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石桥子卫生院 山东 诸城 262200
摘要:目的:进一步探索与研究运用穴位推拿干预针对小儿发热护理效果的实际临床应用疗效。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这一时间段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高烧不退发热的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并作为主要的临床研究调查对象,展开本次临床研究。以穴位推拿干预治疗的患儿为实验组,通过西药输液治疗的患儿为对照组;通过研究对比两组发热患儿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通过穴位推拿干预治疗的实验组患儿,退热有效率为95%,整体满意度为85%;服用西药治疗患儿有效率为60%,整体满意度为25%;结论:运用穴位推拿干预能够迅速治疗和抑制高烧不退等相关症状,有效提高了临床护理疗效,并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上予以普及和应用。
关键词:运用穴位推拿干预;护理效果;小儿发热;临床疗效;安全性
引言:
小儿发热是儿童所感染的最为普遍的疾病。这种疾病大部分是吸入有毒物质进入呼吸道,或咽喉疾病,其中大多数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旦儿童发生流感这种病毒感染,如果没有第一时间进行有效治疗,就很有可能会因为体温过高,头痛发热直接造成支气管病变、静脉动毛细胞感染等多种严重的并发症。穴位推拿干预是治疗和抑制小儿发热的重要措施。在临床上,要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效果,提高患儿的康复率,就要注意合理使用新的治疗方法。运用穴位推拿干预对小儿发热具有很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小儿发热运用穴位推拿干预的护理效果,我院开展了这项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对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40例发热患儿进行调查和临床研究。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咽痛等症状。将40例患儿分为20例对照组,20例实验组。男患儿14例,女患儿6例,最小年龄18个月,最大25个月,平均年龄(21.1±1.2)个月;运用穴位推拿干预实验组中,男女患儿的数量分别为8例和12例,年龄最小为19个月,最大26个月,平均年龄(22.8±1.2)个月。两组发热患儿数据和信息无统计学意义,P >0.05[2]
我院自主设计有关运用穴位推拿干预治疗发热患儿的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儿性别、年龄、既往病史、对穴位推拿干预的护理效果了解情况、拒绝穴位推拿干预治疗的原因等;预调查后,问卷的重测信度为r=0.84;成立培训调查组,对使用穴位推拿干预治疗的患儿家庭进行电话反馈,并记录问卷调查结果[1] 。
表1发热患儿资料
组别 | 例数 | 男患儿 | 女患儿 | 平均年龄 |
对照组 | 20 | 14 | 6 | 21.1±1.2 |
实验组 | 20 | 8 | 12 | 22.8±1.2 |
1.2 治疗标准
1)正规检查结果与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症状相符合;2)监护人签署治疗同意书,接受治疗;3)没有严重精神疾病、重要脏器病史、抗生素等药物严重过敏;4)近3个月未进行其他临床研究或手术治疗。
1.3 确诊标准
发生在流行性季节,症状伴随高热、头痛、体痛、乏力。实验调查表明:外周血白细胞数量无明显变化,淋巴细胞相对增加;呼吸道上皮细胞对流感病毒抗原呈阳性反应[1]。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输液治疗。遵从医生要求,通过布洛芬混悬液降温医治,实行输液护理,密切观测患儿生命特征,全面执行医嘱,观察效果;
实验组:选取小儿的攒竹及坎穴 进行推拿,按揉太阳、肺经、天河水穴,风寒症状患儿增加三关、 天柱骨、二扇门、风池穴;风热症状患儿增加大椎、外关、曲池及 合谷穴,并推脊;合并呕吐症状患儿可推天柱骨、加揉板门。上述穴位均实施 大约五分钟操作,一日一次,以持续三天为一疗程。在治疗中实施相应的护理干预,为患儿及其家属 展开心理干预,围绕疾病及发热机制和治疗方法展开宣教,纠正家属的错误认知,耐心、细致的解答家属疑问,在操作中可指导家属进行配合参与,确保患儿能够顺利配合治疗。治疗过程中注意休息,预防感冒,避免辛辣进食,注意低盐、优质、低蛋白进食,观察效果。
1.5 观察指标
(1)观察并比较穴位推拿干预治疗发热患儿与常规输液治疗患儿护理效果,包括临床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反应;
(2)效果评判以如下标准:治疗1h后,患儿体温正常,身体各项指标正常,4h内未再次出现发热症状,认定为显效;患儿体温轻微下降,身体各项指标正常,4h内未再次出现发热症状,认定为有效;患儿仍然发热,体温不变,4h内多次出现发热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认定为无效
[2]。
1.5 统计学方法
用p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可以对所有的搜索数据进行收集,并且对所得的统计结果进行数据分析,计数结果数据分析采用(统计数量/数据百分比)计算公式进行表示,用X2表示,验证各组间的平均差异;统计测量数据资料分析采取(方差平均值±方差)方法来公式表示,组间的平均差异值采取平均t值的检验方法进行统计验证;以平均p<0.05为主要统计判断依据指标,具有现代统计学的重要研究意义[4]。
2 结果
2.1 临床效果比较
运用穴位推拿干预治疗发热的患儿,临床显效率为55.0%,总有效率为95.0%。运用穴位推拿干预治疗效果有显著优势,P<0.05。具体数据参见表2内容[1]。
表2临床效果比较(n,%)
组别 |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实验组 | 20 | 11(55.0) | 8(40.0) | 1(5.0) | 19(95.0) |
对照组 | 20 | 5(25.0) | 7(35.0) | 9(45) | 12(60.0) |
P | | <0.05 | <0.05 | <0.05 | <0.05 |
2.2 两组患者护理整体满意度对比
运用穴位推拿干预治疗发热的患儿,满意度为85.0%,整体满意度为95.0%。运用穴位推拿干预护理满意度有显著优势,P<0.05。具体数据参见表3内容[1]。
表3两组患儿护理整体满意度对比(n,%)
组别 | n | 满意 | 一般 | 不满意 | 整体满意度 |
对照组 | 20 | 15(75.0) | 2(10.0) | 3(15.0) | 17(85.0) |
实验组 | 20 | 17(85.0) | 2(10.0) | 1(530) | 19(95.0) |
X2 | | | | | 6.315 |
P | | | | | <0.05 |
2.3 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经过对照观察,患儿中有3例患儿穴位推拿干预治疗后产生轻微腹泻、腹痛症状;其他患儿中没有过多的不良反应。
3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87%以上的发热患儿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穴位推拿干预治疗是一种具有显著退热的方法,用于抗病毒、抗炎、清热和免疫调节。中医运用穴位推拿干预治疗属于“益气补血中医治疗”范畴,其治疗策略可归纳为祛邪强身、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疏通内经、通经攻下,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血瘀,改善多种脏器部位不良症状,推拿干预治疗效果理想。因此,穴位推拿干预治疗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为发热患儿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4]。
4结论:
总而言之,针对发热患儿的护理管理工作不仅能有效预防和减小病毒感染,而且能加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上予以广泛普及和应用。运用穴位推拿干预治疗对发热患儿进行治疗,简单有效,效果可靠,而且患儿无疼痛感,发热症状不容易复发,容易被患儿采纳,值得普及。希望今后能对穴位推拿干预治疗评价标准及作用机理进行更深入的研讨,能够在临床上予以广泛普及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甘美英;.黄文影.陈雄英.林冬云.虞斌.刘雪萍.曾艳青.黄若敏.小儿发热运用穴位推拿干预的护理效 [J].中国医学创新,2020,03(08):111-113.
[2]蒋雪梅.探究小儿发热运用穴位推拿干预的护理效果[J].母婴世界,2020,05(35):156-158.
[3] 甘美英 刘雪萍.小儿高热惊厥护理中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J].吉林医学,2020,11(06):1495-1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