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里藏族自治县中学 615600
摘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促进社会不断进步。高中语文教师应当在教学中通过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渗透传统文化,这样学生可以拓宽其知识范围,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水平,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从而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教学策略
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塑造了较多的英雄人物形象,高中语文教师将传统文化经典作品融入到语文课堂中,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可以充分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素养。本文阐述了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教学策略,以供参考。
一、立足教材,拓宽视野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较多的阅读文章,其都是教材的编撰者家精心编制的,文章内蕴含着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内容,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立足教材的文章内容,让学生认真阅读和学习教材中的文章,并且教师还应当结合教材文章的内容分析每一篇文章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容,让学生可以充分了解每一篇文章的创作背景,了解每一篇文章的历史背景,同时教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在教学之前运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播放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视频和图片等内容,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在教导《鸿门宴》这篇课文的时候,应当注重分析这篇课文的写作背景,分析项羽的人物品质和精神内涵,并且通读课文加深学生的理解,并且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鸿门宴的相关影视视频,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
二、扩展阅读,丰富知识储备
延伸性阅读指导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外知识拓展的有效途径,教师不仅要立足教材中的阅读文章,还应当鼓励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课外阅读的书刊,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会学习到优秀文章中的优美词句和语句,从而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丰富知识储备,而且学生还可以学习优秀阅读文章中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如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坚强、自强不息、勤劳、善良等品质,从而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这样不仅可以增加语文阅读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在学习和讨论中敢于表达和坚持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并形成自己的理论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学生更高效地完成知识的迁移活动,从而使学生将自己的所掌握的知识迁移和应用到其他知识领域中,这样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教师在开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篇课文之前,设计教学的导学单,让学生提前预习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在预习的时候给学生运用微课课件播放一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让学生做好预习的工作,学生在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并通过小组相互讨论等形式去形成答案,教师鼓励学生将其分享到班级群里面,供大家学习和参考。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片段,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课文的历史背景等内容,教师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习题,并且鼓励学生可以通读《水浒传》这一部经典名著的内容,这样有助于学生可以充分了解这部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其他内容,准确的把握写作思路和写作意图,从而正确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开展诗朗诵活动,继承文化
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教学工作中,应当开展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实践活动中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教师在教授苏轼的诗词《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学生很难理解作者当时的心境以及所表达的内心情感,只能通过翻译和译文大概去理解作者写作的大意,但是却不能很好掌握这首古诗的情感,因此教师应当让学生对于这首古诗进行预习工作,然后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词,同时也可以开展诗朗诵活动,并且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和音频,让学生结合音频和图片可以深刻体会到此首古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体会作者壮心殆尽,转而以旷达之心关注历史和人生。学生在诗朗诵的实践活动中对古诗词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情感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古诗词中蕴含的人物品格和精神,从而有利于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教师还可以开展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多学习和了解诗词的创作背景,这样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结束语
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秉持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支柱,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综合素养。高中语文教师应当立足教材,注重课外拓展阅读,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并且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了解和继承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参考文献
[1]罗宏利.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教学策略探讨[A].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课程教学与管理研究论文集(三)[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1:4.
[2]陈丽华.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的教学策略[J].文化产业,2021,(0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