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2
/ 2


海绵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

王立君 李文秀

山东省机械设计研究院,济南 250031


摘要:本文首先论述了城镇建设在自然环境保护与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城镇生态文明的建设规划与建设需在空间方面考虑不足;在建筑物向高处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的发展应该向广处发展;传统的城市建设模式,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使得原有自然条件、地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难以自行恢复。进而提出了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有效落实的建议和措施--“高效集水平衡生态” 系统,该系统利用现有雨水管网,在植被易遭到破坏的区域设立集水设施,在少雨时节进行人工补灌,以维护生态的良好持续发展,且该系统不限于区域的大小,便于施工和管理。该系统设计和规划依据还存在的不足之处,中国气候类型多样,植被的生长规律与环境及地理位置的关系以及中国水系的发展还缺少相关的科学数据,还需自然地理学方面的进一步相关研究。

关键词:城镇生态文明 环境 海绵城市 高效集水平衡生态方式


城镇的建设应和大自然和谐一致。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十八大进一步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城镇生态文明的建设,应以把握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自然规律为前提。中国国土广阔,南北跨度大,地势自西向东由高到低,气候类型多样,各地温度、湿度相差很大,植被生态特点也不相同,各地的建筑区与其周围环境的适应情况因而也不同。气候干燥不利于植被生长的地区,植被遭到破坏自行恢复困难,进行建筑小区建设时,若要周围的大环境不受破坏,建筑单体周围的绿化面积必须考虑植被自行恢复规律,增大绿化面积,增设人员维护。气温高、湿度大的地区,植被易生长,破坏后易恢复,建筑单体周围的绿化面积可以减少,如江浙一带,院角处栽种的植被,不需人员管理也会生长很好。因此,城镇生态文明的建设规划与建设需在空间方面整体考虑;在建筑物向高处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的发展应该向广处发展;建筑小区的规划与设计须一定的绿化空间,而且绿化植被的种类及面积的大小应和当地的自然环境相契合。

原生态的自然环境与气候相关,只要所破坏处能够及时恢复,便不会影响自然环境。相反,若是做好生态环境保护,便会使气候有所改变,进而能促进大自然的环境能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现今各地推广建设海绵城市,建设绿色建筑,不断提高"海绵体"的规模和质量,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受到破坏的"海绵体"也应通过综合运用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在德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得益于发达的地下管网系统、先进的雨水综合利用技术和规划合理的城市绿地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已颇有成效。

但是,在中国由于先前传统城市建设模式,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忽略了当地的自然条件,有些城镇的绿化面积偏少,硬化面积过多,尤其是气候干燥不利于植被生长的地区,原有自然条件、地下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从而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水质污染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很多城市即使进行了海绵城市措施的改建,也仅仅是改善而已,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还远远谈不上。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欲流之远,必浚其源”,除了新建区域采用海绵城市的设计外,利用现有的雨水排水管网进行“高效集水平衡生态”也是个不错的改善方法。“高效集水平衡生态”系统是利用现有雨水管网,在植被易遭到破坏的区域设立集水设施,在少雨时节进行人工补灌,以维护生态的良好持续发展的系统。尤其是在工业区,生产区的绿化面积较少,硬化面积过多,厂区的径流系数达0.82以上,相较于未开发前的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进行海绵城市设计时,采用“高效集水平衡生态”的方式,利用雨水管网在厂区内设立多处集水设施,多雨时节集水,少雨时节进行回灌,使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即平衡了生态又减少了外排雨水量,减轻了市政的管网负担,实为不错的规划设计方案。

“高效集水平衡生态”的方式是在雨水排水管网上,按照区域设置集水设施进行生态的维护,不限于区域的大小,不仅在市政中可用,在建筑小区的设计中也能使用;不仅有利于生态的持续发展,也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更是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的海绵城市的建设。

城镇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海绵城市的建设之间的研究与生态空间的发展与变化也息息相关,与水体的循环、中国水系的发展研究更不可分割。城镇生态文明的建设规划与建设需在空间方面整体考虑,须以把握大自然规律、尊重和维护大自然规律为前提,如增加南北方河道的疏通,加强南水北调的使用;扩充北方木质型植被的种植面积;进行城镇建设时,保护、规划合理的原生态的自然环境等等。中国气候类型多样,植被的生长规律与环境及地理位置的关系还缺少相关的数据,还需自然地理学方面的进一步相关研究。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还自然以碧水蓝天。

参考文献:

[1] 刘南威.自然地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548

Liu Nanwei. Physical geography. Beijing: Science Press, 2001.548(in Chinese).

[2] 李春华.环境科学原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4)

Li Chunhua. The Environmental Science Principle M. Nanjing: Nanjing University Press, 2003, (4) (in Chinese).

[3] 叶文虎.可持续发展引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

Ye Wenhu. Introduction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 Beijing: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3:21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20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2010,20

[5]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1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Beijing: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2012.11

[6 GB50400-2016,建筑与小区雨水控制及利用工程技术规范【S】.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GB50400-2016,Engineering technical code for rain utilization in building and sub-district【S】. Beijing: China Construction Industry Press.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