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省 273165
摘要:《学记》作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篇教育论著,比较系统且全面地总结了中国先秦社会的教育经验。其中提出的“考校”制度逻辑严密、意涵丰富,是先秦社会学校教育考核制度的生动写照。“考校”制度中整合“学业”与“德行”的横向内容体系以及由“小成”至“大成”的纵向发展体系更是对中国学校教育的发展具有关键的指导意义和积极的推动作用。反观当下学校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考校”制度所蕴含的教育理念可以给我们以启示。关键词:《学记》 考校 教育理念
引言:《礼记·学记》中云:“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1],如此诠释了先秦社会学校教育的“考校”制度。《记》曰:“蛾子时术之。”[2]意思是说,学习应效仿蚂蚁衔土成堆,时时不息,井然有序。如此启示我们:“学”是有路径、成体系的,“考校”的内容也应是如此。它不仅阐明了整合“学业”与“德行”的横向内容体系,同时也呈现出由“小成”至“大成”的纵向发展体系。横向来看,“考校”制度讲求内容的完整性,每个“中年”考核的重点既包含“学业之深浅”也包含“德行之虚实”。纵向来看,“考校”制度讲求发展的阶段性,七年谓之“小成”,九年谓之“大成”,不同发展阶段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各不相同,学校教育将学生由“小成”培养到“大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以下笔者将继续从横、纵两个方向对“考校”制度的内容进行具体阐释,以求为我国学校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整合“学业”与“德行”的横向内容体系
对于“考校”内容的理解,朱熹的观点具有代表性。他认为,“考校”的内容都是“上两字说学,下两字说得处”[3],“先观其学业之浅深,徐察其德行之虚实”[4]。如此看来,“学业”与“德行”并重成为“考校”的核心内容。基于对这一观点的认知,“考校”中整合“学业”与“德行”的横向内容体系可以从以下两个问题入手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为什么“考校”的内容要由“学业”与“德行”两部分整合而成?其次,“离经”与“辨志”、“敬业”与“乐群”、“博习”与“亲师”,以此类推,每个“中年”里“学业”与“德行”的考核要求为何要如此进行搭配?
从“考校”的目的来看,学校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在学术领域有所成就,同时也要坚守道德的原则与底线,因此应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可以说,“学业”是塑造“德行”的重要凭借,而“德行”是成就“学业”的最终目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缺一不可。
具体来说,“离经”的时候强调“辨志”是因为初学阶段,学生在阅读经籍、解析义理的过程中能够产生独到的思考和体悟,从而进行自我省思和自我判断,建立起个人的道德标准和价值体系,此时辨别自己的志趣便是最好的时机;“敬业”的时候强调“乐群”是因为学生在专研某领域的学问时,更容易结交到志同道合之人,形成拥有相同志趣但又独具个性的学习群体;“博习”的时候需要“亲师”,这是因为“师”在学生学习知识、投身实践的过程中往往起到至关重要的引导和规诫作用;而“论学”的时候需要“取友”,这是因为在学习提升的关键阶段,有“益友”则可“相观而善之谓摩”[5],对“论学”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相反若“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6],亦或是“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7],由此可见,“无友”或“损友”都会对“论学”产生消极的阻碍作用;最后,学生达到“知类通达”的境界后,仍要强调“强立而不反”,这是因为“知类通达”并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古人云:“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便需要成熟坚定的心态和持之以恒的信念,如此才能成就真正的“大学之道”。
二、由“小成”至“大成”的纵向发展体系
刘光蕡在《学记臆解》中对“考校”制度的“小成”与“大成”两个阶段目标的内涵进行了重新诠释。他认为,“小成”之时,“人生应用之艺,应读之书,皆已学习,志趣可见,筋力已壮,可以出而任事,此时智勇者为士为吏为兵,士入太学,兵吏入专门之学,朴健者为农受田而耕,智巧者为工商入市肆以精其业,此后即学不更精进,亦能有用于世而非弃材”[8];而“大成”之时,则“可以出而仕矣,二十以后,兵农工商各有官长,长即其师其优异者,升于国家以储为将相大臣之选。则此大成后,各治其事,仍各修其学”[9]。由此可见,“小成”阶段偏重专修,致力于造就专业人才,而“大成”阶段则偏重深究,致力于培养从政人才。“小成”与“大成”两个阶段目标紧密承接,这就意味着,要想达到“大成”这一最高的人生目标,必须建立在实现“小成”的基础之上。更重要的是,实现“大成”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终止、教育的结束,而应将其看作学习的新起点、教育的新开始。基于对这一观点的认知,“考校”中由“小成”至“大成”的纵向发展体系可以从以下两个问题入手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小成”与“大成”作为“考校”制度两个紧密承接的阶段目标有何内在的联系?其次,“考校”制度为何要按照“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的顺序来设置每个“中年”的考核目标?
学生达到“小成”这一目标后,基本上能够做到在某一专业领域“成一家之言”。成为专业人才后,学习内容便开始由“专”向“深”进行转变。学生开始广泛涉猎各领域的知识技能,以求继续拓宽研究视野,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最终达到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境界,如此便可实现“大成”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在“考校”制度中,“小成”阶段每个“中年”的考核内容均可“视”之,而“大成”阶段的考核内容却不复“视”之。这说明,“小成”阶段的考核标准是具体的可参照的学习内容,而“大成”阶段的考核标准则较为灵活,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我修养的提升。由此可见,“小成”是“大成”的重要基础,而“大成”则是“小成”的必要延伸。
“《学记》认为,学问的成长和人的成长都是有顺序的。”[10]具体来说,在“考校”内容中,“离经”、“敬业”、“博习”、“论学”、“知类通达”作为“学业”层面的考核要求,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渐进过程。从最初阅读经籍、解析义理开始,然后集中到某一感兴趣或极擅长的专业领域进行学习,再到广泛涉猎与这一领域相关的知识技能,通过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自己独到的学术理念和话语体系,成为这一领域的专业人才,进而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之上,探索世间万物的普遍规律,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这是一个人不可逆的成长过程。“德行”层面的考核内容亦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孙杰.《学记》中年考校制之考证及其历史演变[J].高教探索,2018(03):92-98.
[2]艾兴,赵瑞雪.《学记》中的“核心素养”思想体系及现代传承[J].现代教育科学,2019(06):28-34.
[3]陈桂生.《学记》纲要[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03):68-74.
[4]俞正强.俞正强读《学记》(一)[J].中国教师,2020(03):119-122.
[5]俞正强.俞正强读《学记》(二)[J].中国教师,2020(04):121-124.
[6]彭慧.《礼记·学记》“离经辨志”释义辨疑[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4(05):95-97.
[7]王守雪.《学记》“敬业乐群”新释[J].殷都学刊,2014,35(01):103-106.
[8]孙家伦,王安全.《学记》 中“论学取友”思想对现代大学教学中师生和生生关系的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03):32-34.
[9]王天平.《学记》中教学制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
[10]郭云山.《学记》的语文教育思想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3.
[11]陈浩淼. 试论《学记》教学思想对语文教学的启示[D].湖南师范大学,2014.
[12]申林.《学记》的教育思想对当代语文教育的启示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15.
1[?] 高时良.学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1.
2[?]高时良.学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1.
3[?] 杭世骏.续礼记集说[M].浙江:浙江书局,1904(67):10.
4[?] 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朱子全书[M].2版.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538.
5[?] 高时良.学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35.
6[?]高时良.学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39-141.
7[?] 高时良.学记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39-141.
8[?]刘光蕡(撰),宋联奎(辑).立政臆解-学记臆解[M].陕西:陕西通志馆,1936.
9[?] 刘光蕡(撰),宋联奎(辑).立政臆解-学记臆解[M].陕西:陕西通志馆,1936.
10[?] 俞正强.俞正强读《学记》(二)[J].中国教,2020(4):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