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恩平七星坑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 广东江门 529400
摘要:野生动植物是大自然赋予人类宝贵的财富之一,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对大自然的过分摄取,严重威胁了野生动植物的栖身之所。在此背景下,我国提出了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以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正常生存环境,同时也满足了我国对动植物多样性保护的要求。野生动植物的发展是生物进化的产物,其包含了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同时也构成了整个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一旦其中任何一种物种遭到了破坏,其带给整个生态系统的影响是无法衡量和计算的。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其与人类一样共同构成了地球整个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生态环境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管理
引言
虽然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但是不少野生动植物资源因保护不当而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命运,一旦发生这一情况,不但会极大的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性,甚至会引发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利的影响,酿成的损失也会不可估量。为了保证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能够落到实处,必须要加强对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管理,以先进科学理念和技术为支撑,尤其要加大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促进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建设的协同发展,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一、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在对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和研究时发现,大部分管理工作均是直接以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及多样性保护为重点,灵活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及手段,以维护野生动植物的完整性、安全性。但从目前来看,部分管理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的认知和理解并不充分,未树立良好的保护意识,致使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如表1所示,为我国珍稀林业野生植物现状表。
1.1缺乏完善的制度体系
与其他管理工作相比,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内容和形式较为复杂,包含的工作环节较多,涉及许多细节要素,因此对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考验和挑战。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是重点,相关管理部门需明确目前的管理内容及考核工作要求,确保对症下药,制度体系的构建最为重要,只有真正建立起自然保护区,促进整个管理工作的专业化发展,不断提升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维护生物物种多样性。但从目前来看,由于部分管理人员工作能力有限,缺乏全方位的管理意识,无视管理制度的有效约束,难以全面落实各项保护措施,导致难以实现动植物持续繁衍。
1.2法律法规不够健全
在推动法治国家建设的过程中,我国越来越重视对法律法规的完善。政府部门需着眼于工作现状,以保护野生动植物为依据,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域的管理及调整,严格按照目前的管理机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其中,捕杀野生动植物及乱砍滥伐等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的建设,法律法规的完善需以此为依据和重要方向,加强对这一行为的有效遏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及生态平衡。但整体来看,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仍不够完善,环境破坏现象及野生动植物交易现象时有发生。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能力不足,未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峻性,加之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指导,因此整体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与预期目标存在明显的差距。
二、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具体实施
2.1野生动植物保护法侓体系逐渐完善
首先,以《野生动物保护法》为核心,具体的实施对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法律,其次,结合《森林法》、《自然保护区条例》、《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从中央到地区,出台一系列法律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完善对于野生动植物保护的法律,加强人们对于野生动植物保护意识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法律意识,有意识的保护野生动植物,减少违反野生动植物保护法的行为。
2.2建立保护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工程
对于野生动植物保护,其中,濒危动植物的保护刻不容缓,我国创建了“七大拯救工程”,旨在保护濒危野生动物,其中,包括了大熊猫拯救工程、扬子鳄拯救工程、海南坡鹿拯救工程、高鼻羚羊拯救工程等七项具体的拯救工程,并且我国在此以取得巨大的成功。
这些拯救工程,结合建立自然保护区,增加人为驯养种群,增加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范围扩大野生动植物生存空间,有效的控制了濒危野生动物减少速度,并且逐渐的增加濒危野生动物的数量,实现野生动植物的保护。
2.3统计野生动植物资源工作取得巨大成果
只有具体的了解野生动植物的生物资源状况,才能够更好的帮助保护野生动植物,有效的调控其数量之间的关系。而《野生动物保护法》中也明确的提出了对于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统计调查,这样,能够使我们准确的实时的掌握野生动植物状态,把握野生动植物信息,进而使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更加快速有效率。
2.4建立自然保护区,完善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监控
由于资源开采不可避免,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不断缩减,我们只能减慢其缩减速度却不能暂停,因此,建立自然保护区,为林业野生动植物生存发展创建一个生存空间刻不容缓,许多的林业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都位于偏远地区,因此还需要完善保护区的医疗以及人员和相关的保护设施,以确保自然保护区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与发展能够充分的发挥保护作用。
三、加强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措施分析
3.1加快推进自然保护区建设
合理利用自然保护区的自身优势,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建立多元化的管理体系,促进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有效性的提升。
第一,加强自然保护区规划与设计工作,使自然保护区面积得以增加。确定好原始自然景观与基础设施的占比,为野生动植物提供生长与繁衍空间,使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保持良好的平衡性。
第二,加强宣传与引导工作。通过合理地开展宣传工作,使广大群众认识到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了解野生动物对于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对社会公众进行有效鼓励和引导,让其积极参与到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中。形成整体合力对自然保护区监管能力的提升是极其有利的。此外,还要根据受教育群体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宣传方案,针对食客应当加强野生动物疫病及仁爱之心相关的宣传,对学生加强生态环保理念宣传,对猎奇者则应做好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宣传。
第三,增加资金投入,保证专款专用,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更新,用于引进先进技术,搭建信息管理平台。做好相关数据信息的分类与处理工作,以保证及时对自然保护区运行状况加以了解,对自然保护区实行科学、精细化管理。
第四,做好各部门协调与监督工作,确保各部门及相关人员能够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整合并利用好相关资源,为更好地开展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提供有效保障。
3.2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
近年来,我国发展经济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虽然提高了经济发展水平,但也使生态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相继被破坏,使生态系统平衡被打破,导致其濒临灭绝。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促进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提升,从而改善生态环境,使人类得以持续繁衍生息。目前,需要加强对濒危物种的保护,并根据野生动植物种类及区域制定相应的拯救计划。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如扬子鳄、麋鹿及金丝猴等保护区,都能有效改善动植物的栖息环境。同时,做好科研工作,采集濒危物种基因,加强人工繁育,促进濒危物种数量的增加。对濒危物种加强检测,对自然保护区气候环境进行适当调整,促进濒危物种成活率的提升。某些自然保护区会发生气象灾害,所以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及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动员周边居民加入到抢险救灾工作中,尽可能地将保护区遭受的经济损失降至最低。
3.3加大疫情防治力度
在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中,疫情防治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必须要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生长状况的监测,以便于及时的发现和控制疫情,扼杀一切危害野生动植物安全的隐患,保证自然保护区的健康运行。其一,疫情的发生有着地域性和季节性的特征,通过观察野生动植物并在发现其出现异状时进行隔离处理,疫情就不会轻易的扩散开来,其他野生动植物也能得到一定的保护。其二,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野生动植物保护条例,相关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对自然保护区的检查工作,这也有助于疫情的防控。其三,对于自然保护区的疫情切不可疏忽以待,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安排专家负责到现场莅临指导,随时观测疫情的发展,采取措施来控制疫情。其四,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借鉴国内外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疫情控制工作经验,建设高效的评估体系,分析疫情发展趋势,做好疫情的防治工作。
3.4拓展野生动植物产业
为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需要在野生动植物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通过人工方式进行繁衍。倘若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就要付出努力进行恢复。过去,人们获取经济效益的方式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为确保在获取林业经济效益的过程中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应当加快野生动植物产业拓展,让自然生态得以恢复。重视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药材种植或动物养殖,确保市场需求得以满足。需注意,拓展野生动植物产业应当不断摸索,在初期阶段不图做大做强,重点发展某个重要产业,并做出成绩,以达到吸引相关企业关注的目的,使整个野生动植物产业得到快速有效的发展。
3.5努力加强重大灾害处理工作
对于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一旦遭遇重大灾害,往往就会引起相关专家与学者的关注与研究。第一,如果野生动物保护区保护工作落实到位,但出现了灾害,多属于自然界内的自我平衡调节。因此,应当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生物群落的研究,分析其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查找导致灾害发生的基本原因。同时,人们应当积极分析和反思生活中的相似生态环境,做到防患于未然。第二,倘若保护区内的灾害是人为因素导致的,就要安排有关人员做好调查工作,及时查明灾害的诱发原因,确认是人员职业素养问题,还是管理技术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予以严肃处理。第三,发生重大灾害后,要完善自然保护区内的监测设备,以便对后续情况加以管理,并及时根据变化做出动态性调整。同时,将相关影像资料进行合理存档以备研究。
3.6做好强化的监测以及管理
信息化时代下促进先进技术的运用,这对野生动植物保护产生很大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在保护工作中,应加强信息科技的应用,赋予监管全新的生机和活力。在法治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越来越强化,在自然保护区内,有效制止了非法狩猎行为,当然应借助信息科技技术,加大监测力度,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推动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此外,在野生动植物生长生活情况的监测过程中,科技设备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保证科研所需数据的顺利获取,并为构建野生动物研究基地提供支持。
3.7建立国家公园体制阶段性成果
3.7.1建立统一分级的管理体系
国家层面组建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加挂国家公园管理局牌子,实现了国家公园与所有自然保护地全过程统一管理,从顶层设计解决了我国国家公园管理体制问题。各国家公园试点区以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为基础,组建统一的管理机构行使管理职责,推动解决部门割裂、多头管理、交叉重叠、职责不清等问题。目前,形成了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中央直管模式,以大熊猫和祁连山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中央和省级政府共同管理模式,以三江源和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为代表的中央委托省级政府管理模式。
3.7.2建立高效的运行机制
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局)成立专门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试点工作。同时,国家林草局与青海省开展了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东北虎豹、祁连山、大熊猫试点区分别成立了由国家林草局和相关省政府组成的协调工作领导小组,海南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林草局共同组成了国家公园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各试点省均成立了由省级领导牵头的协调领导小组,持续推动试点任务的落实。
3.7.3明确国家公园设立要求
国家制定了统一的国家公园设立标准,初步明确了国家公园设立条件、认定指标、评估方法、设立程序和命名规则等要求。以生态系统保护理论为指导,根据自然生态系统代表性、生态重要性、管理可行性等因素,编制了全国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制定了国家公园总体发展规划。构建从宏观到微观、从长远到近期的国家公园分层规划体系,对接国土空间规划,将国家公园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落图、落地、实施。
四、结语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的意义重大,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应携起手来,履行好各自职责,明确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制定并完善自然保护区管理制度,加大濒危物种保护和疫情防控力度,确保自然保护区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给野生动植物创造有益于其生长繁衍的环境,从而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的开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梁佩英.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农技服务,2017(11):147-148.
[2]何显升,徐贵华,杨万柳.如何加强自然保护区有效管理的思考[J].现代园艺,2017(2):194-195.
[3]石宇明.浅议野生动物保护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8(3):125-126,124.
[4]侯德华,顾先锋,姚伦贵,等.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管理研究[J].江西农业,2019(8):119.
[5]王军锋.全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召开[J].河北林业,2018(5):7.
[6]鄂璠.国家公园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体制”:专访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司巡视员孟沙[J].小康,2016(20):40-42.
[7]孟宪毅.全区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暨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J].内蒙古林业,2015(6):2.
[8]黄萌.保护野生动物共建和谐社会:访江西省林业科学院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所所长黄晓凤[J].农村百事通,2020(9):4-10.
[9]张建军.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发展研究:以山西阳城蟒河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林业经济,2019,41(6):104-109.
[10]海来么格.新形势下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对策探究[J].农家参谋,2019(1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