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2
/ 3

成长,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

刘玉洁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京西分校(北京 102308)

我一直觉得长大和成长是两个概念,而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不仅仅是只希望看见孩子们的健康长大,也同样希望看到他们快乐成长。而人生则是一场长跑,每天前进一点点,进步一点点,改变一点点……,我觉得这就是成长。

一、一点之变,从纸上谈兵到身体力行

1.将习惯变为爱好

身为美术老师的我被荣升为主任——班主任,不知所措的我迎来了又一次挑战,既好奇、又担心。当我得知学校将全年级最好的班级交与我时,我有种强烈的不自信。我反复的问自己我想做一个怎样的班主任?当以后我再把这个班交还给学校时,他依然会是个好班吗?就这样我带着这个疑问开始了我的班主任生涯…… 。

“爱读书的人,一生都不会寂寞。”这是我们班每个孩子都能记住的一句话。多看书,书里有这个世界都有的,书里也有这个世界没有的……。我们班有每个人每天带本课外书的习惯,除了中午有半个小时的固定读书时间外,孩子们只要一有空就会读书。一开始,有些孩子坐不住,但时间长了,看着大家都在读书,自己也会被这种读书的氛围感染,自然也会开始慢慢静下心来读书。孩子们读书,我也读书,有时候我读到一本有意思的书也会忍不住和孩子们分享书中的情节。没想到孩子们在我分享完后会主动去买来阅读或是找我借着看。有的孩子也想把自己看到的有意思的书拿来推荐给同学们。于是,慢慢地我们班又多了一项午休活动——就是每月一次的“好书推荐”,有的学生爱读历史、有的爱读科学、有的爱读文学类……。没有阅读范围,也没有指定的固定书目,全凭自己的爱好,当有其他同学因为自己的推荐而喜欢上一本书时,孩子们别提有多自豪了,课间孩子们也会各种交换书籍来看。因为时间有限有的孩子没分享上,下课后还特地偷偷跑来告诉我“刘老师下次能不能先让我上。”有时家长会跟我说,“最近孩子特别爱看书,写完作业就告诉我:‘妈,我休息啦’,于是就拿起课外书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孩子们正是把看书这种习惯慢慢变成一种兴趣,如果说习惯是被动的,那么兴趣一定是主动的。孩子们积累多了,自然上课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也会有很大的变化,思辨的声音也热闹了起来,孩子们也自信了很多。三年级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组织去到了天文馆,我们班有着大量天文知识储备的孩子还自发给大家做了小小讲解员。正是读书赋予了孩子这份自信。

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我希望孩子们的世界不只是一个门头沟,希望他们能走出去多看看,但如果不能去远方,那就去博物馆吧……。远方有诗,博物馆理由有传承的文化。疫情以来,孩子们走出去的机会少了,但我也会鼓励家长多带孩子们在假期做好防护走进博物馆。由于环境的原因,家长这方面的信息量很少,于是我会提供给家长各种展览信息。我自己每次走进各种博物馆时我都会感慨北京的孩子真幸福,首都汇聚着大大小小全国最多最好的博物馆,特别是十九大以来,国家提倡文化自信,倡导弘扬传统文化,各大博物馆更是将自己的馆藏拿出来向公众免费开放,走不出北京,那我们就走进北京的博物馆,也可以享受文化的盛宴。

我们班级外有一面壁报墙,是孩子们一手设计的,就连壁报的题目我事先都不知道——一起走进博物馆,每一个孩子走进一个博物馆都会自己做一张小报,上面不仅有看展的感受,还有展览的信息,其他同学看见了如果觉得展览有趣周末就会让家长也带着去,如果去不了也能从别人的博物馆小报中获得知识。孩子们见得越来越多,他们的话题也能越来越广,一个孩子影响另一个孩子,慢慢的孩子们的眼界也自然开阔了,家长们也会认为这是假期里不错的去处。也希望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思想上走的更远……。

二、一点之变,变在角色的转换

1.从“客人”到“主人”

刚接班时,硬着头皮的我事必躬亲,早读,我盯着;中午,读书、练字我盯着;课间,我盯着;大扫除,我安排;板报、壁报就更不用说了,身为美术老师的我,必须担当起来。班级果然能“稳定”下来,但是,当班主任好累……。这样当班主任当然累,因为我把孩子自己该做的都做了,能不累吗?我把孩子们该做的做了,孩子们还哪来的成长机会呢?孩子们依然可爱,却失去了锻炼自律能力的机会;班干部依然在任,却失去了任何维护班级稳定的作用……结果可能看似不错,但是我却耽误孩子……。

在一次更换板报的过程中,我们班几个小姑娘跑来告诉我:“刘老师,我们给你当助手吧,我们也想试一试。”周围的同学听见了也一拥而上“老师我也可以,我也可以。”可见孩子们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于是我带着这几个孩子办了一期,教她们如何选择主题和素材,如何去找资料,如何让去写艺术字,如何将板报分区域,如何装饰……,孩子们办的是热情高涨。大家一起办了几次后,我们班的黑板报就再也不是我的事了,虽然一开始效果离想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但对于第一次完全自己办板报的孩子们来说已经是很不错了。通过一次次实践孩子们收获了方法,享受赞誉的同时也充满了自信,一学期后板报已经办的很棒了。当然,我们班的孩子都很热心,看见同学把板报办的有声有色,大伙都想试试,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也非常想办板报,但机会一直掌握在我们班那几个文艺干部手中,如果要说上学期间有什么遗憾,办板报算一件。于是为了让更多想办板报的孩子参与其中,我打算让孩子们自愿报名、分组,让有经验的孩子带着没经验的孩子。板报不够,班里还有壁报。孩子们积极参与后我有一个小小的发现,曾经总是需要我反复提醒板报和壁报需要爱惜,不能在壁报和板报周围蹭来蹭去,但如今孩子们主动去爱惜板报,隔壁班孩子来我们班壁报前玩耍,我们班在一旁的孩子还会主动去提醒“和我们班壁报保持距离,别给我们蹭坏了。”这说明孩子们班级的主体的意识增长了,因为是自己辛辛苦苦做的,所以格外珍惜,因为自己是班级建设的一员,所以自己才是这个班级的主人。

2.从“黑猫警长”到“知心姐姐”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班主任自己班的课不过也就一周三节,大部分时间都是围绕着别班的孩子转,即便一没有课就会选择呆在自己班级里,但是发现时间还是不够,孩子们还是有对你说不完的话,而大部分都是同学间鸡毛蒜皮的纠纷,我觉得我更像是一个“黑猫警长”每天断案是我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怎么办呢?有一次在孩子们进行读书交流会时一个孩子分享了他最近读的一本书《解忧杂货铺》讲的是一位老爷爷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为周围的陌生人们解决谘商信里的烦恼的故事。于是这给我很大的启发,我也在班里试着放了个解忧箱,并告诉孩子们把你们的烦恼可以以信的形式告诉我。我对孩子们的来信,做到每封必回。在每封回信中,都不忘给学生一句鼓励的话。起初孩子们只是好奇,但他们收到老师的回信可高兴了。久而久之也慢慢发现每一次书信的往来我不再是帮助孩子去处理解决问题,而是在告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发现解忧箱让我不仅更加了解了班级里的情况,也从解忧箱里看到了孩子们平时都不愿直说的心里话,更加走近孩子了。有一天我们收到了这样一位学霸的求助信:“刘老师,您好!我有个小秘密,没人知道,我想告诉您,就是:我非常怕自己考不好,不是因为怕爸爸打我,而是怕自己考不上大学,老师您能帮帮我吗?”看到这封来信时让我想到平时乖巧懂事,学习从不让老师费心的她会有这样的压力,于是我回信鼓励她,告诉孩子:“一个人的一生会面临着大大小小无数次‘考试’,而区区一场考试决定不了一个人的命运,不必过于纠结,没有人会一直成功,即便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也会有战败的时候,而在这些考试中我们要学会拿得起成功也要学会放得下失败。关键是我们为自己的目标一直努力着。老师相信努力的你是最棒的!”同时我也找到孩子的家长谈了谈,家长也反思到最近给孩子的压力确实大了,也需要反思和沟通……。我不再是孩子们的黑猫警长而转身变为他们的知心姐姐,让学生们感到被需要的感觉真好。

3.从“小刺猬”到“小棉袄”

在我刚接班不久我们班就传来不和谐的声音,有孩子跑来偷偷告诉我:“刘老师,小付原来不是我们班的,她是2班派来搞破坏的。”孩子的话让我哭笑不得。我当然知道付玉以前不是1班的学生,从一年级起我就是小付原来班级的副班,现在我换到1班,她也换到了1班。和我有着特殊缘分的付玉究竟是谁呢?我刚接班时,她已在学校小有名气,谎话张口就来,同学之间一言不合就爆粗口、动手打人,会和老师翻白眼,出言大声顶撞,作业有空写,没空不写,就更别提看书了,别人看书她哼歌,每天都会有几起和她有关的小报告……。然而就是这样一只全身是刺的小刺猬,在今年我们班的争章活动中被其他同学以进步最大的理由推选出来。

那这一年的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起初小付和班上的同学们格格不入,确实让刚接班的我也很头疼。有时被她满嘴谎言和无礼的大声顶撞后和白眼,气得真是爱不起来。真的很希望一夜间她能变好,但是那又怎么可能呢?事实证明我越着急,事情只会往相反的方向发展。我调整好情绪放下老师的姿态和她进行了几次很轻松的聊天,通过聊天让我对这个孩子有了新的了解,我发现小付很单纯,争强好胜的她,自己也非常难受。因为她不懂,她不知道用什么方式赢得大家的喜欢,融入这个集团。他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是这样,只要孩子不听话就立马说脏话骂孩子,动不动就打人,父母在管教孩子上也确实缺少方法,过于简单粗暴。记得我和小付妈妈聊起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后,孩子来学校的第二天嗓子是哑的,一问情况爸妈打的,孩子把嗓子给哭哑了。言传不如身教,家长的习惯和性格也必然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小付的父母也很着急,但是却没有用对方法。在了解了付玉的情况后,我立即开始从付玉的父母着手,开始了我和付玉家长长期以来频繁的沟通,鼓励他们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并用正确的态度和方法教育孩子。当然我也会为付玉定义一些小目标,只要她有一点点进步,哪怕再微小我也不吝于当着全班予以表扬;此外,我也鼓励全班同学学会包容小付,给小付多一些耐心,帮助她进步。慢慢地帮她重拾自尊性,久而久之,我发现了孩子变得能静下心来的去看书了,调皮捣蛋的次数变少了,和同学们相处得也更加融洽了。前段时间我收到了这样一封来信,“刘老师,我交到了一个特别值得交的朋友,虽然她脾气有时很暴躁,我曾经也很讨厌他,但是她很仗义。”我回了这个孩子的来信并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了她,“孩子你的眼睛真漂亮,因为你总能发现美好的事物。”我们班的孩子们也在小付的生日上为她准备了小惊喜。相信孩子是懂得爱与感恩的,有一回放晚学后,我从门外看见小付自己一个人在教室里拿着扫把为大家扫地。我急性胃肠炎,孩子不知道从哪听来的偏方,还特地为我带了红糖姜汤,孩子跑着追着问“刘老师,你别忘记喝红糖姜汤,可管用了。”渐渐的小付越来越融入这个集团,从一只“小刺猬”变成了“小棉袄”。

三、结语

作为班主任,让一个班级成为一个充满力量和温馨的家,能让所有学生有所成长便是我的使命。班主任工作教会我如何育人,让我更全面的去看待一个孩子的成长,也让我的教育生涯更加完整。尽管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会犯很多的错误,但我和孩子们正一点点地成长。

【作者简介】刘玉洁(1989.02-),女,汉族,湖南省常德市人,本科大学生学历,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京西分校美术教师,主要研究方向:小学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