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视域下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0-21
/ 2

新闻传播视域下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研究

吴瑕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湖北襄阳 4410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舆论历来是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不好的舆论则会成为社会的“分离器”。当下“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 “管好用好互联网,是新形势下掌控新闻舆论阵地的关键”。科学把握网络舆情事件的回应方法,是克服本领恐慌,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重点所在。网络舆情是网民群体基于相近或相同的利益诉求、审美偏好和价值观念,针对具体舆情事件使用网络社交工具表达诉求的群体性行动,该行动具备“事件”的特征,即具有一个完整的发展过程。可依据网络舆情事件生成的基本要素和生命周期,对网络舆情事件进行分级分类,把握住回应的目标、时机和内容,从而提升网络舆情事件的应对成效。在新闻传播视域下网络舆情传播机制可以从其相互作用的构成要素、演进发展的周期规律、驱动力量和传播路径几个角度进行深入解析。

关键词:新闻传播;网络舆情;传播

一般性舆情事件是指由非重大突发公共事件诱发的网络舆情事件,既可能由现实事件诱发,也可能由网络平台的话题滋生。与重大突发舆情事件相比,一般舆情事件的关注度是逐步提升的,随着信息的补全和网民群体参与力度的提高,渐进式达到高峰。同样受事件的性质、补全信息的重要程度、网民群体的关注热情及关联舆情和次生舆情的影响,会生成一次到多次的关注度高峰,之后关注度会逐渐消退并进入潜伏状态。如图3所示,一般舆情事件按照序时进程可划分为发生期、酝酿期、发酵期、高峰期和退化期/潜伏期五个阶段,如2019年上海“最严垃圾分类措施”事件、翟某某论文抄袭事件等均呈现出类似的传播趋势。

一、四个要素:舆情作用要素

1. 网络舆情主体

(1)网民主体。

(2)领袖主体。

(3)管控主体。

(4)利益相关主体。

2. 网络舆情客体

舆情客体是直接引发舆情的事件、现象和问题,是引发网络舆情的刺激物,是网络舆情的指向物。这些事件、现象和问题直接导致网络舆情的生成和传播,短时间内能够吸引大量的媒体报道和网民关注,对现实产生影响并持续一定时间。

3. 网络舆情本体

网络舆情的本体是指通过网络呈现的、由主体生成的关于客体对象的信念、意见、情绪、态度总和的反映,这种反映最终通过视频、音频、文本等多种媒介形式得以表现。

4. 网络舆情空间

舆情传播离不开环境、场域、空间的影响与支持。从话语角度出发,网络构建了相对扁平化的公共话语空间,公共话语空间受到网络法律法规、网络社会秩序等共同作用,形成了不同的意见环境;从技术角度出发,大数据的检索、存储、可视化等技术为网络信息的传播提供了基础,大大提升了传播速度、保证了信息的质量、提高了信息的可用性。

二、三个阶段:舆情演进周期

1. 舆情生成期

舆情生成一般都基于广泛存在、公众长期关注的社会事件、现象和问题,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曾把容易生成舆情的事件总结为:四大突发公共事件、六大关系。四大突发公共事件是: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六大关系分别是:官民关系、警民关系、城乡关系、劳资关系、贫富关系、医患关系。

2. 舆情扩散期

当舆情信息在社交媒体平台、自媒体空间和网民群体中传播时,主流媒体的介入和报道可能会引发舆情扩散;当舆情事件扑朔迷离、众说纷纭时,当事人或有关部门的澄清或公示可能会引发舆情扩散;当互联网空间讨论火热,意见领袖的强势参与、意见的交流碰撞可能会引发舆情扩散。

3. 舆情消散期

第一,舆情事件得到妥善解决,舆情事件的当事人或有关部门进行回应,各利益方的诉求得到了有效满足,舆情事件逐渐平息。第二,舆情事件并未解决,但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舆情的传播周期持续缩短,海量的舆情事件层出不穷,舆情场域内经常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们的注意力无法持久聚焦,以“应激—遗忘”的态度对待一切突发舆情,在这种情况下,舆情事件虽并未解决,但舆情产生的影响已开始消散。

三、舆情传播路径

从网络舆情事件整体应对流程而言,回应是处于监测和研判流程之后,通过对网络舆情事件的级别、类别进行评估和研判确定需要采取响应措施及响应级别之后,视网络舆情事件的性质、关注度和发展进程再行决定回应的时机和回应的内容。开展网络舆情事件的回应首要明确的是回应的目标,根本性的目标是消弭网民群体在某一具体网络舆情事件中所表达出的负面情绪,找到网民群体对该事件发展预期的最大公约数,并就该事件的发展方向和处理结果同网民群体达成基本共识。

1. 线性突变路径

舆情传播的线性突变路径以突变理论为基础,突变理论研究的是从一种稳定组态跃迁到另一种稳定组态的现象和规律,强调变化过程的间断或突然转换。突变现象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几项指征:一是多模态性,系统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状态;二是不可达性,系统有不稳定的平衡位置;三是突跳性,系统不连续变化;四是发散性,临界点的变量影响最大化;五是滞后性,系统平衡打破具有滞后性。

网络舆情传播的重要特征就是突发,其传播过程也符合以上指征,遵循着线性突变的路径。线性突变路径将舆情传播视为信息流的传播,线性突变路径的基本逻辑为:事件(往往包含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发生后,各种对立、交错的意见流呈现多模态传播,打破了传统的舆论平衡状态,社会公众的情绪、态度、意见、行为日复一日地加深变化,逐步累积演化,最终达到了舆情突变点,发生了突变跃迁。

2. 发散聚焦路径

发散聚焦路径的第一个环节是情绪发散。美国心理学家雅各布·库宁曾提出“涟漪效应”,强调如果一个触发点引发周围的点持续性震动,在没有任何阻力的情况下,震动会波及并迅速扩散很远距离的点。这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向水中投掷一块巨石,以落水点为中心会产生涟漪,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舆情事件发生导致触发点出现,在互联网方便快捷的传播条件下,社会公众由于“涟漪效应”而被迫认知、关注事件,一些局部、微小的事件会迅速成为公共议题,此时人们的情绪、态度、意见和行为是弥漫放大和失焦发散的,人们的围观和热议在客观上加剧了事态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但并未形成所谓“意见的合流”。

3. 极化上升路径

舆情事件发生后,公众关注事件并发表不同观点,“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公众基于不同的立场、视角、文化素养、认知水平等因素,发表的观点也会千差万别。极化上升路径认为,“意见的合流”并不是公众意见的简单相加和结构性汇总,而会出现极化现象。群体极化现象认为,个体的决策或意见往往会因为群体间彼此影响而出现一致性效果,并且这种决策往往会具有一定偏向性。网络舆情经过热议后,往往会由于极化现象的存在而转向议题高度集中、决策偏向冒险、行为更加激进的结局。

参考文献

[1]黄微.大数据环境下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要素及运行机理研究[M].图书情报工作,2015(11):40.

[2]凌复华.突变理论及其应用[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7:12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