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17
/ 2

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对策

宋营营

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31


摘要:作为祖国接班人成长的摇篮,学校是一个神圣的区域,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作为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多样化,受到各类负面信息的影响,许多学生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校园恶性事件频发,想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打造一个高素质心理辅导团队。本文主要探究了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辅导员作为与学生密切接触的群体,通过对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引导,能够降低大学生心理扭曲现象的发生,将学生心理辅导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纠正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实现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培养

一部分心理扭曲的学生,往往因为一些细小的纠纷触及法律底线,校园暴力、辱骂他人、打架斗殴等恶性问题在校园阴暗的角落滋生,根据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恶性事件的发生,主要源头是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存在较大压力,家长与教师心理疏导不及时,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无法约束个人行为造成恶劣影响。结合现代化高校教学发展的主要方向,分析高校辅导员现有的心理辅导能力,有效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通过规范化的专业技能培养,做好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顶层设计。

一、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心理辅导素质

1、正确的政治思想。信息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多元化,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以及时事政治会对学生的政治思想产生影响,高校辅导员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需要引导大学生站在政治思想的角度考量当前我国面临的政治问题,形成正确的政治思想教育观念。高校辅导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需要结合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等一些伟大的政治理论,为今后大学生的政治工作开展做出正确引导。

2、正确的党员观念。在大学期间有一部分学生已经获得预备党员的资格,在进行问卷调查的过程中,许多学生对预备党员这一身份的认识不足,将其作为日后就业、创业的主要基础,同时心安理得地享受党员所具有的优惠政策。由此可见,许多大学生申请预备党员的主要目的,并不是对我国党员工作的热爱,而是为了获得更高的个人利益,为今后的就业与创业提供便利,存在这一思想问题的学生,在今后的党组织工作开展过程中缺乏良好表现。因此,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首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党员的重要意义,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坚决执行党组织提出的政治决策。

3、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精神。在高校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教育任务执行阶段,需要主动接受高校领导层的专业引导,形成优秀的工作作风,能够适应多样化的工作环境,只有保证高校辅导员具有敬业、专业的工作态度,才能够全面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专业辅导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形成无私奉献的精神理念,主动关心、爱护学生,教育工作并不是个人所掌握的一项教育权利,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特点,提供更为优质的教育服务。加强学生的思想引领,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做好学生的学业辅导工作,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将职业精神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主动配合辅导员完成心理辅导工作。

二、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能力的培养对策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高校辅导员在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需要散发人格魅力,受到中国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高校辅导员抱持着高高在上的姿态,采用命令的口吻与学生交流,忽略了大学生在教育体系中的主体地位。心理辅导工作不能一味地进行理念灌输,要求学生服从自己的安排,而是要为学生提供情绪宣泄的渠道,结合学生的情感诉求,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所面临的学习与生活问题。高校辅导员需要更新传统的教育理念,坚持为学生服务的教育宗旨,要关心、爱护、尊重学生的主观意识,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情感交流关系,能够在学生产生心理变化的第一时间,制定出合理的辅导方案。改变传统造枯燥乏味的教育模式,展现出独特的个人魅力,降低学生的抵触心理,当学生对教师产生敬仰与喜爱之情,会更加自然的接受教师的心理辅导,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除此之外,高校辅导员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要注意个人的言行举止,为学生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掌握与学生正确的交往方式,但切记这一教育形式并不是完全与学生打成一片失去威严,而是遵循适度原则,让学生愿意主动倾听辅导员的教育需求。

2、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根据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信息时代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频发,究其原因是大学生的心理意志不坚定,心理素质较差,因此,辅导员在心理辅导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将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作为重点内容,定期在校园内举办心理辅导座谈会。开展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校园文化活动,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以及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社会实践机会,在实践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成就感,能够认真的对待成功与失败,提前明确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差异,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具有无限的精神动力,以顽强的意志解决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辅导员需要善于发觉学生所具有的优势和长处,并为学生创造发挥个人优势的机会,培养学生强大的自信心。

3、采用合适的心理咨询方法

3.1个体心理咨询。个体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是存在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特征的同学,心理辅导工作要求在咨询师的帮助下,采用一对一辅导形式,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问题,并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辅导员为了改善学生的不良情绪,需要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和表达内心的情感。学生具备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形成自我意识改善现有的人际关系,辅导员要善于倾听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随时随地的关注学生的人际关系状态以及情绪变化特点,当学生产生情感障碍时,通过个体辅导、采用科学的谈话技巧,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扰问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关注,通过鼓励和赞扬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3.2团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咨询主要面对一些严重的反社会、反人格心理问题,在团体情境中为咨询人提供心理帮助,针对当前存在的心理问题特征,将同类型相似的心理问题解决案例整理到一起,自发成立心理辅导小组。结合丰富的辅导经验,共同协商解决措施,在辅导员日常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同样会遇到相似的心理问题,要学会自我调节,运用团体咨询法解决当前高校辅导员共同存在的焦虑、抑郁等问题,降低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为后续学生心理辅导工作的开展奠定有利基础。

总结:通过对高校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内容的调查,了解高校缺乏系统的心理辅导流程,想要全面提高辅导员的心理辅导能力,需要制定专业化的培训方案,选择具有针对性的训练内容,为高校辅导员奠定坚实的心理学基础,在学生心理辅导的过程中,运用丰富的工作经验,调节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校园内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做好学生心理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萧旭.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核心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 卷宗,2021,11(7):287.

[2] 宋胜云. 高校辅导员心理疏导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8(3):42-46.

[3] 欧阳志. 高校辅导员提升在校大学生心理调试能力探析[J]. 青春岁月,2021(17):150-151.

作者简介:宋营营(1986年6月) 女 (汉族) 安徽颍上人,

学历:本科

职称:助教,

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单位:合肥经济技术职业学院 邮编:2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