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是一种由肝细胞和肝胆管细胞产生肿瘤而导致的一种严重疾病,是在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接下来将对肝癌的早期症状以及肝癌常见的几种手术治疗方法进行介绍和分析。
人体在得了肝癌之后的短时间内,肝细胞中的癌细胞会以扩散的方式来不断扩大癌细胞的体积和数量,随着癌细胞的不断扩散,会对身体的其他部位以及肝部位产生一定的影响。而由癌细胞扩散而产生的影响,也是肝癌早期症状的具体表现,肝癌早期的症状主要分为四类,接下来就对这四类症状进行具体分析,以下是肝癌做手术的一张图片,以便于更加方面直观地理解肝癌。
肝癌早期症状的第一类:肝部区域产生明显的疼痛,而之所以肝癌会表现为肝部疼痛,主要的原因是癌细胞在扩散的过程之中会牵扯到肝包膜,而肝包膜之中含有比较多的神经细胞,从而会给人体带来痛觉。而在超过一半的肝癌临床案例之中,也有涉及到肝部疼痛。这种肝部疼痛主要表现为持续性胀痛和钝痛,给患者所带来的痛苦感十分强烈。
肝癌早期症状的第二类:肝癌患者早期会出现不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可能因肝功能异常或肿瘤分泌异样物质而引起不适症状,常可伴有食欲不振、饭后上腹饱胀、恶心、呕吐或腹泻等,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此类病例症状在临床案例之中并不是很经典,并且这些病例症状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只能对其他肝癌症状起辅助作用,帮助人们对肝癌进行判断。
肝癌早期症状的第三类:肝癌患者早期会出现一系列的发热现象,具体表现为体温时常维持到37.5度到38度之间,甚至部分肝癌患者的体温还会超过这个温度。而除了发热现象之外,还会出现出汗现象,从热力学的角度来说,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地方传递到温度低的地方去,这也意味着人体此时在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至于为什么肝癌早期的患者体内的温度会升高,并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对于这一点来说,肝癌的发热多为癌性热,这是因为肿瘤组织坏死后释放致热原进入血液循环所致,在这种情况之下就会产生极大的热量,导致肝癌患者早期的临床症状会出现发热的现象[1]。
肝癌早期症状的第四类:肝癌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肝器官之中的肝细胞和肝胆管细胞发生了癌变使得癌细胞不断地扩散。当癌细胞扩散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就会积累起一定体积区域的细胞群。而癌细胞的扩散和堆积是不同于普通细胞的扩散和堆积的,癌细胞的扩散和堆积是不受控制的,随着癌细胞的堆积不断扩大,会对原生的肝器官的形状和体积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导致部分肝癌患者产生右上腹或中上腹包块,其质地硬、表面高低不平、边缘不齐,常有不同程度的压痛。因此,如出现此种疼痛症状的人员需要及早进入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发现疾病,及时治疗,或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在对肝癌四大前期症状进行介绍之后,接下来将对肝癌的几种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当前的医疗水平对于肝癌给出的治疗方法分为: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其他治疗。接下来就对这三类治疗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是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主要是针对肝癌病况比较危急的患者,由于此时肝中癌细胞的扩散已经达到了一种程度,已无法通过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的途径来限制癌细胞的生长和繁殖,所以这种情况下不得不采用手术切除的方法来将附有癌细胞的肝部切除。而手术治疗也分为两大类,第一大类是肝细胞功能良好的患者,此类患者在使用手术治疗切割之后,通过细胞的分化还能生长出部分的肝细胞,所以可以采用手术切割的方式。而另一类的患者是由于肝细胞的功能性不好,在进行切割手术治疗后,肝细胞不能分化产生剩下的部分,只能通过寻找肝移植源来起到治疗的效果[2]。
其次是药物治疗,药物治疗的基本原理在于药物之中的某些化学成分能够抑制肝部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达到肝癌治疗的效果。而随着药物的长期使用,肝部癌细胞就会不断地减少,直至消失,最终以达到成果治疗的效果。在使用药物治疗之后,患者一般还会服用一段时间的中药,一是为了增强体质,二是为了更进一步地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从而避免肝癌的再次复发。
其他类治疗主要分为放射治疗和生物治疗两种,也能在肝癌的治疗之中起到很好的效果。其中放射治疗是一种极为强力的治疗方法,适用于部分不能使用手术切除且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通过手术和放疗的结合,达到一个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放射治疗对于人体的危害极大,因为是使用各种物理射线将癌细胞杀死,从而使得肝癌得到一定的缓解[3]。
对于生物治疗来说,药物效果也是有限,因此它通常与化疗联合使用。干扰素是近年来使用最多的细胞因子之一,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病毒繁殖及细胞分裂、抑制癌基因的表达、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有一定的疗效。
以上便是对肝癌早期症状的介绍以及对几种治疗方法的分析。
参考文献:
孙家维, 金应菊, 杨龙灿,等. 原发性肝癌主要症状及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 饮食保健, 2019, 006(008):31-32.
孟昭群. 肝癌的早期症状及预防[J]. 健康生活, 2018, 000(005):40-41.
樊嘉, 史颖弘, 田孟鑫. 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的防治策略[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9, 18(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