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海潮镇卫生院 四川泸州 646100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体检逐渐普及,老年患者在尿检过程中出现尿蛋白和尿红细胞,需提高其重视程度,实施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从而保证身体健康。
尿蛋白和尿红细胞的的基本概述
在尿液常规检查过程中,尿蛋白和尿红细胞是常见的检查项目,一旦患者的尿蛋白和尿红细胞出现问题,则显示患者的泌尿系统出现病变现象,需立即到肾脏病专科进行诊治。在人体的泌尿系统中,主要器官包括:双侧肾脏、膀胱、输尿管、前列腺、尿道等。一般情况下,患者的肾脏存在问题才会出现尿蛋白现象,具体的发病原因需到专科进行诊断,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法,从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绝大多数患者的在查出尿蛋白和尿红细胞的时候,无明显的症状,无其他疾病发生,对其生活也影响不大。部分患者认为是医生将病情说严重,从而延误了治疗时机。部分患者对疾病比较担忧,认为尿蛋白和尿红细胞出现就是肾炎疾病,病情加重后发展为尿毒症,因此,造成病急乱投医现象,增加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在人体中,泌尿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泌尿系统不够起眼,但是一旦出现疾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患者的泌尿系统疾病完全破坏了净化系统和平衡系统,对患者机体健康的损伤较大。需尽早发现和治疗,避免患者的泌尿系统功能完全丧失。在出现尿蛋白和尿红细胞的时候,患者需提高其重视程度,及时到医院进行诊治,从而改善其预后。患者在治疗期间,应该充分了解疾病诊治过程,做好准备工作,促使医师做出针对性的诊疗方案。
老年人出现尿蛋白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老年人肾小球毛细血管在电荷的作用下,对血液中的白蛋白、球蛋白等大分子蛋白具有阻止作用,从而无法通过基底膜到达原尿。一般情况下,微球蛋白等小分子蛋白能够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壁,但是会出现重吸收作用,部分蛋白会随着患者的尿液流出。通常总蛋白排泄量在30mg以内。在患者出现肾炎的时候,损伤了肾小球的滤过膜,大分子血浆蛋白产生肾小球性蛋白尿。与此同时,也会导致低分子蛋白量增多,患者出现肾小管性蛋白尿。患者的异常蛋白数量增多,会从自身的肾小球滤过,产生溢出性蛋白尿的风险性较高。需要注意的是,精神紧张、寒冷环境、剧烈运动等和该疾病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对患者的毛细血管产生刺激,从而产生生理性蛋白尿,通过积极有效的处理方法可让患者的蛋白尿消失。在发现尿蛋白的时候,应该明确疾病并进行复查,避免出现误诊现象。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实施干化学检测尿蛋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无法将免疫球蛋白测定出来,相关医务人员需要检查24h尿蛋白定量,将非白蛋白尿排除,从而鉴别诊断患者蛋白尿的来源。如果尿蛋白的含量在3.5g以上,则考虑为肾小球是发病原因。尿蛋白含量在1~2g属于肾小管性蛋白尿。相关医务人员实施尿常规方法,对其疾病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老年人出现尿红细胞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对于正常人而言,在尿液中存在的红细胞比较少,在高倍视野下可以发现,尿沉渣镜检数量为1~3个,一旦红细胞在3个以上,则患者明确诊断为血尿。需要注意的是,患者的整个泌尿系统都会出现血尿现象,增加了检测的难度。在实际的检查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应该明确血尿的来源,首先可实施红细胞形态检查方法,根据不同的类型可将其分为混合型、多形型、均一型。在患者肾单位内的出血属于多形型红细胞,各类肾炎是导致血尿的重要原因。肾单位外的出血属于均一型红细胞,也较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膀胱、前列腺、尿道及输尿管出现炎症,且伴随有肿瘤病变现象。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异常,导致邻近器官出血。对于混合型红细胞需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进行分析,从而明确诊断其来源。实施血尿定性诊断方法,相关医务人员综合分析患者的问题,如果患者为肾炎,需分析患者的病变类型,并实施肾穿刺病理检查方法。倘若患者为肾小球外疾病,需实施超声、磁共振、CT等影像学检查方法,鉴别诊断患者是否为炎性、结石等引发的血尿情况。如果患者发现为血尿,相关医务人员应该将全身疾病排除。相关医务人员询问患者的疾病病史,实施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和体格检查方法,将全身疾病导致的血尿排除。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血常规、免疫指标、出凝血时间。与此同时,将患者的血液系统疾病排除,比如: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除此之外,相关医务人员应该排除结缔组织疾病、盆腔炎、直结肠癌、卵巢恶性肿瘤及宫颈癌等。如果患者为肾小球性血尿,需实施肾功能检查、尿微量蛋白检查等,从而对患者肾脏损伤程度进行评估。相关医务人员询问患者的年龄和生命体征,并实施血液生化检查方法,分析患者的肝炎指标、血液免疫指标等方法,排除患者的继发性因素。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肝炎相关性肾炎、高血压肾病、狼疮性肾炎等。患者一旦出现尿蛋白和尿红细胞现象,也可能患者的病变程度比较轻,部分患者的病情严重。患者自己需要仔细回忆自己的不适症状,及时告知医师自己的既往病史,对血压和心率进行测定并详细进行记录。患者需到正规医院就诊,制定有效的诊治方法,保证稳定的情绪和理智的心态,避免自身的病情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