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
摘要:高中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在如今却处于尴尬的地位。部分教师对于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不高,教学质量随之下降。改变目前的这种生物教学状态,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多元化能力,已经成为生物教学工作者的一大挑战。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教学状态;多元化能力
如今的素质教育已经全面推行,现在又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在生物教学新要求中,需要的是让学生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创新精神。在新的教学理念中,教师应转变课堂的主体,转化师生关系,让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这是转换教学模式的基础。
一、调动学生积极性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起始课教学的成败,将会对今后的教学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就是成功的一半。老师可不拘泥于课本,并列举大量事例,可激发学生求知的愿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近年来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克隆是怎么回事? 非典是怎么传播的? 禽流感和甲型H1N1 流感病毒又会对人类造成多大的影响呢? 等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另外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提出各种和遗传有关的问题,为什么子女和父母长得比较相似? 转基因食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以及什么是基因治疗? 它能治疗那些疾病? 这些和生活息息相关知识,使他们了解到生活中处处都能用到生物学知识,提高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2.带着问题走向生活
生物学科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生活是教学的基础。丰富多彩的生活为生物学教学提供了鲜活的素材,课堂教学的一切现象都可以或多或少从生活中找到影子。这是由生物学的学科特点决定的。基于此,新课程注重将高中生物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过程与目标上要求学生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生物现象,提出探究方案,与他人合作。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通过在生活中学习。以帮助他们养成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例如,在讲细胞器时,讲到线粒体的分布特点是在新陈代谢旺盛的部位分布的较多时,可以举例发达的肌肉细胞中含的线粒体比一般细胞含的多,所以比较健壮的人肌肉中的线粒体多,提供的能量多,力气大,饭量也比平常人大一些。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应用可以说是我的得力助手,它可以取代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利用科学技术可以将画面形象直观地演示出来,让学生对于课本的知识了解得更加直观。比如,讲解“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的时候,借助多媒体插入蛋白质合成的一个动态图片是学生能够更形象的了解到蛋白质合成的一个过程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形象地把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表现出来,之后只需要我简单讲解,学生们就可以理解得很彻底。利用多媒体,我可以把复杂的理论变得直观化,因为学生们喜欢看形象的演示,而不是老师冗长而抽象的讲解,所以我提倡老师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更广泛地应用多媒体技术。
三、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保护好奇心,激发求知欲。好奇心是人对新鲜事物产生诧异并进行探究的一种行为;求知欲是人渴望获取知识的一种心理状态。好奇心若能转化成求知欲则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也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在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进行巧妙的设疑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在讲绿色植物的水分代谢时,先问学生:你们吃过糖醋蒜吗?它们是怎样淹制的?为什么蒜会变得又酸又甜?这些问题学生会很感兴趣,这时教师再引入“水分代谢”的内容就非常轻松了。
善于发现和正确对待创造型学生。大凡创造型的学生多数具有以下特征:淘气、顽皮、爱争辩、不受约束、常有越轨行为;平时好出鬼点子;爱提一些怪问题;对事物经常持怀疑态度……其实,就在学生的“点子”中很可能孕育着创造的因素,在学生对事物的怀疑态度中很可能引出新的发现,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善于发现和挖掘“创造型苗子”,对于出现上述情况的学生,应及时给予鼓励和正确评价。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创新及创新能力的大小,是创新素质的核心。爱因斯坦早有断言:“创新并非逻辑推理的结果。”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等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作为理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平时的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应依据教材,适当地调整实验内容和实验形式,利用学生迫切希望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创造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解放学生的双手,鼓励他们独立从事一些操作性活动。从目前生物实验类型来看,一般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探究性实验的提出,是生物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重要亮点。与验证实验不同,探究性实验通常是学生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实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结论。在这过程中,更注重学生本身的探究过程,而不强调实验的结论。从探究性实验特点不难看出, 整个实验过程建立在学生自主建构的前提下,因此,要完全让学生自主建构,来完成探究性实验,可能在课时安排和实验操作上都有一定的困难。但如果采用混合式学习方式进行实验, 可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实验,显示们从思想上摆脱了一切依赖书本的想法,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在解决现实困难中得到了培养和强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生物教学中不断探索发现,不断创新,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模式,将传统课堂转变成为一个高效自主的课堂,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我们需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他们既学到了知识,发展了个性,又培养了能力。只有坚持改善教学思想和理念,才能在教育革新这条路上走下去,培养更多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段宗云,新课标下学生生物学习兴趣探讨, 现代商贸工业,2010 年第16 期。
[2]唐月华,新课程理庶下鲍壅物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与仪器,2008年第2期。
[3]周成平,新课程名师教学100条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6月
[4]林颖韬,“混合式学习”在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理化生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3期。理化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