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乡县鱼山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山东 济宁 272200
摘要: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对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实现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提高农业能力的必然选择。农户作为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选择的主体,是否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直接影响农业绿色发展进程。目前的文献中已有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的系统研究,但是专门针对农户个体特征、生产情况特征以及生产环境特征对环境友好型农业是否有显著性影响的研究不足。
关键词: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创新;经济增长
目前,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了农民采用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的选择。由于技术、制度、供给和需求市场等诸多约束,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技术的采纳受到严重制约。大部分学者认为,农户对于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采纳受到农户禀赋、技术属性、外部环境及政策体制的显著性影响。其中,在农户禀赋方面,有学者认为,农户的家庭特征、年龄、受教育程度、认知水平、种植规模、土地资源等因素是农户采纳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内在动力因素。
一、促进农业经济稳步增长的策略
(一)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对农业科学知识的了解与认识,是阻碍农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新时期,应积极加大对农民群众的知识宣教,采取多样化的途径与渠道,致力于提升农民群众的素质与能力,克服不利于农业经济增长的因素。例如,可以采取微信、微博等向农民群众宣传农业生产知识、农业科学知识、农机知识,帮助农民朋友解决实际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推动农业现代化生产;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建立“互联网+农业科技发展服务体系”,将知识推广与农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农业科技发展覆盖范围的扩大。地方政府可以定期邀请农业专家深入农村,开展实地考察工作,并向农民群众普及知识,提高农民群众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从而实现农业产出效益的提高。
(二)完善农业生产布局
完善农业生产布局,提高农业生产布局的合理性,是实现农业经济稳步、持续增长的重要前提与基础。鉴于此,必须积极完善农业生产布局。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并要协调好环境保护、农业生产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既不会过度破坏当地农业生产资源又符合当地农业发展特征的科学化农业生产模式,实现地域资源环境保护、农业生产的和谐发展。例如,针对农业生产对生态造成较大破坏的地区,必须实施退耕还草、退耕还林等措施,并要积极开展土地沙化防治、土地保护工作,积极发展绿色农业、环境友好农业。
(三)加强环境保护工作
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耕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实现农业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必须建立有效的耕地保护措施,为农作物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提高农业生产产量、农作物产品的质量。同时,针对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所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破坏、生态污染,对不当农业生产行为进行纠正,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推行绿色病虫害防治技术、生物肥料、低毒高效农药等,从而尽可能地降低农业生产给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大农业技术创新
为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必须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国家“科技兴农”的战略部署,充分考虑我国农业生产实情,加大力度研究符合我国农业发展规律的关键技术,增强农业领域相关科学技术的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能力,提高农业附属产业、资源产业、种植业、畜牧业及环保业之间的匹配度,实现农业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生产之间的完美结合,建立起农业技术创新的循环优化模式,即在农业生产实际情况、传统农业技术创新、优化多行业匹配度、形成具有新技术特点的农业生产模式、得到农业生产经营者的认可与使用、农业经济得到改善六个环节之间形成一个循环,并通过不断的农业技术创新,推动农业经济增长。
(五)促进农产品消费升级
我国农业经济在推进单位面积产量提高的基础上,也要持续不断地推动农业经济现代化、国际化发展,实现农产品的消费升级。大力发展无公害种植、绿色种植,提供更多的高质量、优质农产品,从而实现农产品利润率的提高,并以此来促进农民经济收入的增长。积极打造民族品牌,提高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农产品的消费升级。
二、推动环境友好农业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一)树立环境友好农业发展理念
为促进传统农业朝着环境友好农业方向转型,必须树立环境友好农业发展新理念。首先,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工业化、产业化,致力于实现农业经济的工业化、产业化发展。当地农户可作为经济组织的一员参与到规模经营中来,借助现代化技术实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同时解决传统农业生产模式下面临的规模性、规划性问题,体现规模优势。其次,高度重视农产品种植,在使用化肥、农药前进行检测,农产品进入市场前接受质检,从而实现农作物的科学种植,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最后,在环境友好农业基础上,积极开发特色化旅游项目,并将其当作周边产业,不仅可以为农民带来附加收入,改善环境友好农业价值固定的问题,还可以实现农产品收益率的提高,及时转移农业产值,得到充足资金来更好地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农业生态系统生产能力
在推动环境友好农业建设的过程中,应积极总结自然规律、生态学规律,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形成新的认知,将环境友好农业发展规律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生产能力的全面提升,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环境友好农业经济模式,应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条件,结合当地农业生产需求,对农业生态结构、生态系统进行优化,实现环境友好农业能量、资源之间的协同整合,建立完善的循环流动机制,在确保生态环境承载力的前提下,与自然环境保持协调关系,在确保环境友好农业开放性的前提下,实现环境友好农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借助科学理论体系,对农业生产活动、农业经济活动进行指导,维护环境友好农业的重要地位。
(三)构建农业服务体系
为加快环境友好农业建设、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稳定发展,也有必要推进环境友好农业法律法规体系、农业服务体系的构建。农业部门可积极推出相应的优惠政策。在制定优惠政策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需要深入当地农业市场进行调查,总结分析农业经济的发展趋势,提升土地流转效率,将生态农产品出口当作扶持重点,根据当地环境友好农业实际情况逐步朝着规模经营转变,并大力推广环境友好农业技术。同时,环境友好农业建设过程中,也要根据不同区域,制定相应的方案。
三、结语
综上,农业经济增长主要受到农民素质、资源条件、科技条件、农业政策、社会消费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经济发展中,可从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完善农业生产布局、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加大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产品消费升级等方面入手,来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稳步增长,并要积极推动环境友好农业建设,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冯振龙.可持续发展视角下我国环境友好农业与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途径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20(32):25-26.
[2]吉磊.我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0(11):249+255.
[3]张帆.社会嵌入视角下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20(05):82-83.
[4]刘俏冉.发展缓慢地区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探究[J].南方农业,2019,13(23):51-52.
[5]唐晴.山东省农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J].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8(03):13-17+59.
[6]尹燕.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相关因素及改进策略初探[J].山西农经,2019(2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