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切与近全切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全切与近全切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郭洪斌

虎林市人民医院 黑龙江虎林 158499

摘要:目的:观察全切与近全切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03至2021.03我院接诊甲状腺癌患者取样7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近全切手术,n=37)和常规组(全切手术,n=38),观察生活质量变化,对比总有效率。结果:比较SF-36评分,试验组治疗后物质生活(65.33±7.21)分,心理功能(68.77±7.10)分,生理功能(67.36±7.05)分,社会功能(65.80±7.55)分,比常规组高,同时,常规组81.58%总有效率,比97.30%的试验组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近全切手术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整体应用效果优于全切手术,值得应用。

关键词:生活质量;疗效分析;手术方案

甲状腺癌具有较高发病率,早期无典型症状,属于常见恶性肿瘤[1],患者可存在呼吸不畅、声音沙哑等临床表现,目前,对其的治疗一般以外科手术为主,可分为全切与近全切手术两种治疗方案,全切手术具有较高创伤性,术后并发症率较高,难以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故此,本文参考75例甲状腺癌患者资料,观察讨论了甲状腺癌治疗中全切与近全切手术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经伦理委员会批准,2020.03至2021.03我院接诊甲状腺癌患者取样75例,随机分为试验组(近全切手术,n=37)和常规组(全切手术,n=38),皆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组最高70岁,最低39岁,平均(47.80±5.43)岁,1至6年病程,平均(3.12±0.89)年,28例单发结节,9例多发结节,男女分布16:21。常规组最高71岁,最低39岁,平均(47.95±5.10)岁,1.2至6年病程,平均(3.26±0.83)年,28例单发结节,10例多发结节,男女分布16:22,P>0.05。

1.2方法

(1) 常规组应用全切手术:取仰卧位、颈部拉伸位,行气管插管全麻,确定切口位置,做弧形切口,切口大小约4~5 cm,充分暴露甲状腺,游离悬韧带,结扎处理甲状腺上级血管,游离甲状腺,结扎切断中下静脉,在接近颈动脉内侧、甲状腺下级稍远处结扎切断甲状腺下级血管,注意避开喉返神经,分离处理甲状腺峡部、侧叶,不留任何腺体组织,将甲状腺完全切下,给予止血、常规引流处理,逐层缝合关闭切口。(2)近全切除手术:所取体位、麻醉方式、甲状腺游离操作与常规组相同,注意避开喉返神经,在病灶同侧切除腺叶,病灶对侧常规切除锥状叶和峡部,尽可能保留喉返神经、甲状旁腺附近腺体组织,留置引流管,进行缝合止血操作。

1.3观察指标

1.3.2 SF-36指标:使用SF-36量表测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越理想,评分升幅越大。

1.3.3有效性分析:(1)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无复发、转移情况。(2)有效:病情有所好转,半年内无复发,症状缓解。(3)无效:症状无缓解,病情有恶化迹象。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21.0处理资料,计量(617f9ece7badf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生活质量

治疗后,试验组物质生活(65.33±7.21)分,心理功能(68.77±7.10)分,生理功能(67.36±7.05)分,社会功能(65.80±7.55)分,比常规组高,有统计学意义。

表1 SF-36评分 (617f9ece7badf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分)

组别

例数

物质生活

心理功能

生理功能

社会功能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试验组

37

47.88±4.32

65.33±7.21

45.59±4.22

68.77±7.10

49.15±5.10

67.36±7.05

50.25±4.66

65.80±7.55

常规组

38

47.90±4.60

58.46±7.19

46.01±4.17

61.26±7.22

49.33±4.98

60.19±7.48

50.17±4.64

57.15±7.39

T

-

0.019

4.131

0.434

4.541

0.155

4.270

0.075

5.014

P

-

0.985

0.000

0.666

0.000

0.878

0.000

0.941

0.000

2.2效果分析

常规组81.58%总有效率,比97.30%的试验组低,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总有效率 n(%)

组别

例数

有效

显效

无效

总有效

试验组

37

17(45.95)

19(51.35)

1(2.70)

36(97.30)

常规组

38

22(57.89)

9(23.68)

7(18.42)

31(81.58)

X2

-

-

-

-

4.861

P

-

-

-

-

0.027

3.讨论

甲状腺癌发病早期通常无特异性表现,具有起病隐匿的特征,随着病情进展,可引起吞咽障碍、交感神经压迫、声音嘶哑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近全切术与全切术则为常用治疗方式,全切手术具有较高并发症风险,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对于此,杨雨民研究证实[2]:甲状腺癌治疗中,近全切术可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切实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理想临床疗效。

总结表1、表2数据:治疗后试验组 SF-36评分和总有效率皆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推测原因:甲状腺全切手术会导致腺体全部功能丧失,容易损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引起术后并发症,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与之相比,近全切手术能够有效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3],可保留喉返神经与甲状旁腺附近的腺体组织,减少手术操作时间,避免术中血运障碍,对甲状腺下动脉的损伤较小,能够预防低钙血症、声音嘶哑等术后并发症,避免甲状腺功能减退,具有改善患者预后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甲状腺癌手术治疗中,近全切手术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整体应用效果优于全切手术,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旭辉,戴军,胡靖秋,等.甲状腺全切术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学指标及预后的影响[J].癌症进展,2020,18(14):1470-1473.

[2]杨雨民.甲状腺癌患者在使用甲状腺近全切术与全切术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对比分析[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9,26(S1):30+32.

[3]孙永欣,姜卫星,安文涛,等.甲状腺全切、次全切、全切联合淋巴结清扫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对甲状腺癌并发症的影响[J].心理月刊,2019,14(01):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