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评价——学生爱上作文不再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6
/ 2

巧用评价——学生爱上作文不再难

刘云锋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秦亭镇秦亭中心小学 甘肃 天水 741413

摘要:在综合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综合了字词、阅读等多方面的语文知识,但是在当前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兴趣较低,评价方式不恰当等问题。本文提出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遵循主体性与多元性两大原则,在教学中从评价内容、方式及标准三方面活化小学习作评价,提升小学生写作兴趣。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评价;多元

作文对于当代小学生而言,作文是记录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表达自己想法的良好途径,是学生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步骤,但是在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采用课堂写作为主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中使学生在被动学习状态下写出习作,这也导致了很多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逐渐降低,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需要大量的课外时间来完成学生的习作批改工作,这也导致了学生的写作与教师大反馈存在较大时间差的问题,在这些问题面前,教师需要对作文评价做出相应改变,使学生逐渐爱上写作。

一、小学写作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学生的主体性。传统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中是书写者,而评判学生习作水平的唯一标准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评语。在这种批改模式下,教师成为了“独裁者”,通过自己主观性的判断决定了学生习作水平,这种忽视学生主体性的作文评价模式不仅让学生逐渐丧失了原有的写作兴趣,更降低了作文评价的有效性,无法发挥作文教育的实际意义,所以教师在设计习作评价活动的过程中要从学生的主体性出发,为学生营造宽松的习作评价氛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第二,评价的多元性。传统作文教学中单一的评价模式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教师必须将一变多,保证在作文评价中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内容、方式和标准上。在内容上,教师不能以学生运用的华丽词语为唯一评价依据,也要感受学生文字背后想要表达的想法;在方式上,教师要转变单一评价方式,采用书面语言与口头赞扬、学生互评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在标准上,教师不能采用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对于能力层次不同的学生应采用不同标准,发挥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增值性。

二、如何构建合理的小学作文评价机制

1.作文评价内容多元化

对于小学生来说,每次习作完成后,教师对自己的评语是最能影响学生写作兴趣的因素之一,所以教师在对学生写作内容的评价过程中要从多元化角度出发,发挥教师评语对学生的激励性,主要从两方面进行改善。一是教师评语切忌指责与笼统,指责性的评价语言就像锋利的刀子一般,极有可能伤害到学生幼小的心灵,而过于笼统的评价性语言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没有意义;二是教师要多运用激励性、指导性评语,采用肯定、赞扬、征求意见、欣赏与交流等较为平和的语言形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以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为例,在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以“我的心爱之物”为写作主题,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很多孩子在描写事物的过程中都存在顺序乱、缺少细节等问题,面对学生的这一问题,在评价中可以多采用“如果用......是不是会更好?”“如果能将这一细节展开描述老师认为你的习作会更加精彩!”类似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采用交流式评价语言,关注学生想表达的本质,能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平易近人,更有助于学生提升写作水平。教师在“笔头评价”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评价用语的规范性与指导性,同时以一种柔和的方式给予学生以有效的建设性意见。

2.作文评价方式多元化

在作文评价方式上,教师也要遵循多元化原则,摒弃传统评价方式中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方式,在保证学生主体性基础上促进作文评价机制的形成。

一方面,教师需要将低分评价改为高分激励。传统的评价过程中,教师一般采用五分制或十分制对学生的习作进行量化评价,这种低分评价会使学生对自己的实际写作能力产生质疑,因此教师可以通过采用高分激励的方式,用百分制进行作文评价,同时还可以采用“1+1”的分数模式进行评价,除去教师对学生的第一次评分后,学生进行修改可以进行加分,通过构建动态化的习作评价分数,肯定学生的进步。

另一方面,教师需要将单一主体评价改为多元主体评价。教师需要让学生参与到作文评价的过程之中。如教师可以在评价五年级下册中第五单元“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这一写作主题的过程中,将学生的习作在黑板中进行展示,教师通过彩笔示范的方式指导学生对其进行修改;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上台对同学的习作片段进行修改,学生能在修改的过程中体会到如何通过细节描写体现人物特点。同时,教师还要采用小组评价、交换评价等方式发展学生的评价能力,在学生评价他人习作的过程中,能发现自己的欠缺,还能借鉴同学的长处。通过发挥课堂中教师的指导评价作用与学生的主体评价作用,能有效发挥评价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正面促进作用。

3.作文评价标准多元化

在作文写作过程中,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由于主观能力的差异和客观环境的影响,在每个班级中都有写作能力较高的同学,也有写作能力较低的同学,面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差异性,教师在选用作文评价标准的过程中也应做到多元化。对于写作能力较高的同学,教师需要发现其作文写作中存在的小问题,并提示学生关注写作细节,使学生的写作能力更上一层楼;对于写作能力相对较差的同学,教师则需要指导其写作方法,从模仿精彩片段开始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六年级上册的第四单元中,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将“笔尖流出的故事”作为写作主题,该主题引导学生描写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这种较小的切入点写作难度较大,所以在开展习作评价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层设置标准的方式进行评价,对于写作能力高的同学,80分意味着作文还需通过细节处理、词语运用等使其更加出彩;对于学习能力差的同学,80分意味着学生能够基本将故事描述清楚,较之前有很大进步。通过这样差异化的作文评价,学生即使处于不同的学习层次,也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问题或进步,正视自己,并不断挖掘写作兴趣,将写作视为一种快乐。

总之,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评价环节作为反馈问题、不断进步的关键环节,需要教师予以重视,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实现评价内容、方式和标准的多样化,实现习作评价对小学生的正面促进作用,帮助学生将写作变成一种记录生活的习惯。

参考文献:

[1]郑细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多元评价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2021(2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