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程改革方向新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9
/ 2

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程改革方向新探究

于文龙 满超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 830017

新疆天山职业技术大学 830017

摘要: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教学目标制定以及教学管理工作的实施上,主要面向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思政课程在设置的目的上,主要基于当代社会对人才素质愈加重视的背景,通过课程理论指导以及观念素养教育等方式,使学生具备较好的思想道德观念、人生追求等。因此,在国内社会经济环境与整体行业发展环境的发展背景下,高校在思政课程的教学主题、改革方向与教学模式的制定上,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通过多方面的教学工作革新,促使学生在进行理论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具备较好地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改革

一、引言

教育部在针对高校生就业的问题上颁布了高校职业教育改革的相关意见,并在主要内容中指出,高校教育的宗旨为“为学生服务”,同时在课程指导工作与实践指导等工作上以就业为导向。经过近几年的发展,高校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引进了新的主题内容,即思想道德教、人文素养教育与理论实践能力培养等。从整体的高校教育方针、人才培养目标上,可以总结出:高校教育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过程中,还需强调学生的综合素养教育,以此使人才教育与素质培养工作具有时代性。

二、教学现状分析

国内高校教育的整体发展时间较晚,并且受限于多种因素,使得学生素质水平存在落差较大的情况。国内教育研究人员与相关学者针对目前的高校教育发展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等,发现在思政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上,部分高校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与教学管理模式存在较为落后的情况。其次,在近几年就业热潮火热的背景下,部分高校在教学工作与教育改革方针上倾向于学生的就业指导、专业技术指导,而在素质教育环节上存在一定缺失,对于学生的后续职业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从两个方面上看,当前高校思政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主要存在教育目标与教学内容上的不足,即:

第一,高校在国内教育体制发展的时间节点上起步较晚,但总体的发展速度不低。在后续的发展上,部分高校凸显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难以与思政课程的变动相适应的问题。外加上国内关于思政课程发展的研究案例匮乏,多数情况下只能以本科院校的思政课程改规思路与措施作为参考,该种方式对于高校生的实际情况缺乏实质性考查与适配,从而导致思政课程的教学指导工作缺乏实践意义与可操作性,进而导致教育目标的制定缺乏针对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二,在课程内容方面,部分高校由于缺乏对思政课程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实践检验,同时在课程内容上没有注重创新、优化,使得教学内容老旧且缺乏趣味性,进而影响后续的教学指导质量。

针对目前所存在的教学问题,高校与思政教师方面,需要进一步对教学指导工作进行优化、推陈出新,确保思政课程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适应时代发展现状以及学生的成长需求。

三、思政课程的改革方向分析

(一)注重思政课程与就业目标的相互结合

高校教育的总体方向主要面向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与综合素养教育等。对于现阶段的思政课程改革工作而言,其总体方向与内容优化等方面也要考虑就业目标这一要素。在该环节的课程改革工作上,需要加强学生的职业理想指导,同时引导学生站在思政课程的角度上思考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联性、必要性与重要性。从整体的课程内容方向上看,思政课程的教学指导内容可以与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较好结合、相互渗透与相互补充,使原本偏向就业理论的教学内容可以结合素质教育的内容,从而推动思政课程在内容的优化与发展。其次,在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上,还要注重现实要素,即引入社会发展、行业发展动态以及人才需求现状等要素分支。高校对于学生的教学指导工作主要面向就业这一主题,为使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具有真实性,教师在教学环节上可基于现实社会的发展情况,使思政内容可以结合真实案例向学生展示,以此使课程内容具有真实性与说服力。此外,在教学语言和思政理论内容的设计上,需要注重趣味性这一要素,通过结合热点案例、社会发展现状与生动诙谐的教学原因讲解,使学生在当前的思政课程学习中可以具备较好的积极性与学习意愿。

(二)加强课程理论内容研究

思想政治的理论内容在高校专业课程的渗透过程中,教师需要从专业课程的理论研究中,加强思想政治因素渗透的途径挖掘。由于高校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主要针对技能型人才培养,在思想政治内容的渗透方面,教师可从工作岗位与实训环境挖掘的角度进行思想政治内容引入。在不同的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的理论内容渗透往往根据不同章节、理论内容的实际应用方式以及实训岗位情况等发生改变。对此,在现阶段的专业课程教学与价值观念指导工作上,教师需要避免出现生硬套入思想政治内容的情况,专业课程中涉及思想教育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工作岗位的实训指导上,在该方面的教学指导工作中,教师需要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内容的在专业课程中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在结合专业课程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受到较好的思想观念教育。

[1]

(三)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进行思想内容渗透

情境教学方式在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属于较为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通过情境的设定或者引入,使学生结合情境特点学习思想政治的文化内容。高校专业的课程学习具有明显的实践性特点,在实践性课程的指导与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时代观念、职业规划观念以及职业道德观念。比如,在岗位实践技能的教学指导工作中,教师需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岗位实践与思政教学内容的交互性,在当下行业生产技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其背后形成经济体系较为复杂,学生若没有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与思想观念,则容易在就业实践的过程中陷入经济利益的陷阱。对此,在该方面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主题,在专业课程的理论指导与实训指导过程中,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与品德观念等方面进行引导,使其能够结合就业情景以及当前的时代背景正确认识个人思想道德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2]

(四)加强团队协作模式的开展

思想政治内容在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思想交流与行为交往等,能够逐渐意识到团队协作与责任意识的重要性。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内容与专业课程渗透之前,可设置不同的学习小组,使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形式分成不同学习单位。在专业课程的教学指导与项目实践的过程中,使学生根据相应的学习任务与要求进行学习。比如在职业发展规划与思政课程内容相结合的过程中,使小组内成员通过相互帮助、监督的形式,让不同小组成员可以进行职责方面的监督与执行,使学生能够建立较好的责任观。在当前的教学发展工作中,教师需要基于思想政治内容的时代要求,如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等,这在不同岗位实践的发展背景下,成为当代高校专业学生需要共同意识到的主要内容。因此,在专业课程中的思想道德观念教育,教师可在小组合作的方式下,结合当前的时代发展背景,使学生在实训活动的小组合作中逐步认识思想政治观念的重要性。[3]

结语:从高校教育的本质研究中可以看出,学生的理论实践能力、就业指导规划以及职业道德培养等是其教育工作的主要方针。因此,在思政课程的教学模式、内容引进与优化等方面,需要基于高校教育的基本方针,使思政课程的改革方向能够与之相呼应,进而形成复合型高校人才的教育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赫崇飞,王继辉.新形势下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究——以高职院校为例[J].法制与社会,2017

[2]郑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改革创新研究[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3]林晓燕.新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机制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