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经济技术学校,邮编 :237400
摘要:黄炎培先生认为:中国的教育乃纯乎为纸面上之教育。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改良之道不独须从方法上研究,更须在思想上研究。主张采取实用主义,发展职业教育。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深化黄炎培职教思想,是解决中职教育如何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问题的不二法门。因此,本文基于当前中职人才培养现状,阐述了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以黄炎培职教思想深化人才培养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黄炎培职教思想;供给侧改革;人才培养策略
引言
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后发表的《中华职业教育社宣言书》,标志着以黄炎培为代表的职业教育思潮的形成。自此起,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不断发展、成熟。在当前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深化黄炎培思想,可以有效解决人才供需配置矛盾,促使人才结构性战略得到良好调整。
一、中职人才培养现状
中职学生就业岗位不精准
在中职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中我们发现,由于中职学生动手能力不强,技能水平较低,虽然人才供应数量多,但能够满足企业就业岗位的人才并不多,造成人才“供需错位”,就业岗位不精准,无法满足新经济时代下的人才需求。
中职学生职业素养不高
能够满足我国经济供给侧改革的人才需求必须具备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和能力。而作为直接从初中升入中职学校的中职学生而言,基础知识薄弱,自控能力差,很多学生不愿学、不想学,更没有勤奋的钻研精神,严重缺乏任何事情都精益求精的大匠精神,在就业岗位中反应出职业素养不高
中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不强
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职业院校的中职学生是推动经济供给侧改革的主力军。而中职学生基本是因成绩差没能考上普高的,学习目的大都不明确,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缺乏规划,更没有过多的创新创业意识,加之学校与企业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不够重视,体现在企业工作岗位上,便是缺乏创新创业意识,难以满足新经济调整时代企业人才需求。
二、黄炎培思想深入中职人才培养体系的意义
有利于优化中职学生就业岗位,提高人才供给精准化水平
在供给侧改革下渗透黄炎培思想,可以使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紧跟经济结构发展趋势,校企合作双方就学生的就业岗位精准对接,改变人才培养质量、地区和市场不匹配或偏离市场的问题,提高人才供给精准化,有利于改变我国低端人才供给过剩、高端人才供给不足的现状,优化中职学生就业岗位,实现人才供给精准化。
有利于中职教育培养工匠精神,提高人才供给质量
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素质是高技能中职学生的必备要求。要提高人才供给的质量,需要在中职教育教学过程中融合劳动者的“工匠精神”,提高中职学生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以推动经济发展。因此,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渗透黄炎培思想,契合经济结构升级调整,可以培育学生工匠精神,提高人才供给质量。
有利于创新创业职业能力培养,提高人才供给效率
我国正处于经济供给侧改革新时代,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中职学校在人才培养中渗透黄炎培思想,将中职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作为重点,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增强其职业能力与素养,有利于提高人才供给的效率,为企业供给有效、有质的高技能人才。
三、黄炎培思想渗透中职人才培养体系的策略
(一)构建人力资源培训基地
学生一旦毕业之后很容易出现失业问题,其主要是结构性失业,造成学生结构性失业根本性因素是学校所培养出的人才并不是当前企业所需要人才,另外,企业自身又不愿意付出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来对人才进行培训,所以,对于目前的学校来讲,需要构建产教融合中心加强人才资源培训工作,构建人力资源培训基地,提高人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另外,需要校企双方共同对于学生进行选拔,学校可以派出教师,企业也可以派遣相关专业人士来对于学生进行指导,首先,从仿真项目让学生进行练习之后,逐渐过渡到一些真实项目。对于当前企业的技术标准、工作流程以及文化理念都可以给学生进行讲述,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毕业之后直接到企业上岗,实现学校和企业无缝对接
(二)加强教师教学水平
职业院校虽然很多教师都是来自于企业一线人员,但是这些职业教师若是不能够经常回炉再造,以及长时间不参与到企业一线工作,很容易造成自身技能和知识严重落后时代发展潮流。对此,需要设立科技服务站,要教师参与到企业各项科技研发和业务工作当中来,这样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工作和教师知识系统之间相互脱节的问题,有利于保障教师知识和技能得到快速更新,促使企业工作得到顺利推进,也有利于提高企业自身研发水平和研发能力。
(三)以黄炎培思想为指导,校企共建课程体系
从供给侧看,中职学校专业课程体系需密切结合企业岗位需求,满足市场需求匹配。因此,学校应与企业以黄炎培思想为指导,统一开发思路,明确课程体系设计的企业岗位依据,梳理课程体系开发流程,根据岗位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分解,将学生所需的创新创业技能和素养融入课程内容设置,精准对接职业岗位内容,实现岗位工作内容与课程内容无缝对接。
(四)校企共建实训基地,精准对接职业岗位
黄炎培思想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因此,中职学校应根据新经济时代下的人才需求设置职业岗位,精准预测学生的就业情况,在实施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与企业共建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实训基地,加强与企业深度融合;在学校创建企业工作实景环境,共建实训基地,让学生在学校中就感受到企业工作氛围。同时聘请合作企业的师傅在学校实际工作岗位中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精准对接职业岗位要求,创新中职学校现代制人才培养模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供给侧改革的之下,需要中职教育以黄炎培思想为指导思想,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创新,实现产业发展和职业教育相互融合,切实保障人才培养机制的平稳运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及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培亮.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美术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9:26-29.
[2]党铭铭.基于产教融合的工业分析技术特色专业群建设的探讨研究[J].农家参谋,2019,18:263.
[3]邱琦.工学结合背景下市场营销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市场,2019,32:174-176.
[4]常晓宇.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9,21:76-80.
王磊 1984年10月,男,安徽六安,高级讲师, 职业教育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