知识;教师若是缺乏足够的主题相关知识,就很难引导学生进行该主题的深入学习。
最后,由于主题式教学模式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灵活,在教学内容和课堂管理上不易掌握;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确定性因素和课堂生成因素较多,教学计划与实际的授课情况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这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课堂管理能力与应变能力。
(二)对学生有一定的要求
第一,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的汉语交流能力。主题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学对象完全沉浸在汉语语境中,教师基本通过汉语来发出指令和教授知识;学生通过使用汉语进行讨论和完成学习任务,这就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汉语交流水平。如上文提到的汉语主题模式教学课1,它的教学对象是零起点的中英双语小学一年级学生,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英语的时间远远超过汉语,没有达到沉浸式的要求,所学习的知识点也非常有限。
第二,教师在选择主题式教学模式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外向的学生更愿意参与活动和交流;内敛的学生则会不那么积极,或不会参与到活动中来。不考虑学生特点而盲目采用不适宜的教学模式会造成学生学习效果差,甚至会令学生讨厌这类教学模式。
(三)对学生的“读”“写”技能锻炼不够
采用主题式教学模式的汉语课堂偏重学生的口语和听力技能训练,而“读”“写”技能训练方面相对较少。教师应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全方位地发展语言能力。
五、结语
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也为了满足学习者日益丰富的学习需求,主题式教学模式被改进并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当中。通过对对外汉语对主题式教学模式相关研究的分析,我们发现它具有以下四个特征和三个优点,特征即:内容主题性、素材实用性、学生中心性和系统整合性;优点是:实用性、趣味性和连续性。主题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互相补足,在学习者积累了一定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学习者语言知识的应用和情景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这也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同的教学模式各有长处,长期使用一种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全面的语言能力,教师应当根据学习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最为适宜的教学模式,满足学习者不同阶段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白建华.主题式教学在21世纪的发展及应用[C].第十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选,2010.
2.白建华.主题式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课程设置中的应用[J].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2013(00).
3.蒋蕾.主题教学法在夏令营教学中的应用—以国家汉办巴基斯坦汉语夏令营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2013.
4.林游兰.主题式教学对中文学习的影响[A].英格兰国际中文会议,2009.
5.王妙茹.主题式教学研究综述[J].文教资料,2020(09).
6.王亚芳,南 潮.“CBI主题模式”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伦敦南岸大学中医孔子学院为例[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7.王彦润. 论对外语教学中的主题式教学[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8.国际汉语教学通用课程大纲(修订版)[M].北京:国家汉办,2014.
作者简介:徐浩文,男,1994年生,硕士,浙江工商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汉语国际教育。
通讯作者:陈迁,1984年生,北京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四川外国语大学国际学院,讲师。
本文是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自编汉语教材核心字词研究”(编号:2016QNYY3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