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 黄蓉 222004 【摘要】目的 探析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细致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文抽取我院自 2018年 5月至 2020年 3月接收的 6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法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一组为对照组( n=31),接受细致化康复护理一组为观察组( n=31)。结果 观察组经干预,患者吞咽功能相比于对照组更优, Z=2.769, P<0.05。观察组干预后 VFSS评分( 8.16±1.38)分,高于对照组的( 6.58±0.86)分, t=5.410, P<0.05。观察组干预后总有效率 26( 83.87%),优于对照组, x2=3.971,P<0.05。结论 细致化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恢复了患者的吞咽功能,康复效果较为理想。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细致化康复护理;应用
脑卒中是以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是以一过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症状及体征为临床表现的,患者患病后,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还给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困扰[1]。脑卒中患者受自身中枢神经系统受损,易造成吞咽障碍、偏瘫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一般是以饮水、进食困难、发音费力、不清晰为主要表现的,影响患者预后效果的同时,也易增加患者肺部感染等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给患者的预后生活带来严重影响[2]。为探析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应用细致化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本文抽取我院自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接收的6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细致化康复护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抽取我院自2018年5月至2020年3月接收的62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法分为两组,接受常规护理一组为对照组(n=31),接受细致化康复护理一组为观察组(n=31)。对照组:男18例,女13例,年龄50~72岁,平均年龄(56.34±3.65)岁;观察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56.38±3.52)岁。查看患者基线资料,并未发现组间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均衡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均认真阅读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征得伦理委员会同意与审批。纳入标准:患者均经B超、CT等常规检查确诊;患者满足脑卒中后吞咽障碍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患有认知功能及依从性不高患者;合并存在重要脏器疾病患者。
1.2方法
待患者办理完入院手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患者接受健康宣传教育、病情监测及心理指导等内容,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实施细致化康复护理。
1.2.1心理指导
脑卒中患者发病后,由于多数患者存在肢体功能与语言等方面障碍,受生活难以自理等因素影响,极易产生消极、悲观情绪。为此,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稳定控制病情具有重要意义。所以,结合患者病情实际,为患者制定详细的康复训练计划。为提升患者的配合依从度,应与患者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良好的交流,增加彼此之间感情。为增加患者治疗成就感,积极鼓励患者使用健手进食,同时注意把握进食量与速度,避免发生误咽情况,一方面减少患者对他人的依赖,另一方面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1.2.2发音训练、训练咀嚼肌
从单字开始,如“a”、“yi”、“wu”、“f”,对患者实施发音训练,每个音训练5遍,并重复5~10遍,2~3次/d。再指导患者从“你”、“我”、“他”等音节开始训练,通过练习,促进患者口唇肌肉运动。发音过程中,确保患者发音准确。为锻炼患者咀嚼肌,指导患者张口,作舌舔上唇、下唇、口角及硬腭等部位,随后缩回。使用纱布包裹患者舌头,用纱布带动舌头进行上、下、左、右各个方向的被动运动,运动时间5min,3次/d[3]。
1.2.3喉内收肌及咽部刺激
指导患者张口,再闭口,保持双颊充气鼓腮状,随后进行呼气,再吮吸手指,增加口轮匝肌运动,反复此动作,运动时间5min,2次/d。使用蘸有少量冷水的冰冻棉签对患者软腭与舌根等口腔部位进行刺激,为增加患者吞咽反射,指导患者做吞咽动作,每次时间为5min,每日3次[4]。
1.2.4给予鼻饲治疗
当患者尚未恢复吞咽功能,为保证患者营养供给,应给予鼻饲治疗。鼻饲食物可选择肉汤、牛奶及鸡汤等,每次鼻饲量应维持在200~30ml,鼻饲食物温度不宜低于36℃,鼻饲速度应保持为25L/min。患者在接受鼻饲治疗前、后,为避免患者发生胃内容物反流,应保持床头抬高角度为30~60°。
1.2.5给予吞咽训练
当患者恢复吞咽功能,可接受护理人员喂食,喂食前,为刺激患者吞咽知觉,护理人员应先用汤匙压迫患者舌面。当患者将食物完全咽下后,应暂停10~15s,给患者留足咳嗽时间,便于患者排出食物残渣。每日喂食量应保持在3~5ml,结合患者病情恢复与进食量,酌情增减喂食量。
1.2.6摄食康复训练
进食前,患者应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合理调整至舒适体位,并保持放松状态。进食时,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将体位调整为仰卧位,保持头部前屈,如患者可下床,取患者坐位,同样保持头部前屈。护理人员将食物送至患者口腔健侧,使用匙背对患者舌部进行按压,刺激患者吞咽,嘱咐患者进食时,应尽量保持吸气,吞咽时保持憋气状态。对患者进食情况进行评估,使患者交替进行空吞咽与食物吞咽,为避免食物残留,行侧方吞咽与点头吞咽动作,进食完毕后,对患者口腔进行详细清理。
1.3指标观察
(1)取患者端坐位,饮温开水30ml,以洼田氏饮水试验对患者干预前后饮水时间与呛咳情况进行观察。按患者呛咳与咽下情况,将试验结果分为1、2、3、4四个等级,其中1级是指患者将水一次性咽下;2级是指患者将水分两次咽下,并无呛咳情况;3级是指患者虽可将水一次性咽下,但存在呛咳情况;4级是指患者饮水过程中,存在频繁呛咳情况,难以将水全部咽下。
(2)使用VFSS评分评估患者吞咽功能,分值越低,表示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效果越差。
(3)按洼田氏饮水试验结果,将疗效分为治愈、显效、好转及无效四个结果,治愈是指患者饮水试验1级;显效是指患者饮水试验2级;好转是指患者饮水试验3级;无效是指患者饮水试验4、5级。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对相关指标进行分析,VFSS评分等计量资料由均值( ±s)表示,给予t值检验,总有效率等计数指标由(n,%)表示,给予卡方检验,差异如果统计学意义,那么P<0.05。
2结果
2.1对比患者干预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结果差异
观察组干预前患者吞咽功能分级,与对照组相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经干预,患者吞咽功能相比于对照组更优,Z=2.769,P<0.05。
表1 干预前后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结果差异对比表(例)
组别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I级 | 2级 | 3级 | 4级 | I级 | 2级 | 3级 | 4级 | |
对照组 | 2 | 6 | 11 | 12 | 9 | 9 | 7 | 6 |
观察组 | 0 | 4 | 10 | 8 | 21 | 4 | 3 | 3 |
Z | 0.270 | 2.769 | ||||||
P | 0.787 | 0.006 |
2.2对比患者VFSS评分差异
观察组干预前VFSS评分(2.96±0.48)分,无异于对照组的(3.01±0.5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9,P>0.05;观察组干预后VFSS评分(8.16±1.38)分,高于对照组的(6.58±0.86)分,t=5.410,P<0.05。
2.3对比患者干预后疗效差异
观察组干预后总有效率26(83.87%),优于对照组,x2=3.971,P<0.05。
表2 患者干预后疗效差异对比表(n,%)
组别 | n | 治愈 | 显效 | 好转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31 | 4 | 11 | 4 | 12 | 61.29% |
观察组 | 31 | 15 | 8 | 3 | 5 | 83.87% |
x2 | | | | | | 3.971 |
P | | | | | | 0.046 |
3 讨论
吞咽障碍作为脑卒中疾病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如患者未及时接受治疗,不仅会加重患者病情,还会影响患者病情康复。近年来,随脑卒中患者人数不断增加,该病给患者的正常生活与身体健康带诸多不利影响。脑卒中疾病可诱发肢体功能障碍、语言功能障碍及吞咽功能障碍等多种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吞咽障碍。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可导致患者出现误吸与呛咳等多种不良反应,同时,还可导致患者出现营养不良,病情较为严重时,甚至出现严重肺部感染等问题,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作为脑卒中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吞咽障碍患者6个月内的病死率高达34%,所以,加强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干预,对挽救患者生命具有重要作用[5]。
临床以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常采用药物与鼻饲保守治疗,由于缺乏主动的吞咽康复训练,难以达到良好的吞咽康复效果。患者在吞咽食物时,由于需要口腔将食物输送至胃部,不仅需要良好协调口腔、咽部、喉部及食管等功能,还需协调好患者脑部、吞咽、迷走及舌下神经[6]。而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是由患者双侧大脑皮质或皮质脑干束损害假性延髓麻痹、迷走与舌下神经核损害真性延髓麻痹引起的,其中最常见的是假性延髓麻痹。本文针对患者吞咽障碍问题,采用科学、合理、细致的康复护理,给予心理护理、发音训练、鼻饲治疗、咽部刺激及吞咽训练,对患者吞咽障碍起到了改善作用。患者发病初期,由于患者吞咽习惯尚未消失,咽下肌群并未发生严重萎缩,经细致化康复护理,加速了患者咽部神经网络重组,对患者血液循环情况具有改善作用,从而加速了患者的吞咽功能恢复。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经干预,患者吞咽功能相比于对照组更优,Z=2.769,P<0.05。患者经咽部刺激、发育训练、咀嚼肌训练及吞咽训练,强化了患者的吞咽反射能力,提升了患者的吞咽能力。观察组干预后VFSS评分(8.16±1.38)分,高于对照组的(6.58±0.86)分,t=5.410,P<0.05。这说明细致化康复护理应用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良好的恢复了患者的吞咽功能。观察组干预后总有效率26(83.87%),优于对照组,x2=3.971,P<0.05。患者经细致化康复护理,通过给予鼻饲治疗,保证了患者所需应用,改善了患者的吞咽功能,提升了患者的临床疗效。
总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接受细致化康复护理,对患者吞咽能力该校效果明显,对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作用显著。
【参考文献】
[1]孙春煜.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27):153-155.
[2]李玲.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2):1949-1951.
[3]王勤,谢丽玉,杨柳,李媛,钱树帆,卢琳.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8):36-37.
[4]陈阳新,林辛霞,梁红丽, 等.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4):513-514.
[5]李燕,兰晓玲.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18,(5):87-88.
[6]胡艳.吞咽治疗仪联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20,33(01):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