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齐贤中心幼儿园
【摘 要】《指南》中为教师观察、分析幼儿及游戏行为提供了导向性的指引,帮助我们认识、理解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内涵。《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中也指出:教师应该掌握观察、谈话、记录等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笔者借“滚筒游戏”,面对孩子们游戏中一步步生成的问题,开展孩子跟教师如何“思考--探索--实践--思考”,让筒“滚”出精彩,“滚”出品质,正所谓“学海泛舟心有舵”,教师有大舵,孩子们有小舵,才能泛舟前行。
【关键词】生成;探索;问题导向;游戏品质;
《指南》解读中强调: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作用就在于是否能够用教育的眼光来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是否能在最适宜的时候推进幼儿的发展。只有教师全面细致的观察幼儿的行为,给予正确深入的分析,做出适宜的指导,才能使孩子们的游戏更快更好的发展。文中孩子和教师一起边“玩”边“学”,边“玩”边“教”,边“玩”边“进步”。
一、撷寻常之材,推开起航之路
户外阳光运动场,安吉箱和木板搭建,再加几块垫子,玩跳水是上次孩子们游戏的主旋律。这次发现孩子们对静静躺在阳光运动场边角上的筒很感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放手游戏,才能发现儿童。笔者就紧跟孩子们的脚步,和他们一起开启探索之旅。
游戏结束后孩子们进行了游戏故事的分享。笔者也从孩子们“画”游戏故事,“话”游戏故事,了解孩子们的经历与问题。下面是孩子们的部分游戏故事:
从孩子们的分享中反映出来他们有滚动游戏---双手灵活交替的推滚筒;有钻爬游戏---“躺下”筒;有骑跨游戏---骑在筒上边跨过去;有转动游戏---人钻入筒中,人转带动筒转;有凳子游戏---筒上架一块板,坐在上面;有比试游戏---两筒相推;有跷跷板游戏---筒为支撑点架板两侧坐人玩……可见孩子们已从单一的,渐渐过渡到与材料的组合。游戏故事中透露着大班孩子能选择多种材料进行游戏,具有创造性的反应现实生活的能力。在整个过程,他们能愉快地与同伴协商、探讨、沟通,并在积极互动中充分体现游戏的快乐。同时孩子们相同的爱好和兴趣能让游戏内容更精彩。
教学中教师引领幼儿游戏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依据是游戏活动的观察。笔者作为教师看到“了不起的孩子”之后,也在思考现状背后隐藏的教育契机:作为大班的幼儿这样的游戏现状深入到底够不够;是否与幼儿年龄特征相符;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在哪一档。
二、逆光飞翔,让“问题”与“探索”共舞
笔者查阅了资料5-6岁的幼儿已经具备了走、跳、跑、投掷、平衡、攀爬等基本动作,幼儿在进行其他大肌肉动作时都要以平衡能力为基础,平衡能力是幼儿进行运动时所必须的。大班孩子虽然对一些新奇的事物具有好奇心,愿意去尝试,但是由于身体发展等因素,无法随心所欲。通过调整、探究,就会激发他们的听、说、想的欲望;同时教师还需考虑提供材料幼儿是否需要;材料层次是否合理;幼儿会不会用;替代物的使用等等;幼儿兴趣、经验;交往时的语言等发展;互动策略;解决问题的办法等;为之笔者提问:“怎么样才能使筒乖乖听话?”把问题抛给幼儿。
孩子们回答:“我们可以放滚筒放在安吉箱的旁边靠住,然后我们再上去。”“小朋友先帮我扶住筒,我上去,他再放开。”“我们可以请小伙伴帮忙,手拉住我在上面走。”“我上次能站上去了,就是马上要掉下来,我觉得我们撑开手保持平衡,应该就不会掉下来了。”“我们可以用什么先把筒塞牢,然后不动了我们就可以上去了。”……
陶行知老先生曾有六大解放,当孩子的兴趣不谋而合,合作、创造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一定的发展。结合孩子们的方法,“那我们下次再试试。”鼓励孩子们新的尝试。
三、学海泛舟心有舵,满眼生机争日新
游戏进行到这里小部分似乎很有成就感,能驾驭筒,让它乖乖听话,一部分孩子还在不断地尝试,一小部分孩子“退缩”了。
蒙台梭利曾说过:“只有通过观察和分析,才能真正了解儿童的内在需要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协调环境与材料,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幼儿成长的需要。”于是笔者和孩子们再次交流、探索希望找出问题背后的“真原因”。孩子们回答:“我上去只有一会儿时间,就掉下来了。”“我站不稳,老是要掉下来。”“爱妮扶住我的时候我能站,但是她不扶了,我马上要掉下来了。”“我用手撑开可以走一段路。”梁淑敏的话似乎给了我们答案---于是乎掌握平衡力,控制自己的身体可以解决问题的根本。游戏前热身活动,笔者创设了不同情境的有趣的情境,利用幼儿园现成的材料,如梅花桩、长凳、侧石等,让孩子们自由选择,隐形的训练孩子们的平衡力。同时午间散步,笔者会带领孩子们去西边小树林过独木桥,当幼儿出现害怕不肯走的情况,笔者会鼓励、扶着他走的策略,来进一步观察,在这过程中,同伴的帮助和示范特别地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同伴之间的互动,是在比较相接近的发展水平之上,也是孩子内心的一股劲促动他们要去更好的完成。下面笔者再现一个案例:
1.筒上单人行走:前进与倒退。
孩子们扒、助跑、撑、跳、站(单脚、双脚)、踢、转等等一些列动作的发展从不熟练转为熟练,激发了各种身体动作,灵敏的控制筒。游戏中,双脚踩动筒行走的时间越来越长,平衡力的掌握也越来越强。“我能走起来了。”梁淑敏高兴地欢呼着。“我也可以啦!””我也会走了。”“其实也没很难嘛!”一次次的成功给了孩子们无限的兴奋和喜悦,孩子们通过这样的体验他们觉得自己真行,自己真能干。
2.单人转身来回。
筒上进行360度转身需要一定的平衡力,掌控身体动作的灵活性和对着力点的把握。
“我先用一只脚定住,另外一只脚转过去踩住,这样我就能转身走了。”东东在和同伴分享经验。“我不会,我一转过去就掉下去了。”魏俊朗。“我没有转过来,我就走到前面再换一下走回来。”露露。孩子们一言一语交流着。
透过孩子们的游戏表征,作为教师需掌握不同年龄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了解幼儿在游戏发展水平,速度与优势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了解幼儿在游戏发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掌握应对的策略与方法。
3.能力弱的孩子,帮扶“滚”筒。
游戏中一些比较的内向,不爱和别人交流,有些能力方面相对来说比较弱一点的孩子,一次次持续地挑战自己,让自己在原有的经验上进行进一步的挑战。
4.合作两人:从一个筒到另一筒,喊“123”口号。
我的游戏,我做主,孩子是游戏的主人,游戏中的快乐、冒险与挑战、尊重、爱是其他教学活动无法比拟的。我们面对的世界是勇敢的、坚韧的,是充满爱的,我们追随孩子,尊重孩子,他们会改变世界。甜甜说:“我跨到另外一个筒的时候,老是会滑开。”“怎么会这样的?”“我滚滚滚到那里,然后砰的跳过去。”“砰的一声是两个筒撞在一起这样的吗?”“好像是我太用力啦!”教师反问,孩子反思能提升幼儿游戏经验,想到好的办法,为下次更好地挑战。
油桶也能“滚”而且还很好“玩”。嗨!“滚”筒。一段时间后孩子们跟筒变得更亲近了,筒呢也变得乖巧了许多,让孩子们自由驾驭。从一开始的胆小,到能站,一人玩到学会合作,以及创造玩法,“滚”筒游戏也让孩子们变得更勇敢、更坚强、更机智,相信游戏中的孩子有积极的探索,积极的思维,相信游戏是对孩子最有意义的发展。“滚”筒游戏中孩子们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从经验中提升游戏品质游戏,孩子们习得的经验作用远远大于枯燥的说教。
尝试--初探索--反思交流--深探索--创造,当面对孩子们游戏中生成的问题,教师学海泛舟心有舵,“舵”--观察与分析--游戏背后的蕴藏,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幼儿,及时准确地获得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信息,发现幼儿的个体差异,还可以让我们依据对幼儿的观察和认识进一步思考他们的教育和教学的行为,面对他们所观察、所理解的幼儿,形成合理评价,提出适当的教育策略。
参考文献
【1】王烨芳,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分析,2018.10;
【2】华爱华,让幼儿的学习看的见,2018;
【3】季玲玲.幼儿游戏行为与观察三部曲,教育校长参考,2019年第2期;
【4】吴静芳.幼儿园体育活动有效性实施策略研究,新课程小学版,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