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新课标、新旧教材整合提升物理教学实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3
/ 4

利用新课标、新旧教材整合提升物理教学实效

冼泳聪

佛山市南海区罗村高级中学

摘要:利用新课标、新旧教材的对比整合分析,结合分析新课标旧教材下的广东高考物理卷,提升物理教学实效。

关键词:新旧课标 新旧教材 物理教学

根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和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物理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课程标准》的核心任务是促进每个学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其根本途径是通过转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教育理念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中重视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交往的学习平台。因此,教师也要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转变传统角色以适应新课程改革。

一、新(2017版)、旧(2003版)课标对比


2003版

2017版

培养目标

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满足全体学生的终生发展需求

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


课程基本理念

课程目的

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注重体现学科本质,培养物理核心素养

课程结构

注重共同基础,体现选择性

注重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终身发展的需求

课程内容

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注重课程的时代性,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课程实施

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课程评价

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实验探究

科学态度与责

二、新(2017版)、旧(2003版)教材对比

旧版教材由12个模块构成,每个模块占2学分,其中物理1和物理2为共同必修模块,其余为选修模块。学生完成共同必修模块和选择学习一个模块,完成6个必修学分的学习任务。在获得6个必修学分后,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展潜力以及今后的职业需求继续学习若干选修模块。

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这是全体高中学生的共同学习内容。在该模块中,学生经历一些科学探究活动,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体会物理学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同时为下一步选学模块做准备。选修系列——选修1-1、选修1-2: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作用,突出物理学的人文特色,注重物理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科学以及人文学科的融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选修系列——选修2-1、选修2-2、选修2-3:本系列课程模块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选修系列——选修3-1、选修3-2、选修3-3、选修3-4、选修3-5:本系列课程模块侧重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物理学的基本内容,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较为深入地认识物理学在技术中的应用以及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无论哪一组模块,不仅含有物理学概念、规律和实验,而且含有物理与社会发展、物理与技术应用、物理与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新版教材必修课程:每模块2学分,共计6学分。必修课程学完后,学生可以参加用于高中毕业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选择性必修课程:每模块2学分,共计6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完后,学生可以参加用于高等院校招生录取的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选修课程:每模块2学分,共计6学分。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学业发展、职业倾向等自主选择学习。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开设选修课程,自主考核。

(1)必修模块为合格性考试内容,必修模块和选择性必修模块为等级性考试内容。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2)进一步明确各类课程的功能定位,与高考综合改革衔接; 必修课根据学生全面发展需要设置,全修全考;选择性必修课根据学生个性发展和升学考试需要设置,选修选考;选修课程由学校根据实际统筹开设,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

(3)合理确定各类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

无论是必修课程还是选修课程都惯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充分注重物理核心素养的达成。

2021年广东等八省进入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广东采取“3+1+2”模式,语数外采用全国卷,“四选二”科目等级赋分后分差较小,那么物理在广东新高考备考,选拔人才方面都具有更重要的地位。笔者认为高考备考中要讲究“加减法”:对高考题分析要做加法,多角度提问,抽丝剥茧,层层发现规律,因为高考试题从来都具有导向、引领、指挥棒的作用,它隐藏着最多的高考信息。研究高考试题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日常备考则要做减法,在对高考题细致研究的前提下,重质限量精准提升教与学的效率,既贴合高考要求,也为考生节省更多的时间争取总分最大化。

三、广东卷中的新旧课标(不同点对比)、新旧教材内容比较

1

题号

考查内容

2003版课标

2017版课

旧教材

新教材

3

力的分解和合成

通过实验,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知道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区分矢量与标量,用力的合成与分解分析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通过实验,了解力的合成和分解,知道矢量与标量,能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分析生产生活问题

必修1第三章

第三节力的等效替代

第四节力的合成与分解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四节力的合成第五节力的分解

6

电场、电势差、电势能,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

了解静电场,初步了解场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之一。理解电场强度。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知道电势能、电势,理解电势差。了解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了解电场是一种物质。了解电场强度,体会用物理之比定义新物理量的方法。会用电场线描述电场。知道电势能,了解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的含义。能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能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

选修3-1第一章第三节电场强度、第四节电势和电势差、第五节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的关系

第六节示波器的奥秘

必修第三册第一章第三节电场 电场度第四节电势和电势、第五节电势差及其与电场强度的的关系、第二章第二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7

电磁感应、变压器

通过实验,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通过探究,理解楞次定律。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通过实验,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通过探究,了解楞次定律。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选修3-2第一章第四节 电磁感应定律、第二章第六节变压器

必修第三册第三节电磁感应现象

9

平抛运动

会用运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

增加“通过实验,了解曲线运动,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探究并认识平抛运动的规律”

必修2第一章

第四节平抛运动

必修第二册第一章第三节平抛运动

11

胡克定律

(实验题)

知道常见的形变,通过实验了解物体的弹性,知道胡克定律。

通过实验认识测量的意义;能正确观察和如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会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了解胡克定律

学生必做实验,探究弹簧弹力与型变量的关系能明确科学探究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控制变量的意识。会使用基本的力学实验器材获得数据,能用物理图像描述实验数据,能根据数据得出实验结论,知道实验存在误差。能表达科学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必修1第三章

第一节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

必修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 弹力

13

碰撞、动量守恒及动能定理

通过实验,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探究物体弹性碰撞的一些特点。知道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通过实验,理解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能用动量守恒定律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遍意义。

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通过实验,了解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定量分析一维碰撞问题并能解析生产生活中的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现象。理解冲量和动量。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理解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能解析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必修2第四章

第三节探究外力做功与物体动能变化的关系

选修3-5第一章

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在碰撞中的应用

必修第二册第四章

第三节动能 动能定理

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一章

第四节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2021广东新高考处于过渡时期,新旧课标,新旧教材并存,旧课标旧教材的内容占主导,但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要求和内容已经成为新的考点,体现新旧过渡和衔接。如表1统计,广东卷中的第3、6、7、9、11和13题考题的材料呈现、设问的能力指向、素养考查等基本与新课标和新教材的表述和要求一致性:第3题中力的合成和分解从“理解”调整为“ 了解”;“用力的合成和分解分析生活问题”调整为“用共点力的平衡条件 分析生产生活问题”, 降低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要求,减轻学生负担共点力平衡是核心知识,调整后的说法更准确。旧教材将力的分解和合成的概念放在第三节“力的等效和替代”,而将合成和分解的方法放在了第四节“力的分解和合成”;新教材则将“力的合成”的概念和方法、“力的合成”的概念和方法各自独立成一节,通过实验了解。各自的概念及方法更易了解和掌握。

第6题中课标中的电场强度由“理解”调整为了解”电势差由“理解”调整为“了解”降低电场强度及电势差的要求.适当减轻学生的负担新旧教材都把电场强度、电势和电势差、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的关系这几个内容各自编排为一节,新教材在解释说明时更多引用实际例子,(插图例子)更贴合实际生活,能让学生更容易知道和了解各个物理量及其含义;新课标中增加了“能分析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情况。能解释相关的物理现象”。旧教材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知识内容放在了同章的第六节示波器的奥秘内,在介绍示波器前入该内容;而新教材则是把该知识内容单独成一节书来介绍,并独立于“第二章静电场的应用”内,编排显得更为科学。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是物理学习中重要的内容,后续学习也去用到,加强实验的要求对学生理解该内容非常必要。

第13题新课标删除“通过实验,探究恒力 做功与动能变化关系” 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在动能定理、重力势能的变化与做功的关系处均有体现,没有必要重复提出要求如果实验用类似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装置,一是改变力、质量来 做实验繁难,二是实验的具体作法与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雷同,此次没有把它列入学生实验,内容中也不作要求。新教材中列举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能够更容易认识了解动能定理并能用来解释生活和生产中的现象。

课标将“通过实验,理解动量”调整为“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理解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应在高中物理中明确提出要求。通过理论推导和实验来学习动量定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部分内容,新教材中以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作为情境来推导动量守恒定律,并也列举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四、基于高考评价体系多维度分析广东卷

2

6181dd70ca554_html_15c900b5da14a682.gif题号

维度

4

9

11

14

必备知识

运动的分解和合成

抛体运动和机械能守恒

胡克定律和长度测量

电场、磁场和圆周运动


关键能力

理解能力

推理能力



分析综合能力


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实验能力




学科素养

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


科学探究



科学态度和责任



考查要求

基础性



综合性




应用性


创新性



情境载体

学习情境

学术情境





生活情境


社会情境




从2016年起,教育部考试中心开始探索构建,2020年正式发布的“一核四层四翼”高考评价体系,系统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回答了“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从高考层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是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人的必经之路。从高考备考的层面而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逆向多维度分解分析高考真题,方能真正探寻新高考的命题规律,在“国家标准”的高度科学备考。表2基于高考评价体系设计了多维度系细目表,以广东卷的第4、9、11和14题为例进行分解分析。(1)结合表3可见,核心价值和必备知识考查上,命题主题主旋律集中在四方面,上文已分析不再赘述。(2)关键能力考查上,理解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是学科能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加深难度对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3)核心素养的考查每一道题目都不会单一指向某项素养,但会有侧重,其中物理观念几乎必考,它是从物理学视角解析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是“核心之核心”,其它的素养的考查都可以与历史解释相结合;(4)考查要求上充分体现基础性,所考察的都是主干知识、学科基本能力和素养,毕竟“高等教育即将进入普及化阶段,人才选拔要求培养目标必然要从原来的只选拔少部分学生向对大多数学生进行层次区分而转变。”但综合性、创新性也是学科考查和选拔不会降低的标准;(5)情境载体上,“无情境,不命题”“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2021年广东卷的命题多题采取情境命题,以学习情境为主,其次是生活情境,学术情境不多。

五、重视立德树人和南方特色创设真实物理问题情境

2017版的课程标准很注重深度学习,要求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成为物理教学和命题的重要环节。笔者发现,2021年广东卷特别注重利用时事热点(如考查第2题的“天和”核心舱的发射成功来考查天体运动内容),传统历史文化(如第13题中国传统的珠算情境来考查碰撞、动量守恒及动能定理;第9题的长征精神情境来考查平抛运动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和南方特色文化(如第8题的赛龙舟(是为纪念战国时期南方的楚国大夫屈原)情境来考查“V-t”和“s-t”图像;第3题的曲辕犁又叫“江东犁”是在开发南方过程之中适应水田开垦的工具)作为情境创设的切入点考查了力的分解和合成,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的同时,深深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悠久,劳动人民的智慧勤劳,共产党领导下的艰苦拼搏的革命精神和改革开放以来科学工作者取得的骄人成就,整份物理卷贯穿着立德树人的主基调,考查知识与能力,更是素养和品格的培养导向。

综上所述,2022年的广东高中物理物理必考应该重视新旧课标、新旧教材的对比衔接。重视在高考评介体系“一体四层四翼”的框架下对教学设计、试题的挑选和命制进行细目分析,从顶层设计的高度精准备考。另外注意在物理科的真实问题情境设计中渗透立德树人和家国情怀,重视地方文化,以上是我不成熟的观点分析,以期抛砖引玉,能更好地备战2022年高考和落实新一轮课改的精神,切实提升物理教学实效。

参考文献

  1.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03

  2.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

  3. 《普通高中新老课程标准异同分析》

6181dd70ca554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6181dd70ca554_html_57eb4da3ad53ef71.gif

7

共7页 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