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成果的开放性评价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08
/ 2

议题式教学成果的开放性评价初探

张甲卫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 253000

议题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的全新教学方式,在政治学科活动型课程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在新的教学方式下,原有的对教学成果的评价方式更倾向于对学生理解记忆运用基本知识的考察,在有效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并不能完全呈现议题式教学的成果,需要建立一套多样化、开放性的评价作为后续补充和引导。

一、开放性评价的指导思想

1.评价多样化,议题式教学产生的课堂成果应该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我们对于学生课堂成果的评价也应该从课堂反映、课堂反馈、课堂效果等方面给予学生的多角度、多维度和分等级的水平性评价。不同于传统的政治课堂,活动型学科课程下的议题教学,要求倡导教师提供全新的课堂评价方式,这是一种“有统一标准、无标准答案”的评价,简单地说,议题教学下的课堂评价应当做到多样化。

这就明确了议题式教学“教育合一”的评价标准。可以说“求同”所实现的共性要求和“求异”所实现的个性表达,都是将恰当教法与育人指向结合起来的必要形式。“求同”所追求的“有统一标准”与“求异”所实现的“无标准答案”,都是对议题式教学实施情况的可选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既可以是过程性的,也可以是终结性的。正如“新课标”所说,“既评价达成基本观点的过程,也评价实现教学设计的效果”。这种“基于学生”的评价,实现了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素养的转化,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方向。

2.评价的开放性,对于课堂成果的评价应融入学生的生活经验中,进入学生的生活情景中,潜入学生的生活体验中,在开放的环境中考察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应用。从个性发展的角度来说,议题式教学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让他们能在“议”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新课标”提出应该“采用多种活动方式,鼓励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基于不同经验、运用不同视角、利用不同素材,表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问题解决方案”。

这里的五个“不同”,强调的不是差异,而是个性。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议题式教学的生动形式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之间的关系了。当然,这种“不同”不是没有边界和限度的,但对于扩展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的思维,的确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二、对议题式教学成果开放性评价的几点尝试

1. 开放性的论文、课题

要求学生写出和课堂议题一致的小论文、完成一项小课题,教师对于论文和课堂进行指导评价。对于课堂完成议题式学习的学生来讲,他的知识得到了更新,体系得到了完善,对于这一议题有了宏观的认识。不仅仅拥有自己的观点,也吸纳了别人的观点。在学习后,教师适时地安排学生进行小论文的写作,或者进行小课题的项目化研究,能很好地达到巩固知识,开拓视野,加深印象的目的。如:在必修3文化生活《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课中可以设计两个“价值冲突”的子议题,一是抗疫逆行者“后退生与前行可能亡、保小家与保大家”的冲突,二是“传承英雄精神与抹煞英雄精神”的冲突,这两个议题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把站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作为正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学生在完成课堂学习后,可以结合自己理解写出论文,结合所学知识、涵养时代价值,领悟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强大作用;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践行主流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育人效果。

2.主题性活动

课外活动是对课堂授课的有益补充,精心设计的主题性活动能开阔学生眼界,引导学生价值观等。由致公党中央组织开展的全国中学生模拟政协活动已经开到了第八届。每一届的活动都会引起学生们的高度兴趣和积极参与。此类的活动是议题式教学的课外延伸,学生能有很强的代入感,亲身参与的同时也印证了知识,理解了制度。此类主题性活动可以作为一项固有的项目参与到评价体系中来。用学生参与主题性活动的表现衡量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对政治制度的理解情况,无疑比一张试卷的考察更加生动直观。

3.现实中应用

学以致用,真正的掌握是能把所学的知识用于灵活指导实践。对议题式教学的评价还应该着眼于应用。学习了《我国的经济制度》,我们安排学生到市场上去调研非公有制发展的意义,真正理解非公有制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习总书记七一讲话,我们引导学生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讲话中的呈现,要求学生进行分析,教师进行开放式评价。

知识来源于生活,议题式教学的目的也是让学生掌握生活经验,学习生活本领。把学习到的知识到生活中去验证,在开放的生活中答题,这无疑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最好检验和评价。

开放式的议题用开放的方式评价,虽然缺少了客观的条条框框,有时甚至不够精准,但是这种评价反而能够起到巩固所学、扩展视野、指导实践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和传统的纸笔考试评价方式形成了互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在目前议题式教学方兴未艾的时候,不断探索与之相匹配的开放式评价体系,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