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友谊中学 , 河北省唐山市, 063000
摘 要:汉服,是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在历史的进程中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汉民族风貌,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配饰体系。
关键词:汉服
‘汉服’的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包括有汉衣冠、汉装、配饰等等,指清朝之前,以交领、右衽、系带为主要特征,来表现汉民族礼仪制度与文化特色的服饰体系
一、汉服的起源
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汉服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度成为流行。然而人们对于汉服却知之甚少,不仅对于“汉服”这个概念本身不理解,而且对于汉服结构的名称也缺乏了解,更不用说它背后的文化内涵了。
因为汉代的前身是华夏族,故而整个汉族的传统服饰可以溯源至周代,经过秦朝的发展,到了汉代逐渐臻于成熟。如蔡邕在《独断》中便说道:“天子常服,汉服受之秦。” 关于汉服最早的起源,传统的观点认为是在黄帝时期。如《史记》曰:“华夏衣裳为黄帝所制”。并认为“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当然,这种看法是在圣人史观下的一种认识。但是随着现代考古学的兴起,考古学家认为中国在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开始用麻布来制作衣服,黄帝的妻子嫘祖就是蚕和丝的发明者。自此以后,人们的衣冠服饰日臻完备。当然衣服出现于这时期没有问题,但是作为一种冠服制度却是出现于商周时期,因为冠服制度具有文化意涵,它具有区分社会秩序和等级的功能。故而更加准确的讲,汉服起源于商周时期。其实汉服最早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遮羞、取暖和审美,更重要的还是其所代表的文化和政治含义。我们知道中国古称‘华夏’,华夏这个词本身就具有中国古文明的含义,古书《尚书正义》注:“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而《左传正义·定公十年》疏则曰:“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 这里提到两个概念,即中国和华夏,它们都是一个文化概念,即代表了一种文明的发达程度。基于此,中国便有了“衣冠上国,礼仪之邦”的美称。
二、汉服的基本结构
提起汉服,就得知道它所用的材料,那就是布和帛。其结构从上至下分为领、襟、衽、衿、裾、袖、袂、带、韨等十个部分。前后具有对称性,也就是说在制作过程中会取两幅同等长的布,分别对折,作为前襟后裾,缝合后背中缝。如果前襟无衽即为直领对襟衣。若再取一幅布,裁为两幅衽,缝在左右两襟上,则称之为斜领右衽衣。其制作流程极为繁复,便不在此文章中一一介绍。
有一点我们需要特别注意,就是我们在说汉服的时候,它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一套服装,我们不能用我们今天的着装状况去理解古人。其实汉服包含着一整套的服饰系统,包括衣裳、首服、发式、面饰、鞋履、配饰等。就衣裳本身来说,也是两个概念,即上衣下裳,衣接近于我们今天的上衣,而裳则是裙裾。
所谓的首服就是指头饰,它也构成了汉族服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知道传统的汉族人,无论男女都要束发的。男女成年之后都会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上,并用笄来固定,主要的头饰有帽、巾等。成年男子往往戴冠、巾、帽等,形制具有多样性,常见的有冕、弁、幞头等。当然,头饰的佩戴也是有严格的规定。如汉代时,规定官员先包帻后戴冠,而平民则只包帻不戴冠。到了后世,具体佩戴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其中所蕴含的尊卑贵贱的等级秩序安排是不变的。
女子的头饰则主要由副、编次等构成。发髻也呈现出多样性,有时还会在发髻上佩戴珠花、步摇等各色饰物。并在鬓发两侧饰有博鬓,当然也不乏戴帷帽和盖头的知人。总的来说,汉族女子所佩戴的首饰著有八种,即为簪、栉、钗、华胜、步摇、金钿、珠花、勒子。女子所佩戴的这些首饰,材料金贵,样式华美精致。不仅能够对她们的容颜多有助益,同时也能够彰显她们雍容华贵的社会地位和气质。
此外,服饰的纹样也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汉族服饰往往采取动物、植物、几何状的文饰。动植物的刻画往往会呈现出逼真、细腻、栩栩如生的特点,而几何图形则呈现出非常规整、对称的特点。当然,服饰的颜色更是有着严格区分的。古人所理解的世界为青赤黄黑白五种颜色,称之为五正色,是极为尊贵的。至于其他的颜色则是调和色,是这五种基本颜色调和而成的,称之为“间色”。并将五色与五行相对应,“黑土、白土、赤土、青土、黄土”、“天谓之玄,地谓之黄,青与白相次也,赤与黑相次也,玄与黄相次也。青与赤谓之文,赤与白谓之章,白与黑谓之黼,黑羽青谓之黻,五彩备谓之绣......杂四时五色之位以章之,谓之巧。”
三、汉服的发展与经济现状
先秦时期女子时常身穿大袖穿衣,下着长裙,脚穿高头丝屐。那时人们常说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为衣,下为裳。秦汉的服饰采用“深衣制”,特点是禅冠、朱衣、方新、田领、朱履,服饰总称为蝉衣,多崇尚黑色,用色较深,更能彰显古朴之美。
魏晋南北朝的长裙是贵族女士的标配,在袖口、衣襟、下摆缀有不同的缘饰,下身穿的条纹彩色长裙,十分有跳跃感。腰间再系一块帛带,很能展现女子曼妙的身材。那时爱美的女性还会梳起高高的发髻,再插上精致的步摇首饰,长长的裙子时常拖在地上,又美又奢华。
隋唐时期大家都知道女子以微胖为美,当时流行的女子服装样式是小袖高腰长裙,裙子系到胸部以上。基本穿着是三件套:裙、衫、帔,女子常上穿短襦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的传统汉服装束。披帛可是当时的潮服,相当于我们现在的披肩。而且唐朝女子出门时常佩戴一层皂纱,将自己的脸遮起来,营造一种朦胧美,引来无数富家子弟侧目。
宋元时期长裙可以不及地,你可以露出你的脚。宋代女子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衫。
到了元代,女性服饰变得十分特别,以长袍为主,平民妇女穿着的襦裙,半臂也颇为流行。宫中的舞女也时常着汉装,唐代的窄袖衫和帽式也有保存。
明朝时女子的服装纽扣是扮靓利器,纽扣以金属或玉制成,既有复杂的雕刻,也有圆形简约的风格,还会在竖起的立领上,搭配一两颗工艺繁复的纽扣,服装样式十分丰富,以淡雅朴素为时尚。
清朝覆灭之后,中山装成为了新时代的时尚引领者,汉服在历史舞台上告一段落。
到了现代,汉服的演变有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汉服逐渐成为了大众审美和时尚界的新型产物,受到了广大人民的追捧,成为了复苏汉民族传统服饰的重要一环。
四、汉服的市场经济现状
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汉服市场销售规模增速放缓,为63.6亿元,在政府大力弘扬传统文化、资本入场和汉服认可度提高等助推下,预计2021年中国汉服销售规模将突破100亿元。从供给侧数据来看,中国目前有超过3000家汉服企业,浙江、广东等地区淘宝汉服商家集聚效应显著,而西安、成都和杭州等城市汉服门店数量较多。在消费端调研数据来看,2021年近5成汉服消费者拥有2-4套汉服,以微博、抖音等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为近6成消费者接触汉服资讯的途径,成为推动汉服走向大众化的重要途径。
4 结 论
1)根据本次的观察与研究,各项数据表明汉服在我国的市场地位与经济呈上升趋势,并且会在2025年达到新高度2)汉服的经济消费大多是以中青年人群为支撑,而老年团体中很少有人理解并支持汉服的推广与发展3)本文在正文中详细记叙了汉服的发展史对于查阅汉服文化提供了详细资料4)现在我们所见到的汉服是根据大众审美所改良的汉服,因此大众对于汉服的正确认知被间接性模糊化了,所以我们应该思考一下如何才能纠正群众对于汉服的错误观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