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生活体验之微主题实践探究----“薇生活·会生活”园本课程下生活体验系列实践活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8
/ 2

亲历生活体验之微主题实践探究 ----“薇生活 ·会生活”园本课程下生活体验系列实践活动

胡佳萍

杨汛桥中心幼儿园本部

一、活动缘起背景及意义

《指南》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生活是教育的源泉,运用幼儿的生活实施幼儿教育,往往事半功倍。而亲历体验式活动是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幼儿通过亲身经历、自主操作,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相关的知识技能,在全收获理念下亲历生活体验课程,让孩子参与以“食”散发的多维度微主题探索实践活动。

我园的园本特色为“薇生活·会生活——学做生活小主人”,一年四季、一日三餐、点点滴滴都隐藏着孩子们的成长与收获。而在幼儿园中最日常的点心活动、就餐活动,以及有特色的种植自然活动中,老师们常常会忽略透过活动之后的有关营养、家庭、社会、自然等多维信息之间的传承联结可以带给孩子们怎样的成长与改变。我们希望在真体验、真感知、真收获、真成长中,让那些不起眼的寻常事物教给孩子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和孩子们一起敬畏平凡的食物与事件,感恩生命的美好,感受返璞归真的力量。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框架

全收获的“全”是指多层次、多方面、多立体,亲历体验又能够给予幼儿充分地自主计划、感知与实施全过程的机会。在“薇生活·会生活”的园本课程下,结合幼儿园内的种植资源、生活馆园所资源与幼儿前期的课程经验,以“食”为关键点散发的系列微主题,寻找和发现生活中的素材,积累对幼儿年龄特点、学习特点、思维逻辑特点等的理解,进行一定的选择与取舍,开展具有“薇生活”、“薇文化”、“薇气息”的生活体验系列实践活动。

1.系列实践活动目标:

  1. 通过自主计划、收集、实施等多维度途径,能够完成相关主题活动的开展。

  2. 借助与“食物”“节日”等相关的绘本,主动提取兴趣话题,能够大胆表达活动需求。

  3. 喜欢与同伴友好合作,尝试自主分工与体验,感受生活活动带来的快乐与乐趣。

2.系列实践活动框架

  1. 活动开展前的分析:重建体验式生活主题系列活动框架的基础。

经验基础:幼儿园“薇生活 会生活”园本化课程支架下,孩子们前期有参与过“桂花香香”“酸酸甜甜的水果”等以“食”为关键信息辐射发散的体验式生成课程探索经验,具备一定的探索与体验能力。而前期的课程开展经验也能够为体验式生活活动作为前期的铺垫。

环境基础:幼儿园在原本已经存在阳光花房、开心农场等自然种植区的基础之上,于2020年的暑期新改造创建了一个独立的生活体验馆。在生活馆落成开馆前期,经过班级自主讨论、幼儿举手投票等,将新建成的生活馆取名为“百变妙妙屋”,在孩子们的认知里,生活体验活动就像施展魔法一样,能够发生一百种的奇妙变化。也是在自己喜爱的百变妙妙屋里,我们陆续开展了更多与“生活体验”相关的系列主题活动。

  1. 活动开展前的预设:回顾小班年段的体验主题活动与中班年段主题预设(红色字体为后期生成主题活动)

生活体验系列实践活动基本以幼儿的前期经验为基础,在幼儿已有的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结合中班的年龄特点、季节特点、园所资源以及幼儿当下的兴趣与需求进行筛选与提取,在实际生成的许多活动之中教师是没有事前预设的,而是在主题活动的推进中从绘本、游戏或谈话过程中因幼儿的兴趣与价值选择需求生成的,几个实践活动的开展也依托于幼儿的前期讨论、自主计划、分工合作、对话思考与实践探索,教师只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提供相关的辅助与支架。而在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孩子们通过亲历体验式的实践活动,收获了更全面也更直观的成长与改变。

  1. 典型案例与实录

美美味味晚霞饭

活动起源:一本让人流口水的食育绘本

活动时间:9月9日教师节前一天

活动对象:中二班小朋友

活动过程实录:

幼1:这是百变妙妙屋里新的绘本故事,看上去就觉得好美味!

幼2:里面的制作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有的,胡萝卜、青菜、火腿肠......

幼3:而且妈妈说明天是教师节,我已经给老师画好贺卡了,如果可以一起吃这样美味的午餐的话,一定更幸福了吧

幼4:我们把这个绘本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看一下

幼1:这个里面还有制作方法的

幼2:真的好想尝一尝这个美味的食物啊!

几个小朋友自主商量了一番以后找到了其他的伙伴,结果班级里许多的小朋友都对这本《一起来做晚霞饭》的食育绘本很有兴趣,于是在午餐之后的阅读活动时间,我向孩子们简单的分享了这个绘本故事。孩子们主动提出,希望在明天可以去百变妙妙屋制作这样一顿美味的晚霞饭。

于是,自主计划、分工合作、尝试解决与前期准备的系列工作就这样在教室里展开了......

晚霞饭的制作过程对于有前期实践操作的中班幼儿来说其实还是比较简单的,孩子们在计划好了相对应的食材和制作工具后,第二天就跑进了百变妙妙屋进行晚霞饭的制作。

实践操作的这一天刚刚好是教师节,孩子们在制作完成以后还主动要求是否可以帮忙摆盘,作为送给亲爱的园长妈妈的教师节礼物。在完成了一系列的自主体验、自主操作与实践后,孩子们带着美美味味的晚霞饭回到教室,进行了一场难忘又美妙的午餐分享活动。

活动思考与小结:

1.及时抓住情感契机比固定的课程逻辑框架更多彩

教师节很少出现在教育教学的活动设计课程中,老师们往往会刻意的避开

敏感话题,而在孩子们的世界里,以人物设定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儿童节、教师节等,节日对象明朗又纯粹。于是当孩子们在百变妙妙屋享受操作体验的过程中,教师以“今天好像还是教师节哦”作为提示小话题代入,能够把师幼之间的社会互动关系更巧妙的进行联结,同时幼儿的主动创造、分享欲、美感等等一系列的衍生情感价值都会随之产生。对主张“做生活的小主人,做杨幼的小主人”“薇生活·会生活”园本课程体系也更具实践性和张力。

  1. 更关注幼儿的需求,敢于重新界定课程进度与框架

《美美味味的晚霞饭》从来没有出现在课程进度表与教研研讨活动中,仅仅是餐后的阅读分享活动中孩子们提出对“做一顿晚霞饭尝尝”展现了无比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教师的解读与价值筛选往往可以成为后续课程方向的总舵。在实践体验结束后的第二次餐后活动中,我们又一次重读了这一本食育绘本,而这一次,孩子们对“晚霞颜色的深浅”“食材决定味道”等其他的逻辑线也有了一定的好奇,于是第二次的晚霞饭制作里,食材投入的数量与比例又成为了新的探究方向。

  1. 实践活动反思与剖析

(1)以生活为源泉---在积极、多样、日常的微主题实践活动中收获乐趣

陶行知理论提出:生活即教育,杨幼的园本课程理念秉持以最朴素的方式陪伴幼儿探索世界的好奇!在微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我们紧紧追随幼儿的想法,了解他们的兴趣与需求,为幼儿提供充分的时间、空间,让幼儿在微主题实践活动中发现亲历的快乐,在微主题实践游戏中获得多元的全收获发展。

(2)以亲历为桥梁---在自发、自主、自体验的微主题实践活动中优化发展

全收获理念下的亲历实践活动以幼儿为本,幼儿亲身参与为主要途径,教师只是实践活动的辅助组织者,与幼儿、家长、社会关系等产生积极与有效的互动。在更具特色的微主题实践活动中转变自身的课程观和儿童观,将幼儿视为主动学习者与课程创造者,“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同时“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锐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以亲历为桥梁重新架构师幼与主题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

  1. 以全收获为方向---以多方面、多维度、立体的价值筛选与判断中促进生长

每一个社会实践活动的前、中、后,教师都需要对活动进行评价、反思与判断,及时思考微主题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否满足幼儿兴趣与探究欲望、是否激发幼儿活动主动性与积极性、是否有利于幼儿成长发展与经验提升。同时,多元化的全收获价值是否在认知、技能、情感等多维度融合渗透,并在活动实践过程中内化成幼儿的经验,驱动下一次的实践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