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睡眠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和护理质量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1
/ 2

系 统性睡眠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和护理质量分析

屈靖霞

牡丹江南山医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性睡眠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和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精神分裂症患者取样57例,皆为我院2020.2-2021.02收治,抽签分组,行系统性睡眠护理(n=28,观察组)和常规护理(n=29,参照组),对比 PSQI、护理质量、PANSS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PSQI(7.65±2.51)分,比参照组(11.55±3.87)低,护理质量(92.15±4.40)分,比参照组(85.77±4.36)高,PANSS病理量表(24.15±2.33)分,阴性量表(16.15±1.98)分,阳性量表(15.18±1.84)分,皆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系统性睡眠护理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和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关键词:护理质量;睡眠质量;护理方式

精神分裂症指病人出现情感或行为分裂、个性改变的一种精神科疾病[1],起因复杂,与环境因素、个体因素皆有关联性,多发于中青年人群,可使患者出现睡眠障碍,给其日常生活带来困扰。本研究取57例我院2020.2-2021.02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探究了系统性睡眠护理的影响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精神分裂症患者取样57例,皆为我院2020.2-2021.02收治,抽签分组,行系统性睡眠护理(n=28,观察组)和常规护理(n=29,参照组)。观察组22至67岁,平均(39.69±5.60)岁,57.14%(16/28)女,42.86%(12/28)男,2至8年病程,平均(3.72±0.69)年。参照组22至69岁,平均(39.90±5.15)岁,58.62%(17/29)女,41.38%(12/28)男,1.8至8年病程,平均(3.57±0.66)年,P>0.05。

1.2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系统性睡眠护理:(1)入院时,详细查阅病历、咨询患者病症情况,据此制定护理目标,如: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使其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等。(2)环境干预:合理放置康复训练设备,电视、象棋、纸牌等娱乐器具,分散患者注意力,使其保持积极心态。(3)社会功能干预:强化训练社会功能,定期组织病友交流活动,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社交能力。针对对外界刺激敏感度较高者,可在使用药物同时配合心理疏导措施鼓励患者参与活动。(4)心理干预:为减轻患者心理压力,需密切关注患者情绪状态,记录其情绪变化,通过聊天、介绍成功案例、播放音乐等方式加强心理疏导。(5)睡眠干预:引导患者充分熟悉治疗环境,病房内适当摆放私人物品,夜间按时熄灯,巡查时若发现睡眠异常者,则需酌情给予助眠药物,并提供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

1.3观察指标

(1)以 PSQI量表、自制问卷测评睡眠质量、护理质量,PSQI分值越低睡眠越佳,护理质量问卷分值越高,护理质量越优。(2)观察PANSS量表分值,精神分裂症状越轻分值越低。

1.4统计学分析

资料分析用SPSS21.0,计量(617f9f0066cdd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计数(%)资料以t、X2检验,P<0.05。

2.结果

2.1睡眠质量、护理质量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PSQI(7.65±2.51)分,比参照组(11.55±3.87)低,护理质量(92.15±4.40)分,比参照组(85.77±4.36)高,P<0.05。

表1 PSQI、护理质量评分(617f9f0066cdd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分)

组别

例数

PSQI

护理质量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参照组

29

17.26±3.08

11.55±3.87

82.25±3.36

85.77±4.36

观察组

28

17.60±3.24

7.65±2.51

82.30±3.17

92.15±4.40

T

-

0.406

4.496

0.058

5.498

P

-

0.686

0.000

0.954

0.000

2.2症状严重度

比较护理后 PANSS评分,观察组病理量表(24.15±2.33)分,阴性量表(16.15±1.98)分,阳性量表(15.18±1.84)分,皆低于参照组,P<0.05。

表2 PANSS评分 (617f9f0066cdd_html_5439e398700c5771.gif ,分)

组别

例数

病理量表

阴性量表

阳性量表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参照组

29

38.14±2.55

26.70±2.59

22.01±1.88

18.39±2.37

23.08±2.57

17.42±1.85

观察组

28

38.08±2.46

24.15±2.33

22.08±1.90

16.15±1.98

23.42±2.29

15.18±1.84

T

-

0.090

3.903

0.140

3.865

0.527

4.582

P

-

0.928

0.000

0.889

0.000

0.601

0.000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可表现为思维离奇、运动抑制、行为受妄想支配、行为幼稚、敏感多疑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精神残疾或智力障碍,降低患者睡眠质量。钟赠秀[2]研究显示:观察组干预后 PSQI(7.21±2.46)分,比对照组(11.54±3.04)低,提示患者接受系统性睡眠护理后睡眠质量明显改善。

分析表1、表2:观察组护理后护理质量分值更高,PSQI、 PANSS评分皆低于参照组,P<0.05。分析原因:系统性睡眠护理中,通过提供舒适病房环境,可分散患者注意力,减少外界刺激。通过社会功能干预,鼓励患者参与劳动、文娱活动,可使其保持积极心态,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社交能力[3]。通过聊天、介绍成功案例、播放音乐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可减轻患者精神压力,缓解其恐惧、不安、焦虑心理。在此基础上,配合睡眠干预措施,即可切实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缓解其临床症状,提升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护理中系统性睡眠护理可减轻患者症状,改善其睡眠质量,提升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马丽影.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J].黑龙江科学,2018,9(20):44-45.

[2]钟赠秀.系统性睡眠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0,7(09):1657-1658.

[3]陈芸,朱雅琴,孙岳.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实施系统性睡眠护理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6):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