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
(赣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创伤外科 江西 赣州 341000)
【摘要】目的 探索无缝隙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于我院急诊创伤外科接治疗的94名严重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人。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无缝隙急救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检查等待时间、确诊时间、术前抢救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无缝隙急救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的应用中,能显著缩短患者的急诊救治时间,提升患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 无缝隙护理;急诊外科;严重创伤;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
严重创伤是我院急诊创伤外科常见的疾病,若不及时救治则会引起患者出血性休克甚至死亡[1]。创伤患者因突发事故导致的重伤,患者一时间不能接受残酷的现实,多伴有应急心理反应,从而出现治疗依从性低的现象,常规的护理模式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2-3]。有文献表明[4],对急诊创伤患者实施无缝隙急救护理能改善患者并发症和预后,但是相关研究资料很少。为证实无缝隙急救护理在急诊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我我院急诊创伤外科的94例严重创伤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急诊创伤外科治的严重创伤急救患者 94例,对照组47,男28例,女19例,年龄19~65岁,平均年龄(36.39±11.57)岁;病程0.6~3h,平均(1.23±0.59)h;致病原因:交通事故伤25例,钝锐器损伤13例,砸伤6例,坠落伤3例;受伤部位:腹部17例,颅脑11例,胸部13例,合并伤6例。观察组47例,男27例,女20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6.45±11.19)岁;病程0.5~3.2h,平均(1.29±0.56)h;致病原因:交通事故伤26例,钝锐器损伤12例,砸伤5例,坠落伤4例;受伤部位:腹部16例,颅脑10例,胸部14例,合并伤7例。两组病患性别、年龄、病程、致病原因、创伤部位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监测生命体征等指标,做好术前准备、用药等。试验组实施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①成立无缝隙急救护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资深医生护士共同组成。往上收集有关无缝隙护理小组的最新资料,并将相关内容定期对组员进行培训,强调在急救工作中主动服务的重要性。②制定应急方案:小组成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整理资料、进行头脑风暴,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对抢救流程进行细化及规范化,并制定针对交通事故、钝锐器损,砸伤,坠落伤,形成应急方案,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③明确护士职责:对急诊创伤外科护士进行系统培训,使其了解规范的护理流程和行为,增强急救意识,责任到人。急诊外科护士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简单了解患者病情,快速派车,救护车出诊后与患者家属和现场人员主动联系,了解患者病情,并让现场人员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患者安全。④提供舒适的救治环境:保证救治现场的安静,避免引起患者剧烈运动,结合其受伤部位与伤势情况采取合适体位,保证患者呼吸顺畅,及时吸氧,以防缺氧。快速建立静脉通路并补液;查找出血点,采取正确的方法止血。疼痛难以忍受者给予镇痛处理。尽可能以温柔、感同身受的方式与患者保持沟通,建议互信关系,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情绪,使其放松状态下积极接受救治。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掌握创伤并发症,并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⑤转运前做好充分准备,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处理,并通知医院做好抢救准备。转运过程中让患者保持平卧位,保证静脉通路顺畅。⑥院内接诊后快速准备好急救用品,开放绿色通道,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快速评估病情,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与病情严重程度选择急救方案,定时完成相关检查,符合手术指征者0.5h内做好术前准备,遵医嘱输液,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抢救时间(检查等待时间、确诊时间、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患者生活质量-采用健康测量量表( SF-36) 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问卷点差来获取护理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2. 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c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抢救时间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情况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抢救时间(`x±s,min)
组别 | n | 检查等待时间 | 确诊时间 | 术前抢救时间 |
对照组 | 47 | 2.79±0.28 | 61.78±7.98 | 68.64±4.71 |
观察组 | 47 | 0.82±0.22 | 42.27±4.52 | |
t | | 28.172 | 18.491 | 17.382 |
P | | 0.000 | 0.000 | 0.000 |
2.2两组患者心理评分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 n | 抢救成功率 | 并发症发生率 |
对照组 | 47 | 39(82.98) | 10(21.28) |
观察组 | 47 | 45(95.74) | 3(6.38) |
c2 | | 4.497 | 7.918 |
P | | 0.007 | 0.001 |
2.3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物质生活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护理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 n | 护理前 | 护理后 |
对照组 | 47 | 72.89±4.97 | 83.14±6.81 |
观察组 | 47 | 73.15±5.10 | 93.47±5.73 |
t | | 1.114 | 11.836 |
p | | 0.957 | 0.02 |
2.4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 n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满意度 |
对照组 | 47 | 22 | 17 | 8 | 39(82.98%) |
观察组 | 47 | 36 | 10 | 1 | 46(97.87%) |
c2 | | | | | 11.836 |
p | | | | | 0.02 |
3讨论
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以缩短急救时间为目的,强调对患者从院外急救到院内抢救中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确保整个急救护理流程规范、连贯,为患者赢得更多宝贵急救时间[5]。
本研究将无缝隙急救护理应用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救治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管佳慧,胡三莲,陈妮.抢救室封闭管理模式下多发性创伤患者主要照顾者心理感受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06):726-729.
[2] 窦江兰,常荷.创伤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对急诊创伤患者急诊救治效果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25(11):118-120.
[3] 盖纳,董青苗.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4):115-116. [4] 范姜珊,商临萍.灾难救援护理人员心理危机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20,34(8):1420-1422.
[4]孙云飞,张猛,张凯旋等.无缝隙护理对急诊重度多发性创伤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1,34(03):148-149.
[5] 何玮.危机管理配合无缝隙一体化创伤急救护理模式在外伤急诊急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