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林质量提高的关键技术和营造林质量管理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09
/ 2

营造林质量提高的关键技术和营造林质量管理策略

徐清

尚志国有林场管理局黑龙宫林场 150605

摘要:营造林是当前我国林业长远稳定发展的基础保障,营造林作为我国林业基础工作的一部分,还需要重视关键技术和营造林质量管理的应用。鉴于此,文章对提高营造林质量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关键技术要点和营造林质量管理措施。

关键字:营造林;造林技术;质量管理;技术管理

引言

营林造林是将未利用的土地变成森林的过程,因此这一进程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营林造林有助于净化环境,保护土地免遭荒漠化的侵害。重新造林是一个在原生森林中种植特定树木的过程,这种树木的数量正在逐渐减少。简单地说,植树造林是一个创造新森林的过程,而重新造林是一个增加原生森林树木数量的过程。由于自然资源的过度使用、人类不断砍伐森林,造成工业化污染、自然资源破坏等是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1提高营造林质量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促使很多从业者产生不健康的经济意识,只着眼于当前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环境因素和可持续的发展,使得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由于前期未得到重视,导致后期形成严重后果。现在很多地区都出现了沙尘暴、雾霾、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环境污染和自然灾害事件,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到严重威胁。因此,开展营造林是非常必要的,其意义极其重大和深远,不仅可以改善环境,也可以降低因自然灾害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提高造林质量可以优化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品质,这是因为树木能进行光合作用,净化空气增加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并且树木可以减弱生活生产中产生的噪音传播,可以确保身心健康,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在营造林过程中,要根据当地的地理地貌以及气候环境和种植土质情况,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切合实际的种植,以有效的保护环境以及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2营造林质量提高的关键技术

2.1强化育苗

作为营林工程的物质基础,育苗的作用十分明显,培育良种壮苗是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基础保障,因此,需要引进资质优良的树种和树木品种,扩大良种基地建设范围。由于传统育苗所遵循的原则是见种就采、有种就育,长期形成的习惯阻碍了强化育苗工作的开展。因此,要围绕关键技术展开研究,统一回收良种基地所产出的种子,并设定对应的价格补贴政策,一般以低于同种种子5%~10%的价格提供给生产基地,使其能够在种植后获得收益。同时,某些依靠价格低廉,但质量不够优良的种子将无法进入营造林工程当中,从育苗的角度管控种苗的质量以及营造林的整体质量。

2.2改良土壤立地条件

为了改善土地条件,以适应林苗更好的生长,要适时对土地进行整理,让土壤中的养分、水分、肥料和空气都适合树苗的生长,使土壤立地条件得到改善,为林苗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从而提高树苗的存活率。对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在种植之前对整个山场地块的土壤进行翻垦,这种全面整地方式比较彻底,对于树苗以后的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方式通常在小班坡度较小、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块上进行。全面整地要注重对水土的保持,防止水土流失造成对环境的破坏。此外,也可采取块状整地、穴状整地等多种方式,以改善土壤条件,达到预期的营造林效果。

2.3传统造林技术

传统造林技术指的是以人工方式对幼苗进行培育,之后移栽到林业区。裸根苗造林是传统造林技术常见方式,在实践中苗木培育工作在苗圃中实施,直到幼苗生长到一定程度后,移栽到林业区,这样可以提高造林质量。但是,造林过程中,外部因素对造林效果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在特殊气候环境与地质条件下,如在气候干燥、砂石含量高的地区,不适宜裸根苗造林。近年来,裸根苗造林技术被逐渐淘汰,部分地区采取轻基质网袋容器方法育苗造林,打破了以往气候条件和地质条件方面的限制。轻基质网袋容器育苗造林背景下,森林面积覆盖率增加,造林效果得到保障,并且可以将幼苗直接移植到林业区,种植时网袋自动分解,对林业区生态环境影响较小,并且具有操作简便的优势,有利于造林工作成本控制,所以这种造林技术在我国范围内得以推广,对林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2.4做好幼林抚育工作

在林分自然稀疏开始形成时,也就是幼中林郁闭度已经达到0.8的状态时,相关工作人员要对间伐抚育工作予以及时处理,将郁闭度控制在大约0.6,而且若是林分又恢复到0.8,工作人员则需要对其进行循环的间伐抚育工作。在开展间伐抚育工作之前,有关工作人员要结合林分调查数据信息,开展相应的规划工作,对于间伐样板予以科学构建,使其能够达到相应的设计要求,并且工作人员还要在伐除木与保留木上做明显的标记,将二者明确区分开来。另外,工作人员在选择伐除木时,要将劣等木、细弱木以及密度较大区域内的中等木全部纳入伐除的范围之中;在面对非林分的下层木时,工作人员在间伐过程中,要加强对珍贵稀有树种、幼树等相关树种的保护,将对树木生长产生不良影响的灌丛、杂草等予以全面清除。

3营造林质量管理策略

3.1更新理念,强化观念,加强学习,谋定而动

为适应“十四五”新时期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营造林工作应始终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新时期营造林工作理念,强化自身责任观念,既要树立亲近自然的经营理念,又要建立系统化的治理理念,以多方位提质理念和全过程管理理念,加强营造林专业技术学习,做到谋定而动,在生态修复和管护经营森林时,要始终亲近自然。从顶层开始布局,注重林草融合,着力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统筹推动种苗和栽植、管护与支撑等环节科学管理,以不断保障并巩固苗木与草种种植成效,坚持生态营造林,加强保护原生地环境,禁止炼山与全垦整地,避免由于营造林而导致生态破坏的情况出现。

3.2加强抚育管护工作

抚育管护是保障营造林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首先,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采取制度化的管理措施来进一步强化,确保各项抚育管护工作得到明确落实。其次,要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具体的抚育管护工作落实到人,承担相应责任;另一方面,为了提升看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与责任意识,要加强对其教育培训工作,确保林地抚育看护工作真正落实,进而提升营造林整体质量。最后,针对苗木各阶段的生长情况,技术人员要定期展开实地巡查,做好相关分析研究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

3.3加强病虫害防治管理

如何处理病虫害问题一直是林业部门所重点关注的内容。随着信息技术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林业在治理病虫害时也可以积极引进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在森林内部出现的病害或者虫害隐患。病虫害监测系统可以发现不同季节所出现的病虫害类型,为后续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持,可以提升防治效果。以往对病虫害进行防治时多数会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然而由于森林的规模不断扩大,营造林工程数量不断增加,使用传统的监测模式,会影响到病虫害的监测效率。通过使用监测系统可以对森林内部实施动态化监测,利用智能化技术及时分析和收集森林内部病虫害数据,了解病虫害的防控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营造林的建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和意义,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要提高对营造林技术的合理应用,加强营造林质量控制,从而为营造林工作顺利发展奠定基础,更好的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

参考文献

[1]杨义林,徐六长.浅谈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J].农家参谋,2018(23):83.

[2]刘二月.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J].林业科技情报,2018,50(3):34-35.

[3]薛文哲,王东,陈素梅,等.提高营造林质量的关键技术和管理措施[J].花卉,2018(1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