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安县人民医院骨科 四川 宜宾 644200
【摘 要】目的:分析在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实践中运用揿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实验所涵盖的对象为2019年11月-2020年7月因颈型颈椎病来我院就诊的80例患者,根据双盲法将患者完成组别的划分,试验组与比照组各包含患者40例。比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常规揿针治疗,试验组则在比照组患者基础上进行强化揿针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对揿针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经比较研究后发现,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之比照组患者更高,且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疼痛评分较之比照组患者更低,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结论:于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实践中运用揿针治疗方法优势明显,既可以对治疗效果进行保证,也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故应在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实践推广揿针治疗方式。
【关键词】揿针治疗;颈型颈椎病;临床效果
颈型颈椎病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病症,该病症以轻轻度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线改变为临床特征[1]。颈型颈椎病发病原因具有多重性,包括外伤、不当工作姿势、年龄增长等[2]。近些年颈型颈椎病呈现出发病年轻化的趋势。且这一疾病如果未得到有效的治疗,则会演变成为类型更为复杂的颈椎病,而后会给患者的生活以及工作带来更大的不便。近些年中医成为了治疗颈型颈椎病患者的重要手段[3]。基于上述情况,笔者对在颈型颈椎病患者的治疗实践中运用揿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了全面剖析,现形成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对象为因颈型颈椎病来我院就诊的80例患者,病例选取时间介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根据双盲法将患者划分为试验组(40例)和比照组(40例)。试验组患者年龄区间是29-54岁,平均值(37.47±2.37)岁;男女患者数量比为23:17;平均患病时间为(6.89±2.47)个月。比照组患者年龄区间是28-55岁,平均值(37.56±2.44)岁;男女患者数量比为24:16;平均患病时间为(6.90±2.5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后差异不明显(P>0.05),可继续完成比较研究。
1.2 方法
比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常规揿针治疗(皖食药监械(准)字2010第2270128号 青阳县东仁医疗器材有限公司),针体(SUS304不锈钢)。将患者体内调整至侧卧位,而后选取患者肩颈、大椎、天柱等穴位,并将穴位局部皮肤充分暴露出来,运用碘伏消毒。选用常规揿针进行常规进针,待患者出现局部酸胀感后留针,然后接电针仪,以频率2赫兹对患者进行连续针灸,仪器的频率应当根据患者的耐受能力进行调整,治疗周期持续一周。
试验组患者保持坐位的体位,而后选取与比照组患者相同的穴位,将穴位附近皮肤暴露,避开毛发后运用碘伏进行消毒。而后运用新型揿针(晋食药监械(准)20160008号 山西盈凯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针体由针座和针尖组成,采用食品级 ABS 塑料制成。贴至患者肩颈、大椎、天柱等穴位,并将穴位局部皮肤充分暴露出来,运用碘伏消毒穴位上,并叮嘱患者活动颈部。针对患者压痛点明显部位,可进行继续埋针,埋针数量为两个左右,治疗周期持续一周。
1.3 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显效、有效、无效是治疗效果的三种情况;显效指患者经治疗后颈部疼痛、头痛症状基本消失;有效指患者经治疗后颈部疼痛、头痛症状得到一定缓解;无效指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未实现改善。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评分依据为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分数介于0-10,分数与患者疼痛程度呈现正相关关系[5]。
1.4统计学分析
将数据录入SPSS20.0软件包,运用X2实现对计数资料的检验,表示则采用百分比形式,运用t值实现对计量资料的检验,表示采用X±S形式,如若P<0.05,,差异则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反之无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对比
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之比照组患者更高(P<0.05),详见表1:
表1:治疗有效率(n,%)
分组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有效率(%) |
试验组 | 40 | 36 | 3 | 1 | 97.5 |
比照组 | 40 | 30 | 3 | 7 | 82.5 |
X2 | - | | | | 5.000 |
P | - | | | | 0.025 |
2.2 VAS评分比较
治疗后试验组患者VAS评分较之比照组患者更低(P<0.05),详见表2:
表2:VAS评分(`x±s,分)
分组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后 |
试验组 | 40 | 5.67±1.23 | 1.86±0.54 |
比照组 | 40 | 5.70±1.28 | 3.29±0.77 |
t值 | | 0.107 | 9.617 |
P | | 0.915 | 0.000 |
3讨论
由于工作压力的增加,近些年我国颈型颈椎病患者数量呈现出逐年升高的态势。在中医领域通常将颈椎病划分至“痹症”的范畴。且中医领域认为颈椎病的发病原因是血淤气滞,动作失度。针灸治疗主要发挥的作用是活络舒筋、通经活血、缓解局部症状。揿针是一种皮下埋针的方式,该治疗方式具有留针持久、刺激小且痛感轻微的特性。揿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主要原理是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实现对神经系统调节机制的激活,促使其释放前列腺素、吗啡肽等化学物质,进而对中枢痛觉的形成产生抑制作用,缓解患者疼痛感。
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之比照组患者更高;治疗后试验组患者VAS评分较之比照组患者更低,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0.05)。
总结∶对比传统常规揿针治疗,新型揿针不易发生断针现象,对患者活动影响较小,它具有针头保留时间长、操作简单安全、疼痛低,患者易于
接受的优点。揿针作为一种特色的中医疗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可应用于各种
疾病的常规替代疗法。揿针通过持续稳定刺激加运动、可以激发人体神经递质与
激素的分泌,产生类似止痛作用的物质,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有序的促进经络气
血的疏通,具有防病治病的疗效。在治疗颈椎病颈痛效果显著,但仍缺少大规模针对性的
研究,今后临床应该更加深入的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姚伟斌,冯晓若. 揿针治疗颈型颈椎病34例疗效观察[J]. 浙江中医杂志,2021,56(8):609.
[2] 戴丽娟,王淑兰,王会,等. 揿针治疗颈型颈椎病即时疗效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21,30(7):1240-1242.
[3] 石红,杨建玲,魏新萍,等. 揿针结合易筋经托天式功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20,34(12):87-89.
[4] 林玉丽,姚旭洁,项少茜. 揿针联合中医护理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 新中医,2020,52(24):153-156.
[5] 彭果然,薛晓,王磐安,等. 浮针疗法结合揿针颈夹脊穴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 时珍国医国药,2020,31(12):2974-2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