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黄海地区中韩海洋产业合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环黄海地区中韩海洋产业合作研究

田素地

(延边大学 ,吉林 延吉 133000 )

摘要:中韩两国在环黄海(韩国称西海)地区就海洋产业领域开展了积极的合作。但目前中韩两国的海洋产业合作面临着产业合作体系不完善、合作机制不健全、中韩政治互信程度易受影响等问题。为此,中韩两国可以通过促进海洋产业合作机制化和制度化,提升中韩两国海洋科技水平,推进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强政策和资金保障等措施促进中韩两国海洋产业合作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环黄海地区;中国;韩国;海洋产业合作;路径

【作者简介】田素地(1996—),男,山东邹城人,延边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研究。吉林省延吉市延边大学(133000),15534992553。


中韩作为东北亚近邻,隔黄海(韩国称西海)相望。中韩两国具有同样的建设目标——以海为依托,充分发挥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中作用。我国政府多次提出,应大力发展海洋经济,为建设海洋强国做贡献;韩国政府则计划将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经济的比重从1998年占GDP的7.0%提高到2030年的11.3%,从世界海洋市场占有率的2%扩大到占有率的4%,[1]以此推进其海洋经济强国建设,助力韩国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而中韩两国现已就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但合作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中韩两国之间开展海洋产业合作也应值得关注。

  1. 中韩两国海洋产业合作存在的问题

  1. 产业合作体系尚待完善

目前中韩两国在环黄海地区的海洋产业合作主要集中在海洋渔业、海洋水产品加工、海洋运输等产业层次比较低的领域,而对于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等具有重大经济潜力领域的合作则起步较晚,甚至未能有效进行。此外,海洋产业的发展缺乏与内陆地区的产业联动,这也就导致了产业发展的失衡,无法真正实现陆海统筹发展。

  1. 中韩海洋产业合作体制不健全

新自由主义制度主义认为体制或机制的存在是国际合作达成的一大重要因素。如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平稳发展。对于中韩海洋产业合作而言,目前只有《联合国海洋公约》对中韩两国之间开展海洋渔业合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而对于其他领域的海洋产业合作至今未形成一个明确的合作的机制或制度体系,或者只是依靠某些简单的双边协定,这也就使得中韩海洋产业合作的稳定性无法得到根本保障,极容易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影响。一旦双方在产业合作过程中产生某些纠纷,由于缺乏明确的规范或协调措施,将极大影响双方产业合作的进展。此外,中韩两国在海洋产业的行业标准上存在的某些差异性,也为两国开展海洋产业合作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1. 中韩双方政治互信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双方海洋产业合作

东北亚地区作为经济潜力巨大的地区,区域合作水平迟迟未能实质性的提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东北亚地区各国之间的政治互信水平不高。中韩两国于1992年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双方关系总体上保持稳定发展。但在这近30年的时间里,有些不和谐的“插曲”的出现,使得中韩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呈现着“政冷经热”特点。2016年,朴槿惠政府执意在其国内部署“萨德反导系统”致使中韩关系达到了历史“冰点”。中韩经贸往来也因此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而海洋产业合作作为中韩经贸合作的重要一部分,同样受到牵连。2017年,随着韩国新一任政府的上台,在中韩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韩两国领也进行了多次会晤或会谈。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后,中韩两国互帮互助,双边关系有所提升。但必须意识到,由于受到西方某些大国势力的在东北亚地区的长期存在的影响,中韩政治互信程度可能会因某些偶发性事件的而降低,从而使得中韩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产业合作也会受到影响。

  1. 深化环黄海地区中韩海洋产业合作的路径

在新的世界变局下,中韩两国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深化双方在环黄海地区的海洋产业合作,促进海洋经济新发展,建设惠及两国的“环黄海地区蓝色经济带”。

  1. 加强协调,促进海洋产业合作机制化和制度化

正如上文所说,国际合作需要一定体制和机制做支撑。为推进跨国性的产业合作顺利进行更需要在某些机制或制度框架下进行。中韩两国开展海洋产业合作一个大前提就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潮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减少贸易和投资壁垒,促进海洋产业贸易和投资便利化。通过定期举办中韩两国领导人战略对话及两国海洋部门之间的沟通等多种形式寻求两国在海洋产业的利益共同点,促进政策顺利衔接。此外,中韩两国可以率先成立专门涉及海洋产业、海洋科技等多个合作领域的理事机构或秘书处,发挥其在两国海洋产业合作过程中的积极协调作用。与此同时,加强同其他国家的沟通和磋商,吸纳东北亚甚至是整个东亚地区的国家加入,建立多边性合作机构,发挥多边机制的积极作用。

  1. 相互交流,有效提高中韩两国海洋科技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海洋产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海洋科技及信息化水平的支撑。中韩两国在进行海洋产业合作时要充分发挥“中韩海洋科学共同研究中心”的作用,并且重点推进该合作平台的建设,促进两国海洋科技水平的共同提高。而海洋高校及相关科研院所作为涉海方面的主要研究和创新主体,中韩两国可以积极推动中韩两国海洋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如定期举办中韩海洋科技学术峰会、论坛等,并且积极推动两国海洋科研人才的交流与共同培养,共同提升研究水平。与此同时,当今世界“第四次工业革命”方兴未艾,物联网、大数据等新兴产业等备受关注。中韩两国要充分抓住这一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机遇,共同培育战略性海洋新兴产业,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化技术促进海洋产业的新发展,如智慧海洋牧场、智慧港口等。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也是科技信息化的时代,要促进中韩两国海洋科技的共同发展,为中韩两国海洋产业发展创造新的驱动力。

  1. 共商共建,积极推进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一带一路”建设战略为亚欧区域合作注入了新活力,为世界发展繁荣提供了新路径。[2]而古海上丝绸之路(海上贸易之路)主要分为南线和东线。其中的东线则主要集中在环黄渤海地区,连接了山东半岛、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及日本岛等地区,极大地促进了古代东北亚海上贸易的发展。中国作为“一带一路”倡议首倡者,积极推进该倡议的实践与建设。而韩国作为中国东北亚近邻,同样在建设21世纪“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韩国总统文在寅表示愿积极参与和共建“一带一路”,推动韩国“新北方政策”与“一带一路”倡议相对接。而“一带一路”建设更多是具有经济合作属性,并且双方对此持积极态度并采取有效行动,尤其是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开展海洋产业方面的合作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重点,[3]这也就为中韩两国开展海洋产业合作创造了新的机遇。为此,中韩两国应秉持共商共建的原则,积极推进东北亚“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韩两国应充分利用这一平台,积极进行战略对接,优化海洋产业合作的结构和布局,拓展海洋产业的合作空间,使古“海上丝绸之路”焕发时代气息,惠及中韩两国。

  1. 相互支持,加强政策和资金保障

随着国家对海洋产业的重视,政策和资金也逐步向该领域进行倾斜。中韩两国对各自国家的海洋经济的发展给予了重要支持。就中国而言,从2012年至2020年的国务院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意见对“海洋经济”或“蓝色经济”均有涉及。就韩国而言,早在上世纪末就制定海洋发展远景规划。而在中韩两国进行海洋产业合作过程中,中韩两国要加强对海洋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资金的相互支持,积极建设环黄海地区中韩海洋产业示范园或开发区,吸引两国涉海企业的入驻,打造完整产业链条,促进两国海洋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发展,提升规模化效益。

总之,在海洋对国家的作用日益突出的新形势下,位于黄海(韩国称西海)两侧的中韩两国,都把发展海洋经济作为提振经济的有力支撑。中韩两国应坚持合作共赢的原则,创新合作路径,加强在环黄海地区的海洋产业合作,促进中韩两国海洋经济新发展,以及为东北亚地区繁荣与稳定。

1[]王双,刘鸣.韩国海洋产业的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东北亚论坛,2011,20(06):10-17.

2].袁新涛.“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分析[J].理论月刊,2014(11):5-9.

3].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https://www.yidaiyilu.gov.cn/yw/qwfb/6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