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高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7
/ 2

职高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探索与实践

唐敏

( 宁波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学校 ,浙江 宁波 315040 )

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要求教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行人才培养。中职学校英语教师应该深刻认识到在英语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时刻秉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教学理念,努力挖掘英语教材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素材,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教学任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教育

引言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中职阶段不可缺少的任务。然而,单单通过思政课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是不够的。教师得把思政教育浸润到各个学科中去,让学生在不同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接受思政熏陶,落实“三全育人”的教学理念。英语作为中职的必修科目,具有课程时间较长、课时较多的特点,是进行思政教育的优选课程,因此,教师要提高课程思政意识,创新教学方法,在教授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多方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一、目前中职学校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英语课程思政教育认知不足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部分英语教师重视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关注如何促进学生掌握英语书本知识,逐渐探索职业情境下语言得体的应用,但在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讲西方文化多于中国文化,讲西方礼仪多于中国礼仪。很少有教师会主动涉及中国的传统道德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有关的思政知识,严重忽视了语言学习天然的文化渗透对学生成长的潜在影响,未在学生接触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发挥必要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英语教师受自身专业能力的影响,在课上给学生传授的内容大多数以英国、美国文学背景的社会生活为主,思维局限于书本,局限于西方价值观,对中国国情下思想政治理论理解不足,对于符合国情的思想政治内容涉及少、也讲不好,造成无法将课程思政更好地落实下去。

(二)教师可利用的英语教材思政元素相对较少

在中职学校使用的英语教材中,有关中国文化的学习内容所占比例很小,教师对此方面的教学也就相对较少。尽管已经有部分教师响应了号如,努力将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但因为缺少深入理解和路径探索,导致在一些课上出现了“为了思政而思政”的现象。刻意强调思政,充满说教味道的英语课晦涩生硬,使得本就对英语惧怕的中职生更加失去兴趣,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作为教师,要充分、合理地挖掘进行思政教育的素材,将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更和谐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环境中,不仅学习西方文化,更对我们自己的文化进行主动学习和充分了解,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同时身体力行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个人的思想品德水平。

二、思政教育融入中职英语教育的意义

(一)将思政教育纳入中职英语教学不仅是基于现状的迫切性,而且还因为思政教育本身就能够对学生成长产生重要价值。首先,对其进行思政教育能够极大消解生活环境中对学生成长带来的潜在不利因素,使其树立积极乐观的生活与学习态度;其次,思政教育能够为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及未来的社会参与提供坚实保障,且可以为其健康成长提供精神引领;最后,通过在英语教育中的思政教育能够使学生辩证看待英语等外语学习,使其逐渐形成强大的辨别能力的同时能够对英语甚至其他学科学习产生长足动力。

(二)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学习西方文化和中西文化对比,让学生全面解读和分析西方文化,以辩证的眼光看待和学习西方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思想觉悟,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在职高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通过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时代中国国情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西方文化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更好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西方文化精髓,还能够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扬。

(三)在职高英语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通过深刻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职高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不断的探索和研究,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吸收西方文化中的精髓,在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要构筑中国精神,传承和发扬中华现代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体现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三、思政教育融入中职学校英语教育的策略

(一)端正英语课程观,建立思政意识

一直以来,中职学校英语教学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在西方文化的基础上向学生讲授英语知识。虽然也有所提倡融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但却流于形式和流于理论,真正落实和着实于授课内容全过程的“有意注意”与“有意而为之”的程度明显不够,因此,英语学科的任课教师,需破旧立新,充分认识英语教学融入思政育人的重要性和现实性,增强和履行学科教学融入思政教育的责任和担当,不仅要在理论层面加强学习,更要在实践层面积极摸索,通过中西方文化比较式、鉴别式教学,使学生在学习外语知识的同时,更加热爱祖国,更加发现中华文化的美德和特色,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二)剖析英语教材,挖掘思政元素

由于中职学校的英语教材涉及到的中国文化因素是相对较少的,所以教师要利用好相关的教学篇目,进行更深层次的剖析,在课前做好充分的教学准备,尽可能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的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自主交流时间,发挥学生进行语言和课程思政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英文交流讨论的过程当中,对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以及思想道德建设进行更好的学习。比如,在介绍西方圣诞节、感恩节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完成“中西方佳节对比”的项目,让学生主动搜集春节、中秋节的英文表达与节日介绍,通过自制视频到网站的形式,向世界讲述中国传统佳节与美德,使学习在课本知识学习之余,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思政教育,增加民族自豪感。

(三)合理运用资源,提供思政环境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水平的提高,中国的文化逐渐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英文记录片出现了有关中国的传统习俗、饮食文化、民族风情美丽山河等内容。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素材,针对不同的目标学生,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创设语言学习和思政教育的良好环境,开阔学生的知识,吸引学生探索尚不清楚的中华文化和道德故事,促进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思政水平同步提高。当然,资源的选择是要讲效度的。合适的内容、合适的长度、合适的学习过程与任务都是保证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前提。另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制作宣传片或纪录片,比如“宁波一日游”“中国慈孝达人”“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等,这些来自接近生活实际的、具有文化代表性的、带有隐性思政特色的项目,能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其中,更好地进行中华文化传播,更好地促进学生语言能力水平的提高,更好地内化思政的效果。

结束语

综上所述,英语课程思政需要英语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思政元素,要善于提炼课程中蕴含的传统文化、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奋斗精神等价值元素,将英语语言知识传授与价值引导相统一,使学生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保持正确的方向,不断提升自身德育引领和价值教育能力,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季聪聪.中职英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探究[J].教育研究,2019,002.P.137-138.

[2]郑蕴蓉. 外语专业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 海外英语, 2020(13).

[3]胡洪彬.课程思政:从理论基础到制度构建[J].重庆高教研究,2019,7(01):112-120



注:本文系2021年在研浙江省规划课题《PBL主题活动推进中职生英语深度学习实践与研究》(2021SC082)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