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儿童医院, 518026
【摘要】 目的 分析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近1年收治的80例患儿,分2组,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应用护理标识。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 观察组各方面护理工作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能提升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关键词】 手术室护理管理;常规护理;护理标识;护理风险事件
手术室为医院的重要组成之一,承担着治疗疾病的重要责任[1]。对于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由于其病情繁杂、且体质较弱,给手术室护理工作增加了较大难度[2]。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若存在一些不安全因素,则可能造成一些风险事件的发生,严重可能间接或直接造成患儿伤残、死亡等[3]。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除了需要面对一般的风险性,还具有风险水平高、风险复杂、风险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加强手术室护理管理十分重要。本研究主要就手术室护理管理中,护理标识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近1年收治的80例患儿,两组一般资料比较,(P>0.05),有可比性,资料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
组别 | 研究时间 | 例数 | 男(例) | 女(例) | 年龄(岁) | 平均年龄(岁) |
观察组 | 2019年1月~2020年1月 | 40 | 23 | 17 | 4~9 | 6.83±2.21 |
对照组 | 40 | 21 | 19 | 3~10 | 6.91±2.18 |
1.2 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护理标识开展护理工作,护理方式如下:①首先进行培训。在护理人员上岗前,组织其参加培训工作,培训内容应当包括护理标识的基本知识、正确应用方式、应用意义以及相关的标识管理制度等。使所有参与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的护理人员能了解熟悉关于护理标识的内容。且在其上岗前需进行考核培训,获取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②护理标识种类。护理人员需根据相关制度分类各种护理标识,包括环境类、患者类以及警示类等。警示类护理标识主要是应用于配置种类不同的药品中,在手术台中,护理人员应按照药品的名称制作相应的标签。患者类护理标识则需要给予患儿腕带佩戴,在腕带中应用包含患儿的姓名、年龄、病区以及性别等信息,方便患儿进入手术室后的信息核对。环境类则需在不同的区域中摆放对应颜色的警示标识,如绿色类应放置于清洁区,红色类则放置于污染区。③运用护理标识。在手术开展期间,在配置多种药物进行混合时,护理人员应用注射器抽取药品后,将相关标识粘贴在注射器上,将混合药物的剂量、时间、浓度、名称等信息进行标记。在患儿手术中应用引流管、输液管等管道时应当进行醒目标注,应用管道标识进行提醒。采用黑色/蓝色油性笔进行切口标记,作为切口标识,并应用碘酒进行固定。④加强监督护理标识的应用情况。由专门的负责人员对护理标识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对不同时段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解,并根据评分表进行评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各方面护理工作评分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对比数据用spss23.0软件处理,用t检验(n, ±s),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工作评分
观察组护理工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工作评分对比(n,±s)
组别 | 例数 | 无菌物品管理 | 无菌操作 | 护理文书 | 物品准备 |
观察组 | 40 | 83.64±13.67 | 84.19±14.36 | 85.24±15.33 | 83.47±14.96 |
对照组 | 40 | 70.22±12.13 | 71.12±11.64 | 70.11±12.07 | 71.15±13.35 |
t | - | 4.644 | 4.472 | 4.904 | 3.886 |
P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2.2 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对比(n,%)
组别 | 例数 | 意外拔管 | 用药错误 | 感染 | 发生率 |
观察组 | 40 | 1(2.50) | 1(2.50) | 0(0.00) | 2(5.00) |
对照组 | 40 | 2(5.00) | 2(5.00) | 2(5.00) | 6(15.00) |
x2 | - | 0.866 | 0.866 | 5.128 | 5.556 |
P | - | 0.352 | 0.352 | 0.024 | 0.018 |
3 讨论
对于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手术室的工作任务难度更大,对专业性的要求更高,在手术室的护理工作中,其存在的风险更大[4]。若是在开展手术护理工作时出现了差错,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将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给患儿带来更多的痛苦,还会造成医疗纠纷的发生。通过手术室风险管理能使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能促进患儿预后的改善[5]。有研究发现,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通过护理标识的应用能起到较好的应用效果。护理标识的应用是通过使用不同颜色、文字及图标等标记医疗工作中的潜在风险,目的在于起到警示及提醒的作用,是保证手术室治疗及护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护理标识的应用能使医护人员开展工作时快速了解患儿病情,能根据护理标识为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通过护理标识还能对护理行为进行更进一步的规范,如医护人员能快速明了地查看不同管道的不同使用方式,使医护人员工作的开展更为规范。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方面护理工作评分均比对照组高,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在手术室护理中,通过应用护理标识,能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赵海艳, 王晔. 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9, 23(8):101-104.
[2] 王荧. 护理标识在小儿外科手术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8):3248-3250.
[3] 孙洪敏, 刘佩. 护理警示标识在高压氧风险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0, 36(23):1766-1770.
[4] 杨晓莹, 胡蓉, 杨小香. 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预后改善的影响分析[J]. 贵州医药, 2019, 43(10):133-134.
[5] 王辉, 续梅莹. 基于智慧病房护理管理系统的多角度干预在护理中断事件观察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 27(1):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