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在线教学培训的教学反思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18
/ 2

高校教师在线教学培训的教学反思

王思谦

铁人学院专业技术培训部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255


要:为应对疫情期间大规模在线教学对高校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出的挑战,多所高校通过在线培训课程、即时反馈平台、自学资源推送、同行课程评审等方式,积极开展教师在线教学培训,其中不乏成功案例,但在整个培训的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值得反思。

关键词 高校教师;在线教学培训;教师发展中心;教学共同体;教学发展

为共同战“疫”,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和线上线下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按照教育部《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全国高校紧急部署了 2020 年春季学期线上教学工作。 尽管许多学校已积累了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和经验,但此次大规模在线教学行动称得上是“一次全球最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工程和师生信息素养提升培训工程”,对所有高校而言都是一场教与学的革命。

根据全国高等学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CIQA)“疫情期间高校教师线上教学调查报告”显示,开展在线教学的高校教师比例从疫情之前的 20.43%增至97.19%,增长了76. 76%。 其中,81.65%的教师接受过在线教学培训,超 76%教师对各校开展的教学方法培训和技术方法培训给予了肯定评价。 即便如此,“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仍是当前高校教师在线教学面临的最大挑战,80%的教师希望进一步加强教师教学培训。基于各校实践经验,探索构建“三观三阶”的新型在线教学培训模式,希冀为其他高校完善教学培训机制提供新思路,以有效应对后疫情时代教师教学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高校在参考借鉴上述模式的基础上,还应关注培训保持率、培训体验感、培训专业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应从在线学习效果、在线教学共同体和质量保障体系三个方面加以完善,创设符合自身教师发展实际的培训模式。

(一)创新教学培训方式,提高在线学习效果

由于在线学习缺少传统课堂的约束,其持续使用率很低,仅维持在20%左右,学习效果亦不太显著。 大量研究表明临场感与交互水平是影响在线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 从案例高校的实践经验来看,高校普遍运用的直播培训方式有临场感强、交互及时、低碳便捷的优势,提高了教师在线学习的效率。 然而,高校应考虑到直播只是在线教学培训的组成部分,而非传统线下培训的机械照搬,关键在于整合并创新培训方式,形成优势互补,进而增加教师在线学习的选择;同时,建设并管理教师在线学习平台,利用平台数据分析教师学习效果,及时调整培训方案。 更为重要的是,高校还应鼓励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师生有效交互和学习活动设计上,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为根本价值追寻。 高校教学管理者则需保持开放心态和信息敏感度,在不增加教师负担前提下,结合教师需求和学校实际,对纷繁海量的在线教学资源进行筛选、精简,帮助教师减轻焦虑感和倦怠感、提高培训实效,进一步营造友好、包容的在线学习环境。

(二)优化教学培训体验,建立在线教学共同体

当前,教师教学共同体在高校已十分普遍,但其合作成效和学习质量并不乐观。 在推进知识共享的过程中,多是强调从专家型教师向成长型教师的单向传递。 这恰恰忽略了高校教师群体的学习特性,即通过情境化活动和社会性交往的方式建构专业知识。 “微格演练+课堂实战”的培训模式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增强在线教学培训的情境体验感,拓宽教师交往、师生交往的途径,帮助教师逐步养成反思经验、共享知识的教学习惯。 但我们还应注意到,目前的教师教学共同体仍主要依靠学校行政力量推动,教师虽有教学合作的主观意愿,却易受科研压力等客观因素的影响而缺乏教学合作的行动力和持续力,导致无法形成相对稳定的教学共同体,不利于共同体成员的长期合作与持续提升。 为此,高校可充分利用在线学习的便利性,鼓励教师自发建立在线教学共同体,并确保成员的相对固定和跨学科性,同时为共同体创建虚拟活动社区,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培训资源,帮助教师在共同体内部生成一套特色化教学经验共享模式。

(三)加强教学培训认证,构建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发展专业认证是激励教师参与培训的有效手段,不仅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正式认可,而且可促进高校教师发展工作的专业化。 然而,我国高校目前开展的诸多培训项目普遍存在设计缺乏核心依据、对教师的评定或认可缺乏权威性等问题。 通过认证的方式培育教学发展师不失为一种有益探索。 鉴于此,高校应加强校际之间、与国际教师发展机构之间的合作,建立明确的、有影响力的教学发展专业标准和培训框架,面向国内高校一线教学人员和教师发展工作者开展专业认证工作,并确保培训项目与认证工作的规范性和内在一致性,提高涵盖在线教学在内的各类培训项目质量,构建既符合权威标准又尊重各校教师发展特点的培训质量保障体系。

在线教学培训不只是一种应急反应,也是后疫情时代在线教学发展的全新起点。 传统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深度融合正在从物理反应走向化学反应,实现由“新鲜感”向“新常态”的转变。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需从不同层面做出统筹设计和长远规划,理性对待在线教学培训对传统教育和高校教师发展的意义,避免其陷入网络快餐化、知识碎片化的困境,并重新审视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将在线教学培训融入常态化教师发展,让教师有更多机会进行深度学习和深层反思,实现非常规举措同未来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 贾利锋,李海龙. 临场感对在线学习者学习认知的影响———基于探究社区理论的条件过程分析〔J〕. 电化教育研究,2020,(2).

[2]焦建利,周晓清,陈泽璇. 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20,(3).

作者简介:

王思谦(1985-),男,汉族,黑龙江大庆人,硕士研究生,铁人学院专业技术培训部教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教学和培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