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案例设计—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要内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30
/ 2

高中历史教学案例设计—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主要内容

张世芳

云南省保山市 腾冲市第一中学 679100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在旧版教材中以一课的内容单独呈现,而在部编版教材中,虽然分散在“洋务运动”、及“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等不同子目中,但在内容的完整性方面仍须教师把握,且对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出了考验。当教材在内容的衔接方面不够完整的时候,尤其需要教师对包括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形成发展的原因及影响、意义,并了解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总体情况进行把握。在此,关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原因和影响等问题,需要深入了解挖掘,另外也要了解同时代下工商农政的发展状况以及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通过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认识和了解,总结其出现对中国近代史的意义。

本教案将通过对文字史料、图像、统计图的分析,以及对比法、歌谣法等进行教授。教案通过史料分析、情景再现等方法分析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不同阶段发展的原因,提高学生材料解读及归纳总结的能力。此外,利用问题教学法,从宏观角度上探究影响近代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的因素,提高探究及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在历史情感态度与评价方面,本案例的教学通过学生对民族资本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等的影响来增加爱国情感、感受历史群众的自强不息精神等。

以下是笔者的拟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以具体的历史人物作为导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思辨性。

教师展示历史人物“张謇”及其简介。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导入:张謇的前半生一直在为科举奋战,终于在41岁时考中。然而一场甲午之战,改变了他原有的人生轨迹,使他成为一名近代民族资本家。那么,张謇是如何从状元成为一位民族资本家的呢?他及其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给中国社会造成哪些影响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进入今天的学习。

(二)历史知识点及史料的PPT、板书展示。

(1)史料教学法: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894年张謇高中状元,而这一年甲午战败,清政府签订丧国辱权的《马关条约》,给中国社会带来深远影响,也为张謇创办实业提供了时机。接下来就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和PPT展示材料,总结归纳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历史资料展示如下:

6155347b2fba0_html_c954ee8d1b09747.jpg

通过图像呈现,有助于促使学生从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思考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形成的原因,最后由教师作出总结。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代”:教师展示这一时期大生纱厂相关材料。教师说:这一时期张謇的大生纱厂可谓顾客盈门,1917-1921年五年共盈利560多万两。除了大生纱厂,其他民族资本家所创办的企业也都获益颇丰,学者称这一时期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为什么说这一时期,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一个“黄金时代”具体有哪些表现?其原因又有哪些呢?接下来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并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上述问题。随后,教师进行总结。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虽然张謇的大生纱厂在经历了短暂的“黄金时代”后迅速萧条,但整个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并未就此衰落下去。后期民族资本主义又经历了1927-1936较快发展、1937-1945日益萎缩、1945-1949陷入绝境,这三个主要的发展阶段。学生根据课本和补充史料,将三个主要阶段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及影响进行总结,教师做补充总结。

(2)图表分析法:

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曲线图形式,展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时间历程:

6155347b2fba0_html_cd059856df970d6f.jpg

通过以上曲线图的呈现,学生能够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时间进程。统计图法可以使得历史事件直观而形象呈现学生面前。上述曲线图即直观展现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生到1919至一战前的发展高峰期,再经历萧条的发展进程, 1927年到1937年间经历过的小高峰期,直至到最后的被改造。学生能够从曲线图的变化中看到民族资本主义的波动变化状况,然后根据发展过程研讨每一时期变化背后的原因。

(3)歌谣法:

根据上述七个时期的发展,教师可以利用歌谣的编写帮助学生记忆历史事件的发生时间。例如:“民族资本主义,七阶段,生于70年代,萧于一战后,改在过渡期……”1。歌谣法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创造力,把相关历史知识点通过歌谣的形式,轻松活泼地展现在教学环节。例如“甲午败,民族资本主义兴,创民企,务实业,黄金期,纱厂获丰利……”等等歌谣,能够帮助学生抓住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点。根据时代的特点来编写歌谣,能够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学习记忆。

(4)比较法:

在民族资本主义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比较法来把相关或相似的历史定义作区分。例如民族资本主义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区别、民族资本主义和民族工业的区别,在形成的时间、背景以及原因等方面作区分,促进学生的知识接受。对学生来讲,他们希望教师能够有一种简单清晰的讲解方法以便于对这类型的概念作区分。教师可以利用概念之间的关系来做比较归纳,运用对比的方法,在不同的层面上罗列出相关概念的异同。

在教学中,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历史发展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统一,应找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特征,并且将民族资本主义与前后重要事件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建立时间线,将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联系起来,明确民族资本主义是在中国沿海少部分地区先建立然后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中国近代伴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产生的,是与实业救国密不可分的。

第二,培养学生的史学观。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引导学生用发展的、历史的、客观的分析方法评价历史事件,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利用“自然经济与民族资本主义的关系”、“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时期的社会性质及社会情况”、“政府与民族资本资本主义的关系”以及“张謇的大生纱厂的第一台梳棉机由张之洞提供给张謇”等内容,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与中国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及张之洞等人的引导、支持的内在关联。


参考文献:

  1. 柳凡.高中“中国近代经济史”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2. 唐丽红.高中历史主题教学的策略与实践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


1冀朝鼎. 中国历史上的基本经济区[M]. 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1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