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格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 四川 德格 627250
摘要:基于对青稞规范化栽培技术的研究,首先,阐述青稞规范化栽培技术基本内容。然后,给出青稞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构建完善推广体系、加大培训力度等推广措施。最后,分析青稞规范化栽培技术,其中包括轮作整地技术分析、选种技术分析、播种技术分析以及播种方式技术分析等。
关键词:青稞;规范化;栽培技术
青稞属于大麦中的一种,果实粒大皮薄,一般情况下,青稞主要生长在我国的云南(迪庆)、西藏、四川(甘孜、阿坝)等高海拔地区。青稞实际生长周期较短,并且具备较强的耐寒特点、耐旱特点以及耐霜特点等,已经成为人们食用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较高的营养价值。因此,为提升青稞产量,需要加强规范化栽培技术的应用,这样不仅可以保证青稞的健康生长,同时可以提升青稞产量,为当地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以及社会效益。所以,本文将针对青稞规范化栽培技术相应内容进行阐述。
1.青稞规范化栽培技术基本概述
青稞是人们所熟知的裸大麦,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属于较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以及饲料,青稞在青藏高原地区,占据整个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以上,青稞的种植数量,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增加。在海拔在3000m—4000m之内,青稞的种植量最高可达90%。青藏地区属于我国环境污染最轻的地区,因此,青稞在该地区的生产中,一般情况下会采取自然化生产。自然化生产的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相对较低,对于该地区畜牧业效益的转化会造成一定影响,尤其是重要的牦牛业效益转化。因此,为使得青稞的产量能够得到提升,同时促进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更好发展。需要在青稞的栽培过程中,加强对规范化栽培技术的应用,这样才能促使青稞的健康生长。
2.青稞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推广
2.1构建完善推广体系
青稞规范化栽培技术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提升青稞的最终产量,所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做好青稞规范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工作。在推广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可以通过完善推广体系的方式,这一过程,就需要充分发挥当地政府、农业科研部门的引导作用以及各个科研部门、推广部门之间的合作交流,这样才能使得推广体系的完善性与合理性得到保障,为规范化技术推广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2.2加大培训力度
为更好实现规范化栽培技术推广工作,不仅可以通过构建推广体系的方式,同时还可以通过加强培训力度的方式。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需要在县、乡、村三级分别建立相应的培训机构,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每一级的工作力量,能够及时掌握先进的栽培技术,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因为技术掌握不熟练、技术人员脱节等,对青稞健康成长,以及青稞产量造成影响。第二,需要不断提升培训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只有保证培训人员能够具备较强的综合素养与专业能力,才能促使培训工作的有序进行。第三,需要通过专家现场培训或者技术人员现场培训的方式,不断提升种植人员的栽培技术与栽培能力。
3.青稞规范化栽培技术分析
3.1轮作整地技术分析
从目前青稞连作过程中不难看出,主要存在的危害体现在两方面中,分别是病害问题加重、土壤肥力逐渐下降,青稞生长在价差的环境中,产量将无法提升。因此,需要加强轮作整地技术的应用,良好的轮作制度,是提升青稞产量的重要方式,从多年种植技术中可以看出,在青稞种植之前的前茬作物,豆类、油菜以及马铃薯最为适宜。对前茬作物进行收取后,需要对土壤进行及时深翻,经过冬季与春季的土壤冻融作用后,土壤的团粒结构将会得到完善,之后在第二年播种前期,再次进行多次的耕翻,这样土地的平整性才能得到保障,从而进一步使青稞产量得到保障。
3.2选种技术分析
在青稞规范化栽培技术中,选种技术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保证青稞产量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在实际的选种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品质较好的品种,比如,具备较强的抗条纹病能力、抗倒伏能力等。从目前我国青稞的栽培过程中可以总结出:甘青4号、藏青13号以及昆仑14号等,都是较为适宜种植的青稞品种。
3.3播种技术分析
在适宜的播种时期进行青稞的播种,不仅能够达到良好的播种效果,还能提升青稞在生长过程中的抗病虫害能力,使得青稞最终产量得到保障。因此,对于播种时期的选择,需要栽培人员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一般情况下,青稞在0℃—1℃下可以发芽,但是发芽速度较慢,根据研究并结合高原自然气候和温差等因素,发现最为适宜青稞发芽的温度为18℃—20℃。在适宜青稞播种的时期内,进行青稞的提前播种,可以实现青稞早熟,使得青稞品质得到保障。虽然早播出苗速度相对较慢,但是,幼苗生根发育相对较好,根部入土较深,具备较强的吸肥能力与抗旱能力,更有助于大穗的形成。一般情况下,如果海拔在2800米—4000米,那么播种时间需要将其安排在四月初到四月下旬之间。
3.4播种方式技术分析
采取合理的播种方式,可以使得青稞产量得到提升,通常情况下经常采用的播种方式是撒播与条播,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播种方式。如果采取以撒播为主的播种方式,那么可以提升土地的利用率,使得个体分布能够更加均匀,保证青稞能够在生长过程中获得充足影响。但是,撒播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覆土深浅无法保持一致,而且容易出现深籽、露籽、丛籽等现象。如果采取以条播为主的播种方式,相较于撒播而言,不仅用种量较少,同时产量可以得到一定提升。但是,无论采取哪一种播种方式,覆土深度需要将其控制在三厘米到五厘米之间,最深深度不可超过七厘米。这样才能保证苗齐、苗匀,提升最终产量。
3.5田间管理技术分析
田间管理技术是青稞规范化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田间管理技术的合理应用,为青稞的健康生长打下良好基础。在田间管理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点展开:第一,在展开施肥工作前,首先进行混合肥料的施用。在正式进行青稞播种前,需要将不同的肥料进行混合使用,比如,有机肥、氮肥以及钾肥等,在肥料混合后,不可立即施肥。而是需要将其密封七天后,进行肥料的施用。在肥料撒播完成后,需要展开相应的翻埋处理工作,这样才能促使土壤与肥料之间的有机结合,确保青稞在种植后,能够获得充足营养。如果在青稞的成长过程中,出现叶片动能早衰问题、根系老化问题等,需要进行叶面肥的施用。第二,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一般情况下病虫害问题,将其主要分为两种,分别是地上病虫害与地下病虫害。蚜虫是地下病虫害中较为主要的病虫害问题之一,针对蚜虫问题,可以采用杀虫剂的杀虫方式,将蚜虫杀死。地上病虫害问题较为严重的就是黏虫,对于黏虫的捕杀,可以利用触杀剂,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青稞在生长过程中受到病虫害问题的影响。
4.结语
综上所述,在青稞的种植过程中,规范化栽培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为提升青稞产量,同时保证青稞的健康生长,需要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加强对规范化栽培技术的应用,掌握技术优势,从而为我国青稞种植行业的更好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国一,谢永春,普布贵吉,李雪,张华国.西藏隆子黑青稞产量与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9,36(02):11-16.
[2]次仁措姆.西藏日喀则东北高寒地区春青稞高产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9(03):210-211.
[3]白雅琪.青海省大田麦豆混播栽培技术与栽培优势[J].农业工程技术,2019,39(02):70+73.
[4]徐慧.“蚕豆—青稞”减肥增效栽培模式试验[J].青海农林科技,2018(04):79-81.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