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城乡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应用研究

王晓乐

142729198511145***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城乡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监督等工作日益繁重,涉及的规划业务量和数据量与日俱增,加之公众对规划政务公开、规划服务水平的要求愈来愈高[1],加强新时代背景下的城乡规划管理,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规划审批和管理体系尤为重要。

关键词:城乡规划;信息化建设;功能模块;智慧城市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已日益渗透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以数字化助推城乡发展和治理模式创新”,加强新时代背景下的城乡规划管理,探索信息化建设在城乡规划管理中的应用十分必要。本文以乌鲁木齐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践为例,基于对乌鲁木齐市规划信息化建设背景及建设目标的理解和分析,结合规划业务工作需求,确定项目建设的系统架构及功能模块设计,并分析了系统建成后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规划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城乡规划管理是根据城乡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对城乡建设的空间布局、建设规模等进行协调和控制的工作过程。这一过程不仅取决于城乡规划管理体制以及规划设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取决于规划设计、管理工作中对城市历史、现状信息的把握,特别是对各类信息的分析、处理和利用能力[2]。当前,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日益渗透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数字化浪潮席卷而来,而规划部门所掌握的大量关于城市现状、规划编制和审批成果等数据资料也已经成为规划部门的战略资产。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高效率地管理好这些数据,充分利用这些数据为规划管理工作提供实时、准确的信息资源,为管理者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是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提高规划管理服务水平、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

2.项目建设背景及目标

2.1建设背景

原乌鲁木齐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分散、独立的形式开发、运行的,主要包括规划“一张图”、规划管理协同办公平台、规划预警系统、电子报建系统、规划许可证发证系统、规划电子档案系统等。这些系统的开发应用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规划业务办公效率,但是随着业务量的激增以及规划管理理念的更新,原有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办公需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原有的“一张图”系统功能单一,数据的建库、查询、分析、维护和更新等功能不完善,无法同规划审批系统进行实时的互联互动。

第二,原有的规划管理协同办公平台是基于客户端的C/S架构,操作使用不方便,且运营维护成本较高。规划审批无法与“一张图”系统互联,项目审批无过程跟踪;公文管理仅有登记功能,文件处理仍依靠传统纸质文件传达、签批,已收发公文不便于查阅,制约了规划办公效率和服务水平。

第三,原有的CAD预警系统是基于VB开发的,仅支持32位的CAD,无法兼容64位的CAD,且数据加载较慢,容易出现卡顿、死机现象。成果数据入库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预,现势性难以满足规划管理工作的需求。

2.2建设目标

在原有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对系统进行升级,建设一个以地理空间信息平台为基础,系统整合各类规划编制、审批成果等数据,具备动态更新机制的包含全业务、全方位、全流程的信息共享工作管理平台[3],实现规划业务和行政办公一体化。

3.系统功能模块研究

根据建设背景与建设目标,结合当前乌鲁木齐市规划业务工作需求,确定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系统架构及功能模块设计。

3.1系统架构

乌鲁木齐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由基础层、数据层、应用层、用户层四大部分组成。

3.2功能模块

功能模块即系统架构中应用层需要实现的功能,主要包括规划“一张图”、规划审批、规划预警、行政办公、规划监管等。

3.2.1规划“一张图”

依托GIS平台,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图形浏览功能,用户可以快速浏览、查询各种规划编制数据(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村庄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专项规划等)、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形图、影像图等)、规划审批数据(征收蓝线、用地红线、建筑红线等)、规划控制因素(机场净空、水源保护、地震断裂带等)等,并可将各类数据进行叠加显示、对比分析[4]。

3.2.2规划审批

将基于C/S(客户端/服务器)架构的规划审批系统,改造升级为B/S(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以业务审批为主线,以“项目”为单位,实现报建项目选址条件、方案审查、建筑红线、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竣工规划认可全过程业务办理及过程监督,包括报建项目的受理、审批、发证、归档及报表统计打印、档案查询等功能。集成图文一体化审批平台,完成规划审批和“一张图”的关联定位,满足业务人员带图作业的需要,真正实现对业务的“一张图”审批,对项目的一棵树管理。

3.2.3规划预警

在不改变用户操作习惯的基础上对系统功能进行升级,使预警系统能够在64位的CAD环境中正常稳定运行。用户可从预警系统中调取矢量数据到CAD中,在提供图层浏览、叠加、分析等功能的同时,可在CAD环境下对规划成果数据进行编辑,实现成果的入库更新,更好的辅助规划设计、管理人员办公。

3.2.4行政办公

提供与规划业务管理相关的行政收发文功能,包括收文登记、办理、传阅、发文拟稿、核稿、会签、签发、批阅流转、归档、查询等管理工作,实现日常公文处理和管理的全过程信息化,提高行政办公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4.应用效果

截至目前,乌鲁木齐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已建成运行一年多,该系统的应用为城乡规划管理提供了权威、动态、现势的信息服务平台,提高了规划管理人员的办公效率,缩短了行政审批时限,为城乡规划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提供了有效资源支撑和决策支持,系统成果界面如图2所示。主要应用成果表现在以下方面:


4.1创新规划管理工作模式,实现无纸化办公

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使规划管理人员从传统纸质文(图)件审批逐步过渡到电子文(图)件审批,创新了规划管理工作模式,实现了全过程信息化、无纸化办公,有效节约了办公成本,提高了办公效率。

4.2有效管理信息资源,避免出现信息孤岛

规划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整合规划业务所涉及的各类成果数据资源,将各类规划控制要素归类管理,建设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中心,并以“一张图”的形式展现出来,实现全局信息共享,真正做到“一个口子进,一个口子出”,避免多部门管理造成的“规划打架”、数据混乱、“信息孤岛”等现象发生。规划管理者使用“一张图”作为审批依据,能够实现数据与业务的一体化管理。通过“规划建议”实时记录、反馈审批信息,保证了规划编制、审批过程中所需资料的现势性、完整性,形成了规划编制与实施的良好信息循环[3]。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科技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城乡规划科学管理、决策的有力工具。乌鲁木齐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实现了以规划为核心的数据资源整合及基于“一张图”的信息共享和应用分析,破除了规划部门内的信息孤岛,使规划管理工作从传统管理模式逐步过渡到数字化、精细化、智慧化管理,同时也奠定了规划局在全市信息化建设的龙头地位。


参考文献

[1]李东峰,沈川,胡茂伟.杭州余杭区多层次规划一张图与数据更新的实践[J].规划管理,2006(11):39-44.

[2]张娜娜.城乡规划一张图系统的建设实践探讨——以成都市温江区为例[J].测绘通报,2015(6):108-11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