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 53212819890211****
摘要:国家环保部在2014年初出台文件《关于做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环境影响的通知》,通过文件约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让环保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可以协调发展,强调交通规划环评对项目环境的约束作用。在相应要求下确定项目选址选项内容,优化相应工作的进行方式。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设计方面,国家相关部门还出台了很多规范性文件,提出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等环节工作以及在环境振动控制方面的技术要求,以保证工作可以有效进行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环境振动控制
引言
随着城市规模和人口的增加,铁路交通不仅缓解了城市拥挤状况,改善了城市的空间布局,而且便利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伴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振动问题。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主要形式,线路条件、列车运行速度和轨道阻尼措施等运行条件影响着周围环境的振动程度[1-2]。为了控制影响城市轨道交通强振源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缓解措施,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环境振动的影响因素,并对相关强振源进行测试。
1振动测试
为了获得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时强振源的影响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隧道进行了振动试验。在测试中,选择不同运行条件的测试部分,如线路条件、运行速度、阻尼测量等。将振动传感器安装在轨道、通道床和隧道的壁上。测试采用数据采集设备和振动加速度传感器。轨道测量点位于轨道的两个附件之间,垂直加速度传感器位于轨道底部。床头柜传感器位于床头柜边缘5厘米处,隧道壁面传感器固定在隧道壁1.2米处。传感器连接到数据采集设备,一起放在隧道内,监测列车运行期间所有结构的振动水平。
2城市轨道交通环境振动控制与管理目标
2.1考量城市轨道工程各环节,加强对环境振动的控制力度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建设阶段应该考虑到环境振动引发的问题,了解工程各环节工作内容,从交通环境监督层面出发,加强对相应工作的管理力度,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设计、环评、施工、运营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在方案制定阶段给出合理的管控方式;编制合理科学全面的制度,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加强制度的落实力度,对各个环节工作进行严格把控,最大程度提升交通轨道建设工作的合理性。
2.2完善振动控制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评价体系
加强回转线状态源头管理,全面完善技术标准和城市回转线折旧产品验收评价体系,符合国家/行业最新标准和有关部门的要求,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和运营的实际条件,更新或制定适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接收和运营各个阶段的技术标准。
3环境振动控制与管理策略
3.1分类管理
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作中,进行环境振动控制,开展相关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完成环评预测的分类管理任务。如果仅采用环评导则进行环境振动的预测,会使相应工作精度欠缺,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要调整环评预测的作业方式,找出沿线振动的敏感点,应该确定敏感点、振动控制要求、线路和位置间关系、行车条件等相应因素对振动控制起到的作用,进行关系确定以及类别划分;对不同的敏感点选择相应的预测方式,由此提高预测工作的执行效果;在振动控制阶段确定敏感点,使用人工智能和数值仿真等方式,可以提高预测结果的精准度。
3.2优先考虑采取综合减振措施
振动控制工程设计应首先考虑电路条件、地质条件、隧道结构、车辆运行条件(车辆类型、组、轴重量、运行速度等)等指标。),振动源的强度、灵敏度超过量、阻尼系统特性、施工现场条件和整个寿命周期的经济性。在环境影响评估中考虑综合折旧,并在环境影响评估开始时加强综合折旧设计要求,如:第一,考虑优化线路并选择线路,以避免或尽量减少周围振动的敏感点使敏感目标远离线平面,并通过增加沉头深度减少振动对敏感目标的影响;二是优化线路结构设计,考虑采取增加结构横截面、增加结构厚度、优化结构形状等措施,阻止输电线路的地铁振动,减少振动对环境的影响;第三,分析了过去轨道阻尼措施对设计用于高速运行的线路的适用性。
3.3严格的施工程序和验收管理
在轨道工程建设过程中,有必要加强轨道终点调整管理,利用轨道状态控制仪器精确调整整个轨道几何,减少轨道几何的不规则性,提高轨道几何的质量与此同时,应加强轨道接收工作,调整尚未完成的接收方式,改进接收和测量手段,利用轨道状况监测工具进行综合在线测量接收,并进行全面控制.
3.4提高过程控制力度
在轨道工程施工期间,应该确定轨道管理要点,采用精调的方式提高减振效果,同时还会在轨道状态检查期间,通过对沿线轨道进行精确调整,提高轨道的几何平顺度,规避病害。目前,考虑到工作需求,对原有的工程验收方式进行合理的调制,提高轨道工程验收的管控力度,引入先进设备,并且对验收测量的方法进行优化。通过精密仪器完成轨道状态沿线测量验收工作,提高验收管理的工作效果,还可以有效控制轮轨振动,让线路平顺性大幅度提高。
3.5制定并严格执行轮轨病害养护维修技术规则
在运行阶段,车轮轨道磨损等相关疾病可能会大大增加车轮轨道的冲击,增加超过车轮轨道振动极限的风险。由于目前对某些旋转轨道疾病的维护和保养规定不明确和执行不力,某些振动干扰了人们的生活。轨道波抛光的分类评价指标和抛光管理方法不完善,轨道波抛光管理不善,由此产生的振动扰乱了人群。应加强轮轨疾病的管理,制定轮轨疾病的评估和分类指标,制定适当的抛光管理方法、轮调修理和接收标准,并利用科学和精细的管理工具,尽量减少轮轨疾病的影响。
3.6选定的折旧措施
作为环境影响评估的一部分,首先可以根据超出标准的振动量确定降噪措施的水平,然后确定最终将在成本节约、适用性等方面选择的措施。根据具体的工作状态。目前在铁路运输中采取的工程措施包括三种类型的摊还:床摊还、枕头摊还和紧固件摊还。《环境噪声和振动控制工程技术准则》根据近年来轨道减振技术发展的完成情况,将减振轨道结构分为一般、平均、顶部和特殊减振四个等级;缓冲区z级振动超越值一般应小于3dB,平均值应小于3 ~ 8db,上限应在8 ~ 15db之间,特殊值应大于12 ~ 20db。为了提高直线的平滑度,建议对整条直线上轨道阻尼措施的水平进行控制,而不是在两个水平之间进行控制;直线上的相同轨道折旧类别必须采用相同的折旧形式,且直线上的轨道折旧形式不得超过3(包括直线的基本折旧)。如果两个折旧轨迹的过渡时间较短,请合并这两个折旧轨迹。
3.7建立振动标准化监测和管理系统
在行动开始时,制定了一项标准化监测方案,同时制定了线路一级的缓冲措施和线路沿线的振动敏感点。定期进行网上测试,以评估阻尼措施的有效性,掌握轨道结构沿轨迹不同位置的动态响应状态,根据监测结果动态调整监测方案,以检测渗漏并填补空白。
结束语
目前,需要关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在环境振动控制方面的实施情况,快速发现环评预测因预测精度不足带来的问题,确定项目不同阶段进行减振工作的控制要点,围绕区域特征以及建筑使用功能进行预测。除此之外,引入先进施量技术,确定工作进行方式,由此可以良好地开展减振监测评估工作,掌握线路状况,有针对地开展减振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曹宇静.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影响评价振动预测模型对比分析[J].噪声与振动控制,2018,37(02):192-196.
[2]曹宇静.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线环境振动影响评价实践[J].都市快轨交通,2018,30(02):20-25.
[3]吕德鹏,吕丛,杨放,谢辉,唐颖飞.城市轨道交通对周边建筑物影响与振动控制研究分析[J].江苏建筑,2018(06):76-78+103.
[4]岳会婷,宋俊磊,苏智慧.地铁列车运行对环境振动的影响数值分析[J].山西建筑,2018,40(04):144-145.
[5]丁树奎.城市轨道交通钢轨异常波磨专题研究序言[J].都市快轨交通,2018,24(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