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西渠中心卫生院 甘肃 武威 733399
摘要:我国国土面积广大,乡村众多,乡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乡村医生(简称“村医”)和乡村基层卫生机构承担了我国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网底的重要职责,在广大农村地区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发挥着基石作用。本文通过对各地乡村公共卫生服务情况的调研和相关文献检索,识别当前乡村基层公共卫生服务开展和村医队伍发展面临的若干问题,探讨了政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公共卫生服务;基层卫生机构;乡村医生
引言
乡村医生是指在村卫生室从业且具备乡村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员,是最贴近亿万农村居民的健康“守护人”,承担着基本公共卫生相关工作并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初级诊治等基本医疗服务。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直接影响基层百姓卫生健康水平,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乡村医生队伍的建设和发展。为建设素质较高、适应需要的乡村医生队伍,国家卫生健康委相继出台了《村卫生室管理办法(试行)》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政策,重在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筑牢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底。
1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现况
1.1物资有限,医疗设备不完备
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有些物资很难互相流通,导致各地区之间医院的医疗物资不平衡,很多乡村的医疗机构不仅医疗设备简略,药品稀缺,甚至缺乏优秀的医护人员。由于物资的稀缺,也造成了一些混乱的社会现象:比如当某药品被曝稀缺时,尽管没用,但人们往往会抱着“以备不时之需”的心态进行抢购;又或者人们往往会在抢不到一些急需用品的时候,选择听信网络平台的一些所谓“医生”的推广,跟风购买无需的产品,而不是去医院就诊。
1.2缺乏法治的指导和管控
首先,我国《村委会组织法》规定,乡镇与村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村委会在乡政府的指导下开展自治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为实施相关规章政策,乡镇政府往往会采取“大包干”的形式直接指挥村级工作,乡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难以得到发挥。其次,各基层组织之间常常无法明确分工安排,默契配合,这也导致在面对问题时,各部门常常会相互推搡,推卸责任,相关的治理工作也无法得到落实,严重阻碍乡村的整体发展。其实是因为缺乏了法律的指导和管控。
1.3基础的医疗卫生常识普及不到位
乡村中的医疗环境比较混乱,很多群众由于着急看病受到各种条件上的限制,不仅受到欺骗,导致钱财的损失和疾病的拖延,而且往往还难以解决。很多村民文化程度不高,对医学上的一些知识缺少了解,就算有所了解也是一知半解的状态,甚至有不少误解。虽然网络的普及能够使网民自主学习这些基础知识,但是不少网民宁愿根据网上片面的信息进行自我诊断,对号入座,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乡村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网络上的信息又真假难辨,医疗知识又相对难懂,这些都是基础医疗知识普及不到位的具体原因。
2村医队伍建设现况
2.1基层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严重匮乏
为提高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服务能力,可以通过增加专业人员数量和提高技术水平来实现。调查显示,基层公共卫生专业人才严重匮乏。一方面表现为数量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表现为结构不合理。绝大多数基层公共卫生从业人员都不是公共卫生或预防医学专业毕业,而是临床医学、护理学、中医学等相关专业毕业后从事公共卫生工作。调查显示,基层公共卫生从业人员中具有公共卫生执业(助理)医师者仅占2.73%。提示医学院校要加大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培养,在现有本科院校培养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为主的基础上,可以探索高职院校或普通高校专科层次的公共卫生专业设置及人才培养,真正培养“沉得下”“留得住”的基层公共卫生专业人才。卫生行政部门管理者应当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合理配置医学人才,增加公共卫生专业人才的引进,把好“入口关”,杜绝将业务水平较低、不胜任临床工作的医护人员改作公共卫生人员。
2.2专业能力欠缺
截至2018年,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者占比仅26.4%,在西部仅19.5%,许多偏远贫困地区很少有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村医。现有队伍学历普遍较低,专业知识技能严重不足,队伍老化严重,后继乏力。江苏、安徽、河北、福建等地均报道村医主体年龄在40~50岁以上,近年新进者比例极少,超龄但仍在岗者的比例约占20%~30%。
3政策建议
3.1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乡村应规范设置各基层组织,职责分工明确,确保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并且进行适当的改革,提高村党组织在基层领导中的核心地位,健全村党组织领导下的议事决策、民主评议、村务公开、监督管理等机制,这样才能更好地为村民办实事,提高乡村治理的能力,推动乡村治理的进程。
3.2通过多元化培训,提升现有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①加强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培训。远程继续医学教育是基层卫生人员获得继续教育的重要途径。远程继续教育机构应适当增加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类课程,课程中增加生动的现场工作指导的视频,增加公共卫生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方法。②卫生行政部门可充分发挥区域内的教学条件和卫生资源,发挥相关学会或协会等社会团体的作用,并发挥高中等医学院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加强对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业务培训,并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③另外通过聘请行业专家发挥优质资源下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业务指导,推进基层公共卫生工作。
3.3注重提升乡村医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各地应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所要求,完善乡村基层卫生健康人才激励机制,落实职称晋升和倾斜政策;深入推进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引导医学专业高校毕业生免试申请乡村医生执业注册。通过实行执业资格认定、职称晋升评定以及薪酬待遇等方面的激励倾斜政策,提高乡村医生的职业荣誉感、工作责任感和岗位归属感,鼓励他们把论文写在村卫生室,把职称评在广袤的乡土大地,把智慧和汗水挥洒在健康乡村建设第一线。
3.4建立“三治融合”的治理体系
“三治融合”,即以乡村矛盾与问题为切入点,从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出发,通过“寓情于法、寓法于情、情法合用”,从根源解决矛盾,防止问题反复发生,最终实现乡村和谐,服务乡村振兴。建立“三治融合”体系,就是要建立一个以实现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最终目标的自治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宣扬法治和传统美德,用法律来约束自治和道德准则,并以道德约束支持自治和法治。
结语
综上所述,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最终要以全面推进健康乡村建设为导向,不断提升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参与应对重大疫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以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乡村卫生健康人才队伍参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乡村综合治理的能力,使乡村医生真正成为健康乡村建设以及乡村振兴事业的标配。
参考文献
[1]齐慧颖,李瑞锋.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5,28(6):33-35+40.
[2]刘露华,施利群,方鹏骞,等.乡村医生自我身份认同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32(11):859-862.
[3]邓元慧,张新庆,韩跃红.我国村医队伍发展的现状与问题[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7,34(2):120-122.
[4]赵梓铭,卞瑶,张黎,等.对中国乡村医生现状及其培训情况的研究与建议[J].山西医药杂志,2018,47(13):1594-1596.
[5]陈晶晶,陈淑婷,厉欣怡,等.安徽省乡村医生现状调查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2016,348,(4):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