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5
/ 2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教学中 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李丹 祝莹莹 杨维卫

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 吉林长春 130117

摘要:本文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为例,深入挖掘了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如何渗透课程思政元素作了讨论分析,对高职院校施实行课程思政教育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课程思政;电子技术基础;建设

1.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育人目标与根本任务,突出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在立德树人中心工作中的关键作用。少年强则国强。高职教育就是让这些青少年学生通过理论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辩证地思考问题。通过职业技术教育几年的沉淀来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本文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为例,深入挖掘了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如何渗透课程思政元素作了讨论分析。

2.《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为士官职业技术教育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生更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的学习,以及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如何让学生学懂知识;注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略了在课程教学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战场”,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爱国情怀,就显得迫在眉睫。再者,《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内容和电相关,贴近生产生活实际,教师有条件、有时间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初入校门,也需要教师科学的指导和正确的指引,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未来的工作进行规划。

3.《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3.1宣扬爱国精神,传播家国情怀

中国的经典传统文化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传承,爱国是流淌在每一个炎黄子孙血液里的情义,根植于每一个炎黄子孙的骨髓里。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育中融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扬爱国精神、传播家国情怀,能够革新课程思政教育形式,为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大量且多元化的素材。例如,在进行“晶体管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时,先对PN结、三极管产生的历史背景作介绍。比如在现代人类战争中,战争形态逐渐从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变,作战双方从争夺制空权和制海权到争夺“制信息权”,信息化进程从单项武器装备信息化向一体化作战系统信息化渗透。军用芯片作为应用在军事领域的专业集成电路,广泛应用在军用计算机、导航、航空、航天、雷达、导弹等多个领域,是现代化信息战争武器的灵魂。学好电子技术及相关课程,研发高尖科技的国防武器,保卫国家安全及领土完整,关系着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强国地位。通过抛出当前国际军事热点问题,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足实践,为弥补芯片短板,打破国际封锁不断努力[2]。通过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及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中国梦,教育引导学生传承中华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3.2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将思政教育适当嵌入课堂教学中。笔者在单管放大电路的教学过程中,先给学生展示电路,再组织学生进行分析讨论。①该电路能否实现?②如果不能,请指出原因。③这幅“电路”图对你是否有启迪?如此,课堂气氛被调动起来,绝大多数学生都说这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电路。而教师则恰当地引入了放大电路的定义:放大电路实际上是一种线性受控能量转换装置,在输入信号的线性控制下,将电路内的直流电源转换为输出信号能量。电路没有直流电源,这是该电路不能实现的一个原因。通过后续课程的深入学习,学生还找出了该电路没有稳定静态工作点的能力、放大电路放大的对象是变化量等问题。单管放大电路的教学示例也给学生以启发。自然界万物遵循能量守恒定律,直流电源为放大电路提供了能量,三极管才可以实现能量的转换。使学生认识到: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放弃痴心妄想;现在拥有的在大学校园里接受教育的机会,那是父母为我们提供了各种支持和后勤保障;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如此一堂专业课,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更感悟了宝贵的精神财富[3]。

3.3深入挖掘育人元素,时刻接受思政教育

课程思政旨在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培养政治过硬、素质优良、专业知识扎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所以在课堂上传授业务知识的同时,也要从课程内容上挖掘育人元素,让学生时刻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授课过程中恰当的引入《论语》名言、唯物辩证法原理和科学巨匠的故事等,对学生也是不无裨益的。在学生课后不及时复习,影响新知识的学习时,给学生讲一下“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在学生完成作业不认真、出现低级错误时,和学生聊聊英国物理学家瑞利正是由于他严谨的工作态度发现惰性气体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故事。在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时,告诉学生应当具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学习劲头。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未来有明确的方向和规划,应该脚踏实地、勤奋学习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做准备,而不是整日碌碌无为[4]。遇到困难不要退缩,不放弃。

4.总结

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教育的主要任务。《纲要》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本文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为例,深入挖掘了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如何渗透课程思政元素作了讨论分析,从而总结出课程思政是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的方法。既坚持了专业课的性质和本位不变,又实现了润物无声、自然而然的引入,既不突兀,也不生硬;既不生搬硬套,又合情合理。

参考文献

[1]李发国,尹付成,岳慧君.“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思政教育设计与实践[J].文教资料,2018(28):200-202.

[2]周月朋,丁兆明.高校教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主体作用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8(11):77-79.

[3] 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1):43-46.

[4]郑义臣.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高校需破解四“关”[J].教育现代化,2018,5(42):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