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医院 河北省石家庄市 050051
摘要:目的探索在保证护理安全的基础上提升护理工作效率的方法。方莹按实施不同制度的时间段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A组实行三级责任护理管理制度,B组在实行三级责任护理管理制度并对现有病区进行合理分区的基础上。依据患者危重分级和护理人员分层来分配每个床单位的责任护士(双向分层管理制度)。两组进行护理总时数、所护理的患者人数、不同危重分级患者的平均护理时数、同一患者不同危重分级平均天数等比较。结果B组中不同分层护理人员所护理的患者危重分级与护理时数成正比,但总护理时数相近。所护理人数随危重分级提高而减少。危重分级l级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下降。结论双向分层管理组相对于三级责任护理管理组更能保证护理安全、提升护理工作效率。
关键词: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效率平衡;
护理工作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的满意程度。
一、资料与方法
1病患来源与法。选择某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8例患者为观察对象。收治了53例患者,组成A组,采用三级责任护理管理模式。收治了95例患者组成B组。在实行三级责任护理管理制度的基础上。依据患者危重分级和护理人员分层来分配每个床单位的责任护士(双向分层管理制度),具体如下。首先整个病房为不同级别患者划定不同区域。设定两个独立的单人房间。配备监护仪、呼吸机(包括一台有创呼吸机和一台无创呼吸机)、血液净化设备、血气分析仪。PICC0仪、电除颤仪、心肺复苏仪、心电图、独立的抢救车(喉镜、气管插管、气管套管、足量的抢救药品、液体)。足量的各类一次性物品。适于放置l级患者。一个相对独立的大房间,配有数台固定的监护仪、呼吸机(数台有创呼吸机和l~2台无刨呼吸机)、一部抢救车和必要的一次性物品储备。适于放置2~3级危重患者。一个开放性的大房间。配有数台固定的监护仪、数台不固定的监护仪和呼吸机,一部抢救车和必要的一次性物品储备。适于放置3~4级危重患者。每日新收治患者依据患者危重分级收入不同区域:每日交班会根据前一天护理时数及病情变化对原有患者分级进行修订。由交、接班护理人员共同完成患者级别确认、转区、医嘱执行情况、监护内容和要求、护理需求和注意事项等内容进行交接。其他同A组。比较患者不同分级的平均住院天数,危重不同分级的平均护理时数、不同分层护理人员护理总时数、所护理的人数,意料外的抢救事件的发生率等。
2分级与分层标准。双向分级管理模式是指对重症患者实行分级管理的同时。对护理人员实行分层管理。不同层级护理人员管理相应级别的重症患者的管理模式。B组新收入的重症患者分级标准参照重症患者分级标准。将重症患者分为4级。原有的重症患者依据其前一天的护理时数及病情分级标准确定患者分级。护理人员分级参照天津市泰达国际心血管病医院护理岗位分级设计进行㈣、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共36名。
3.判定标准。护理时数的测定:依据《护理技术操作手册》,列出护理活动共149项。采用直接护理时数的测定和间接护理时数测定方法。将测得的护理时数相加取平均值为该护理活动的标准护理时数。护理总时数的计算:按定义的护理因素类型。将护理活动按性质归入因素中。以病人需要的护理活动及发生频率的乘积综合计算出每位病人日总护理时数闭。护理不良事件包括:皮肤压疮、引流管意外脱管、气管插管非计划拔管及其他如输液错误、重症记录错误、交接错误等。
4 统计方法。采用SPSSl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患者一般情况,A组平均年龄(50.982±18.067)岁。B组为(49.852±16.150)岁(拄0.399 29,P>.05)。两组均无显著性差异。患者入科时分级情况两组患者人科时按美国重症协会的重症患者分级标准进行分级。不同危重分级的累计总天数的比较A组患者平均住院日5.36天,B组为5.65天。与A组相比,B组患者中需l级监护和护理累积的住院总天数仅为122天。呈明显下降趋势。而需3级监护和护理累积的住院天数却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两组不同分级所累积的住院总天数行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重症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均要求重症医学科的床护比达l:3以上,但目前各级医院的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的配备都有不同程度的不足。为满足护理质量、护理安全的需求而单纯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在重症医学专业人员储备极其匮乏的背景下是不容易做到的。同时人员数量的增加必定带来高额的人力运行成本。这并不利于学科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是我们要探讨的主题。三级责任护理管理模式是通过构建专业技术三级学习体系、灵活的用人机制、交叉质量控制网络和护理安全三级管理平台,从而保障了各项技术在不同班次中持续、有效、规范的进行。实现了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一个护理小组的整体业务素质的目标。提高护理质量。三级责任护理管理模式仍存在不足。例如经常发生同一班次中不同护理人员工作量相差悬殊。这是因为重症患者人科时病床安排是随机。各级患者混在一起。责任组长分配护理对象时经常不得不出现N0层护理人员护理2级或3级患者。而N3层护理人员为护理1级患者的同时不得不同时护理多个2级、3级、4级患者。这样就出现各层的护理人员护理的患者所需的护理时数差别不大。但是随着护理层级的提高。护理患者人数、护理总时数呈比例上升。换言之。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工作内容多寡悬殊。护理总时数悬殊。所护理的患者人数悬殊:这样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护理内容多的护理人员为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护理工作。或减少某些护理工作的频次。或减少某项护理工作的护理时数。致护理质量下降。而低层级护理人员护理l级或2级患者由于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致l级和2级患者危重期或急性期相对延长,能平稳转为3级的患者有所减少。同时由于护理工作内容多。容易出现工作漏洞或瑕疵。意料外抢救的发生率高。同时按班次进行绩效考核无法反映出上述差异。这不符合“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依据患者的危重程度、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两个因素来确定不同护理人员所护理的对象。可以有效地避免上述情况。初步实践表明。双向分层管理模式下N3层护理人员护理对象的平均护理时数明显增加。但由于护理人数减少。使护理总时数与其他层级相近,N0层与Nl层护理人员护理对象的平均时数虽明显降低。但增加了护理对象人数。使整体护理时数较前变化不大。这样。同一班次中不同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差别不大。保证绩效考核在同一水平线上进行。值得注意的是。双向分层管理模式下。病房通过不同功能的再分区。实现了不同分级患者的再集中。配以相应的设备,有效保证了危重患者抢救及时并卓有成效的展开。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各项护理工作的护理时数得到保证。确保了护理质量。同时对于低层级的护理人员而言一方面增加了单项护理工作的实践机会。累积临床经验:另一方面,因其所护理的对象都是从高年资护理人员转接过来的,其护理和观察重点明晰,有利于新晋护理人员迅速掌握各类患者护理和观察重点,在实际工作中完成有效的传、帮、带的教学工作。使其尽快成长为优秀的重症护理人员。
结束语:综上所述: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中,积极实施分层护理管理制度,并对病区进行合理科学分区,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及效率,进一步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吴杏婵,罗莲英,陆碧燕.风险管理重症医学科护理管理中的效
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9,36(16):3654-3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