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学校教育主体责任——推进服务型教育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6
/ 4

深化学校教育主体责任——推进服务型教育改革

吴红德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南昌, 330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持续深化与“双减”政策的实施,推进服务型教育改革成为明显又理想的趋势。服务型教育是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真实理念;是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战略方法;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必然之举。本文主要从服务型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原因分析、方法措施三方面出发,结合前人教育改革的思考研究与当下时代政策的演进启示,融合本人想法,提出具体的服务型教育改革的设想方案,给予较为实际的教育改革措施,愿教育改革事业蓬勃发展,寻找到一条更加完善合适的改革道路,以期有所收获。

关键词:新课改;学校教育;服务型教育;教育改革

Deepening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school education --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service-oriented education

WUHongde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chang, 330000)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promoting the reform of service-oriented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obvious and ideal trend. Service-oriented education is to implement the real concept of "people-oriented" and "student-centered"; It is a strategic method 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basic education; It is an inevitable move to build a high-quality education system. This paper mainly starts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basic concept, cause analysis, methods and measures of service-oriented education reform, combined with the thinking and research of previous education reform and the evolution enlightenment of policies in the current era, integrates my own ideas, puts forward specific tentative plans for service-oriented education reform, and gives more practical education reform measures, hoping that the cause of education reform will flourish, Find a more perfect and appropriate reform path in order to gain some results.

Key words: New curriculum reform; School education; Service oriented education; Reform in education


引言:2021下半年,关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教育培训负担政策(简称“双减”)的颁布实施,再一次为当今中小学教育改革提出了要求和慎思。教育首先是培养“人”,而不是培养“某种人”。在当今深入践行教育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立的步伐中,我们要积极探索,寻找一条行之有效的教育体系,在此,服务型教育体系脱颖而出。以服务促发展、以服务育人才,服务型教育现在是,未来将是主流的教育体系。教师离不开学生,教育离不开服务。新时代下,必须加快推进服务型教育改革,明确学校教育主体责任,为学生未来的全面发展提供可靠保障,让新时代的教育充满爱与智慧。

  1. 服务型教育理念

什么是服务型教育?在我看来,服务型教育是帮助、是照顾、是贡献,是学校和教师为学生提供的义不容辞的、全方位的教育服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对教育方针的表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又有世界贸易组织统计和信息系统局(SISD)的国际服务贸易分类表中提到:教育也属于服务贸易。因此,可以认为教育行业也是服务行业。

我们该如何理解教育的服务性呢?是和其他行业的服务工作与卑躬屈膝做苦力的服务员一样么?我想,它一定有别于普通的服务行业,但本质都应是一样的,只是方式和模式不同而已。早些时候,我们经常会听到大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发挥政府的服务性职能等,却很少会听到大力发展服务型教育,即使有过设想,也很少有学校真正做到,尤其对于公立的中小学校。

服务型教育就是为学生服务。它不只是书本的知识教育,更是有针对性的、灵活而又具体的教育;是根据学生的阶段需要、个体需要而进行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教育;是使学生获得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是以学生为“顾客”,教师为“服务员”式的教育。

二、推进服务型教育改革的原因分析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双减”政策的落实及整治,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再次陷入窘境。积极推进服务型教育体系改革不仅明确了学校的教育主体责任,也顺应了时代教育发展的积极态势。

(一)教育观念狭隘,责任意识淡薄

观念是无形的,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却真真切切的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这是全民皆知的,而理应得到与时俱进的的教育观念似乎并没有紧跟步伐。

21世纪初周贝隆老先生曾在《什么样的教育—什么样的思想》一文中说到:前两年,教育部领导代表我国出席国际会议,我国的政府文件、发言稿中多次出现“受教育者”一词,其英译可难倒了教育部执外语牛耳的黄仕琦老先生。原来在现代教育中,学生是发展的主体,“受教育者”一词(Educatee)在英语中早已消亡,普通人不明其意,在现代英语词典中也无法查到。[2]其中的“受”字无不体现着教育的被动性。甚至到今天,我们仍规定着学校的组成部分中“受教育者”不可或缺。从中国古代宣扬“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再到如今流传“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都深刻体现着我们教育的片面和观念的狭隘等。教育改革的大潮势如破竹,而我们应该怎样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改革道路是目前对教育界的最大挑战。

无论是在传统还是现代观念中,学校都被誉为“圣地”、教师被誉为“圣人”,教育被视为最崇高而神圣的事业,而由于公立学校编制教师具有工作稳定、压力小、地位高等特点,使得其危机意识和服务意识不够强烈。大部分的学校和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将成绩与分数放在第一位,他们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压缩学生各种课余生活、占用自习与所谓的副科课时进行高强度的补课,还自豪的认为自己无私奉献;当学生犯错或出问题时,换来的只有惩罚和找家长,甚至居高临下,干脆将责任推脱于家长教育的失败等,这些现象屡见不鲜。责任意识淡薄便成为了服务性教育改革的最大阻碍。换句话说,若教育工作者没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那么“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理念便荡然无存,促进教育改革和课程深化就缺乏了所必须的思想基础。

(二)时代发展的指引

2021年3月,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不能过于注重分数。分数是一时之得,要从一生的成长目标来看。如果最后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那是不合格的。”[3]新形势下,“双减”政策的颁布实施说明国家已经发现了中小学的教育问题,它是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据央视财经频道发布的 《中国美好生活大调查(2020—2021)》显示,“子女教育”在家庭面临最困难的问题中除收入、住房之外名列第三,表明教育焦虑已经成为中国老百姓最头疼的话题。[4]这种焦虑显然要关系到我们的教育体系和学校责任,当下最亟需解决的就是再次明确学校的教育主体责任,加快服务型教育的改革。

时代在进步,教育在优化。新政策的颁布和大力整治实施,进一步佐证了当代我国中小学的教育弊端与改革趋势。国家为何要减负?为何要整治校外培训机构?显然,把学生一头扎淹在知识的海洋里和应试训练中,不该是当今教育应有的形态,而服务型教育恰恰是该形态的最佳继承者。

三、推进服务型教育改革的措施

(一)改变教师教育观念,建立服务型师生关系

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建立服务型师生关系是推进服务型教育改革的首要举措。当今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厚重,无法与飞速发展的时代理念相契合。对此,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需着重关注。

  1. 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

当前,改变教师教育观念最具成效的办法便是对教师进行直接的思想教育与培训。我们应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深化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首先要改变教师心中的唯分数论。我们深知应试教育已经被时代摒弃,确仍在走老路,心中只有短浅的分数与题海。早在2018年,习总书记就已经多次强调要克服教育的功利化、短视化。

[5]政府、学校及各界有关组织应积极组织当地教师进行不定期、跨区域的思想交流与培训。此外,要使教师由衷的对自己的职业进行反思,提高他们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深化教师心中的职责,努力培养每一位学生、努力帮助到每一位学生、努力服务于每一位学生。

一方面,先进思想教育的渗透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观念,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另一方面,通过不定期的教育培训,教师可以学习到更先进的教学经验与方法,为服务型教育改革打下双重基础。

  1. 保障师生“两权”

保障师生“两权”指的是既要保障教师的权威又要保证学生的权利。推进服务型教育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必须要保障师生“两权”。“双减”政策的实施,进一步明确要求:“省级政府要制定好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明确相关标准,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确保经费筹措到位。”又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加重其学习负担”“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他学习负担。”[6]此外,要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争辩、敢于探索。维护学生的学习权,人格权等。

一方面,既要增加教师的收益,合理保障教师的权益;另一方面,也要减小学生的学习压力,增添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从本质上保证学生的学习权和休息权。这样才会更易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健康成长。以此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推动服务型教育改革,办师生满意的教育事业。

(二)重构学校教育制度,深化学校教育主体责任

构建一套更加合理完善的学校教育制度,既是进一步深化学校教育主体责任的船帆,也是推动服务型教育改革的关键之举。“双减”其重要目的,就是要解决校外培训机构无序发展、严防其“形成国家教育体系之外的另一个教育体系”“扰乱学校教育教学秩序”。[7]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首先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教育主体责任,明确自己不是“工厂”,学生不是“原料”的事实;其次,学校要实践“育人为本”的工作纲要,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构建一套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制度。这种制度不应是约束学生的行为、教育、发展,而应是约束教育者的行为规则;是满足服务于学生的条件和指引;是保障学生优质全面发展的规范参考。

由此,学校应建立起一个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个体系不同于传统的教师评价学生和形式主义的学生按要求给教师“评分”,而应是学校直接参与的,通过直接访问、实时调查、暗地收集的学生对教师的反馈体系,要真正反馈到真实、透明的评价信息,以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既给予学生高度的自由与权力,又提升了教师的服务意识与教学水平。

学校教育之所以区别于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学校教育的专门性。响应“双减”号召,规范校外教育机构,重建一套把学科专业教育完全交属学校的制度,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学校来说,都是理所应当的。把学科专业教育还给学校,并不是要消灭校外培训教育机构,而是要发挥校外教育实践化、差别化、个性化教育的优势,与学校教育形成相互支持、相互并补充、相得益彰的新格局。[8]

(三)构建家校合作平台

构建良好互通的家校合作平台是推动服务型教育改革的重要载体。“双减”的实施,进一步明确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倡学校增加课后服务,延长课后时间,尽量使学生的作业等在校内完成,并由教师提供相关辅导与帮助。这无疑减轻的家长的生活压力,明确了学校教育的主体责任,更有利于学生的长足发展也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家长的焦虑等。

但这并不是让家长彻底放任不管,而是为更好的服务学生,完善教育体制,学校要大力支持并主动构建家校合作平台,以学校、教师为主、以家长为辅,合力出击,共同协商。让家长参与学校有关学生发展的重大决策,倾听家长的意见,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培养教育型家长和学习型家庭,多维度建设学校特色课程,增强教育活动的感化力。形成良性互动的责任机制、分享机制、信任机制、沟通机制和矫正机制。[9]

(四)加强优质资源开发与共享

加强优质资源开发与共享是新时代潮流下服务型教育改革的拓展与趋势。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0]再次,“双减”政策的实施,明确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深入研究学生学情,把握学生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差别化、多样化的教育。[11]为此,学校要着力开发、建设优质课程;同时,政府要统筹各区、各校优秀教师资源,合理利用在线教育平台,组织各优秀教师团队开发、共享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个性化教育学习与辅导。加快缩小城乡、区域、学校见的教育水平差距,让优质教育大众化、平权化。在保证高质量教育的同时,尽最大努力去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与生活需求,为课堂教学与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完善、有益的补充。

结论: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教育改革的持续探索更加深入,社会主义制度与服务型教育显得更加搭配相融,但服务型教育不是纸上谈兵。信息时代下,学生并不一定各方面都落后于教师,教师固然有自身的权威,但更要清楚自己的本职是教书育人,是为学生服务,是投学生所好而行之。总之,服务性教育已成大势,服务型的师生关系早应成为常态。如何统筹做好服务性教育改革是全社会共同面临的新型挑战,只有使各界充分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和利好性,齐心并进,服务性教育制度的改革一定会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成就与效应。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N]. 人民日报,2016-02-23(023).

  2. 周贝隆.什么样的思想——什么样的教育[J].教师博览,2001(08):4-6.

  3. 习近平.“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微镜头·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01).

  4. 央视调查: 2020 主要家庭困难中子女教育焦虑感高达36%[EB/OL].(2021-04-27)[2021-08-19].

  5. 张志勇.双减”格局下公共教育体系的重构与治理[J].中国教育学刊,2021(09):20-26+49.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EB/OL].(2007-06-01)[2021-08-19].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强调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深化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减轻义务教育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EB/OL].(2021-05-21)[2021-08-19].

  8. 张志勇.“双减”格局下公共教育体系的重构与治理[J].中国教育学刊,2021(09):20-26+49.

  9. 郭元祥.学校与家庭的良性互动[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19(05):68.

  10.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着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EB/OL].(2021-03-27)[2021-08-19]

  11. 张志勇.“双减”格局下公共教育体系的重构与治理[J].中国教育学刊,2021(09):20-26+49.

作者简介:

吴红德,23岁,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教育学(学科教学数学)专业。

联系方式:15287924417

邮箱:237994623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