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南闸医院 骨科,江苏 江阴, 214405 )
【摘要】目的:研究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应用传统钢板固定或联用锚钉固定的不同近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共42例,根据手术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锁钉钢板固定组(A组,n=21例)及钢板联用锚钉固定组(B组,n=21例)。术后进行12个月随访,观察患者恢复情况,评估术前及术后1个月及12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肩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B组患者VAS评分较A组低(P<0.05);术后1个月及12个月,B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较A组高(P<0.05)。结论: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手术采用肱骨近端锁钉钢板联合锚钉固定,临床效果更好。
【关键字】肩关节脱位;肱骨大结节骨折;手术;疗效
肩关节脱位属临床常见的肩关节损伤类型,发生率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40%左右,该病常合并有肩袖扭伤、肱骨大结节骨折、臂丛神经损伤等[1]。有研究发现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发生率约为20%左右[2]。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肩关节囊撕裂,并伴有不同程度肩袖扭伤[3]。该病临床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常见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或联合锚钉、螺钉、不可吸收缝线等加强固定[4]。本研究为探讨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应用传统钢板固定或联用锚钉固定的不同近远期疗效而展开研究,成果汇报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骨科治疗的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患者,共42例。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21~60岁(39.21±8.25岁)。根据手术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锁钉钢板固定组(A组,n=21例)及钢板联用锚钉固定组(B组,n=21例)。
手术方法
2组患者均行臂丛麻醉,手术切口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将患者的皮下浅层分离出头静脉,并牵向一侧保护,依次向深层分离,充分暴露肱骨近端和大结节骨折块,将嵌入组织及骨折断端血肿清理干净。A组患者采用肱骨近端锁钉钢板固定方法,使用肱骨近端钢板固定肱骨大结节,再用缝线技术通过钢板近端的缝线孔将肩袖加强固定。通过C臂机透视,观察骨折端对线对位良好,且内固定位置满意,仔细检查并处理出血点,切口冲洗后依次缝合皮下组织及皮肤层。B组患者首先采用肱骨近端锁钉钢板固定方法(同A组),然后在大结节骨折的上方骨折床的近关节面内拧入5.5mm的带线锚钉,尾线通过褥式方法穿过大结节骨块的腱骨联合处,并分别进行打结。锚钉的尾线交叉成网状,从钢板的近端缝合孔处穿出,钢板的近端和远端进行锁定螺钉固定后,将锚钉尾线再次打结收紧。
评价指标
2组患者术后进行12个月的随访,并进行指标评价:
(1)评估2组患者VAS评分,分数为0~10分,分数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高。
(2)术前及术后1、12个月参照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评估2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分数为0~100分,分数越高提示肩关节功能越好。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构成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2组患者VAS评分情况
术前及术后12个月2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B组患者VAS评分较A组低,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2组患者VAS评分情况比较(n,±s)
组别 | 术前VAS评分 | 术后1个月VAS评分 | 术后12个月VAS评分 |
A组(n=21) | 6.55±1.24 | 3.21±1.25 | 1.03±1.07 |
B组(n=21) | 6.49±1.32 | 2.42±0.84 | 0.77±0.95 |
t值 | 0.152 | 2.404 | 0.833 |
P值 | 0.880 | 0.021 | 0.410 |
(2)2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情况
术前2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1个月及12个月,B组患者Constant-Murley评分显著高于A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表2 2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对比(n,±s)
组别 | Constant-Murley评分 | ||
术前 | 术后1个月 | 术后12个月 | |
A组(n=21) | 34.21±5.68 | 52.55±8.53 | 74.66±9.63 |
B组(n=21) | 35.06±6.92 | 58.32±7.96 | 88.22±10.23 |
t值 | 0.435 | 2.266 | 4.423 |
P值 | 0.666 | 0.029 | 0.000 |
讨论
目前对于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患者,临床治疗较常采用肱骨近端锁钉钢板固定的方式,但此方法对于肱骨大结节骨折块存在粉碎较多的患者可能存在一定劣势。理由是该方法无法完全覆盖所有骨折块,而是需要通过锚钉等缝线技术加强肩袖的固定[5]。本次研究结果提示了肱骨近端锁钉钢板联合锚钉固定的方法相比于单纯钢板固定临床效果更为有效,特别是在近期疼痛、近/远期肩关节功能而言具有明确优势。因此值得临床医师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查敦鑫. 肩关节结构功能特点及脱位术后康复治疗研究进展(综述)[J].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19(06):40-41,43.
[2]龙成, 项舟, 钟刚, 等. 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钩钢板治疗单纯肱骨大结节骨折疗效分析[J].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9, 33(04):436-439.
[3]Tamaoki MJ, Lenza M, Matsunaga FT, et al. Surgical versus conservative interventions for treating acromioclavicular dislocation of the shoulder in adults[J].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9, 10(10):CD007429.
[4]龚伟, 刘炜, 蒋俊, 等. 肩关节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不同治疗方法对其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学, 2017, 37(01):87-89.
[5] 郭胜洋, 王明辉, 付备刚, 等. 肱骨大结节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合并肱骨大结节骨折的疗效观察[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9, 34(07):69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