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安徽省芜湖市 241000
摘要:目的:探究多感官促醒护理针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一共选取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其问诊时间均在2020年,将患者平分到两个小组中——研究组、常规组,常规组患者接受术后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以GCS评分与DFS评分为研究指标,通过对比P值与0.05的大小来确定数据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从数据来看,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的GCS评分要略高于常规组,而DFS评分是要低于常规组的,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昏迷程度相比于常规组来说有所降低,各项生理状态的恢复情况也是要优于常规组的,其中P值小于0.05;结论:将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应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可帮助患者早日摆脱昏迷状态,同时还能够帮助患者恢复各项生理机能,提高生活能力,此种护理模式相比于常规护理来说具备一定优势,值得医护人员在之后的工作中不断推广。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多感官促醒护理;术后昏迷
引言:如果高血压病患者的血压长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那么是很容易出现高血压性脑出血问题的,此种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致残率。现阶段临床中主要采取手术清除血肿的方法给予患者治疗,部分患者会在术后出现意识障碍,在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的情况下,后续的护理难度将会大大增加,严重者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神经功能,甚至导致死亡、致残。从以往的一些研究资料来看,部分学者选择神经电刺激以及针灸等方法来促醒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所取得的临床效果也是相当不错的。感官对于人类生存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条件,如果能够给予患者合理的感官刺激,那么就可以达到促进大脑对自身与周围环境感知的效果,其神经反应能力可大大提高。本次研究中的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就是从这一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过来的,笔者将会在本文简单分析一下此种护理模式的实际应用。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3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问诊时间均在2020年1月——2020年12月之间,所有患者均存在术后昏迷问题,对所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两组人数相等,分别命名为研究组、常规组,从两组患者的年龄与性别等一般资料来看,资料差异不显著,其中P值大于0.05。
1.2 方法
常规组中的医护人员要做好术后常规护理工作,除了要给予患者基本的用药以及饮食指导之外,还需要持续性地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情况,考虑到患者局部皮肤容易受压的问题,可应用气垫床来缓解患者的局部皮肤压力。
在术后常规护理工作基础上给予研究组患者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
(1)言语促醒:在言语促醒这一方面,操作起来需要医护人员有足够的耐心,要点就是与患者展开积极主动的沟通交流,比如说亲切呼唤患者姓名、床号,可选择与疾病治疗有关的知识或者每项操作的目的等内容向患者进行讲解,同时还需要鼓励患者家属参与到言语促醒中,日常可安排患者家属与患者进行30~45 min的交流,可分2次进行。
(2)听觉促醒:医护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促醒时间阶段,一般情况下,可选择早晨(8:00~9:00)、下午(15:00 ~16:00)以及夜晚(20:00~21:00)借助耳机等设备来播放轻音乐,轻音乐的选择可参考患者喜好,同时还可适当播放每日新闻,要让患者治疗期间了解到外界变化,多元化声音在刺激患者听觉这一方面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3)视觉促醒:视觉刺激的合适时间可选择在早晨6:00、晚上19:00,可将时间设定为1 min,开灯与关灯交替进行,5次即可。如果要选择刺激患者的瞳孔,可在早、中、晚使用手电筒对瞳孔进行刺激,每个瞳孔的刺激时间控制在30 s即可,左右交替进行,5次即可。对于部分病房所处地理位置特殊的患者来说,可采用强光、彩色光线等特殊光线来照射患者头面部的正面、侧面,每日照射6次即可,每次可控制在7遍左右。
(4)触觉刺激:对于面部与颈部来说,护理人员可选择0.9%氯化钠溶液以及环形擦拭法进行擦拭,可从额头颊部→耳后→鼻翼→下颌→颈部,然后擦拭另一侧即可。在擦拭手掌以及脚掌时需要选择软毛刷或者是牙刷,顺序为皮肤远端→近端,在刺激患者时可选择软硬、粗糙光滑等相反刺激法,要保证动作轻柔,每次持续时间不可少于5 min,但也不要超过10 min,其中手掌、脚掌的刺激时间可略长一些。
(5)嗅觉促醒:护理人员可选择0.64 g香草精油溶于100mL蒸馏水中然后滴于纱布,置于患者头部10 cm处保持10s即可,每天1次。
(6)运动促醒:医护人员应当定期辅助患者翻身,指导其简单活动一些各肢体关节,动作要保持柔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痉挛关节重点必须给予刺激。被动运动每日2~3次即可,要定时更换体位,在更换时要快速、缓慢交替进行。
(7)直流电刺激:对于存在特殊情况的患者来说,可以选择电极置于患者枕部、额部或脊柱等部位,然后选择直流电、间断感应电对相关神经兴奋点、穴位进行交替刺激,一般来说每种电流刺激时间控制在5 s即可,每天不可超过2次。
1.3 观察指标
使用GCS量表来评定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昏迷情况,其中包括三方面内容,分别为睁眼反应、语言反应与肢体运动,分数与患者昏迷程度为负相关。然后需要使用DFS量表来评价患者护理后的生理状态,会涉及到认知能力、社会心理程度与疾病生理适应度等几方面内容,分数与其生理状态为负相关。本次研究中选择了三个时间阶段对患者情况进行评定,分别为护理后1周、2周以及4周。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报告选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以[ ± ]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通过对比P值与0.05的大小关系来判断数据差异是否显著。
二、结果
数据表明,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的GCS评分是要高于常规组的,而DFS评分是要低于常规组的,其中P值小于0.05,详细情况可见表格:
表格(1)两组患者的GCS评分对比[ ± ]
组别 | n | 护理后1周 | 护理后2周 | 护理后4周 |
研究组 | 15 | 7.10±1.33 | 9.81±1.56 | 13.09±1.28 |
常规组 | 15 | 7.08±1.26 | 7.35±1.43 | 11.65±1.35 |
t值 | | 1.092 | 4.705 | 6.032 |
P值 | | <0.05 | <0.05 | <0.05 |
表格(2)两组患者的DFS评分对比[ ± ]
组别 | n | 护理后1周 | 护理后2周 | 护理后4周 |
研究组 | 15 | 16.07±2.75b | 11.35±2.32b | 6.07±2.03b |
常规组 | 15 | 16.13±2.73b | 14.98±2.28b | 9.83±2.15b |
t值 | | 0.763 | 1.683 | 5.609 |
P值 | | 0.000 | 0.000 | 0.000 |
三、讨论
现阶段临床中针对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还不存在特效治疗方法,考虑到脑组织结构与功能所具备的再塑性,给予患者早期护理是可以达到激活新神经传导通路、诱发新神经元突触联系的效果的。笔者在本文对多感官促醒护理进行了简单讨论,从本次研究的数据来看,在选定的三个时间阶段中,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后的GCS评分要高于常规组,DFS评分则要低于常规组,其中两组数据的P值均要小于0.05,可知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总之,对于术后存在昏迷问题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来说,在术后给予其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可帮助患者尽快从昏迷状态中恢复过来,同时可引导患者逐渐恢复为正常的生理状态,帮助其建立起正常生活的自信心,此种护理模式是具有一定优越性的,希望医护人员在之后的工作中能够掌握护理要点,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周坤. 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9, v.12(06):98-101.
[2]郭丽. 多感官促醒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估[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 2020, 020(001):266,268.
[3]林翠云. 多感官促醒干预模式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的效果探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0, v.10(08):9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