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滨区航天小学 陕西省 宝鸡市 721006
摘要:小学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初步形成的关键时期,而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能很好地培养小学生的道德、法制观念及意识。而且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教师除了要加大对学科教学的重视力度,还要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及综合素质,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任务,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基于此,本文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德育;融合;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非常重要,是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因其自身年龄、学识、历练等多方面的欠缺对于很多社会现象的判断力不足,而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与应对。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的设立是在儿童早期教育时期就提升儿童的法律意识、是非判断力的学科。因此该学科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中如何利用情境的创设,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接收相关知识时不再被动枯燥,这些应对策略的尝试对于在小学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意识培养的实际收效,让小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和道德意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小学道德法制观念存在的问题
当今时期许多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时,都极其的缺乏积极性,究其原由为课程过于的单调,单纯的给小学学生讲述道理,这对于学生来说并没有实际的切实感受。因此,在这门课堂之中就需要教师进行多元的教学方法,不能单纯的只输出知识。道德与法制课程的教学,因为它较为鼓噪的独特性,所以需要教师在有关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优化扩展,但是,大多数的教师对于这门课程都是采取只讲解课文例子的情况,又因为这门课程与学校中其他的主科相比,其重视度不够,因此学生往往也只是对书本的内容进行学习了解,对于教材中所讲述的法律认识不够深入。
2 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措施
2.1 重视课堂教学环节的引导
小学阶段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任务,就必须进行多角度思考,掌握关键环节,提升教育效果。此外,在加强德育的过程中,教师要进一步总结教学经验,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利用教科书中的知识点,把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渗透到教学之中,促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如此方有利于学生相关理念的养成。基于此,教师必须把法治、爱国等要素渗透到教学之中,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认知,领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价值,进而逐步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并达成教学目的,首先必须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教学内容的重要性,然后逐步通过改进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思想观念、拓展教学渠道,达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同时要深刻意识到,最具优势的教学手段还属创设教学情境,良好的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还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使学习更加高效。《道德与法治》课程新课标中提及该课程具有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所学知识,了解重点难点。而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平时生活,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情境带到教学中,并和所讲知识进行有效整合,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在课堂上所学知识也会提升他们对一些社会现象的了解,促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深度。
2.2 利用微课情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在设计微课课件时,可以设计一些丰富、有趣的小学生喜爱的元素,通过丰富的微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促使小学生可以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更好地跟随教师思路、教学进度。教师在设计课件时,需要注意改变传统多媒体课件的不足之处,以小学生年龄、兴趣、认知层次为主,在学生生活中选择素材,通过图片和视频、动画来取得传统单一的文字,让学生们在趣味性的微课场景中产生多样化的情感体验、情绪认知,以此拉近和课本知识点之间的距离。
2.3 教学与时事热点相结合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学生每天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对他们的观念产生不同的影响。一方面是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学生应当越来越关注国家大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精准选材,结合生活实际,紧跟时代潮流,丰富教学内容,反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课前给学生们讲解报告会、娱乐新闻、焦点访谈、社会新闻等,并找好切入点抛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也可以给学生看网络小视频,或者纪录片等,在学生的视觉上进行刺激。另一方面是在网络平台中,有很多虚假的、反三观的、违背道德的言论,小学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这样的言论或视频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躁动或逆反。面对信息的快速流通,教师应当多方面地、多角度地、多层次地去引导学生思考。例如,通过一个实例,让学生置身其中,讲解自己的做法,教师可以及时对偏激的、错误的行为给予纠正。
2.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新时代下,我们发现小学生的成长速度非常快,而有效利用生活实践课程,能够更好地锻炼小学生,还能扩大小学生的视野,拓宽小学生的知识面。如:有些小学生比较调皮捣蛋,他们有时做的一些恶作剧,虽然没有严重伤害到其他同学,但是却极易演变为不良行为,对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如:游手好闲之人、不良分子等等,引导小学生与之对比、分析,目的是让小学生从思想上有效控制自身的不良习惯。例如:在教学《上学路上》内容时,教师可以要求小学生认真观察、充分熟悉自己的上学路线,让他们了解上学路上明显的标志物,或者是拍摄学生生活中上学路上的场景,把关爱学生的人和学生一起拍照,把这些生活化的图片在课堂上展示出来,或者是出示资料故事:小学生上学途中安全事故的报道,或者是出示违反交通规则的图片,让小学生自选图片中的一个图景,演一演,让小学生关注到上学路上的安全问题,明确知道上学路上要遵守规则才能更好地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能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需要注意的是应该基于小学生心理承受范围内,多多利用生活实践课程。如此,才能引发小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深入意识到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并更好地约束自己。
3 结束语
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加强道德与法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生正处于观念成熟的重要阶段,良好的思想品格会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提升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课堂知识拓展,重视课堂教学环节的引导,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以此加大对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力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曾聪.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与学校德育工作融合的实践[J].广西教育,2019(21):42+66.
[2] 董小明.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融入德育[J].甘肃教育,2019(10):122.
[3] 陈珍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的德育研究[J].家长,2019(14):44+46.
[4] 黄挺高. 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插图的设计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9.
[5] 闫美丽.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思考[J].华夏教师,2019(1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