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地震局 四川成都 610041
近年来,关于地震等自然灾害风险越来越受到政府及公众的关注和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唐山大地震40周年考察时提出了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强调要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在主持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28次会议审议《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时,提出要更加注重风险管理,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通过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再次强调要防范自然灾害风险,对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要一以贯之。并于2018年5月12日致信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暨第四届大陆地震国际研讨会,提出围绕本次研讨会“与地震风险共处”的主题,科学认识致灾规律,有效减轻灾害风险,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那么,到底什么是地震灾害风险,它有哪些特点和表现,又该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呢?下面让我们从风险的概念入手,正确认识什么是地震灾害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存在的风险,我们大多比较关心的是在一定时间内会发生什么样的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和会产生什么后果这三个方面。因此,概括起来说风险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由潜在的灾害或极端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或损失,它可由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其负面后果来定义。那么,具体到地震灾害风险即可定义为:未来一段时间内,某地区由于地震发生导致灾害损失的可能程度。
地震多、强度大、分布广、灾害重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震灾害风险越来越复杂。在错综复杂的现代社会系统中,地震灾害风险往往与其他风险因素相互交叉关联,风险链条不断延长。地震灾害风险经过持续演化后,可能导致集自然、社会、经济等各种风险于一体的综合风险。同时,地震灾害风险往往与其他重大风险交叉关联。一次地震发生后,可能会带来其他次生衍生灾害,使一个地区的原发性风险,经过跨地区输出扩散,从小风险演化为大风险,局部风险演化为区域性或系统性风险。再次,随着网络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平台的不断涌现,各类突发事件常常借助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互联网在给人们获取信息资讯带来便利的同时,一旦管理不善,也容易成为各类风险的策源地、传导器、放大器。这些因素使地震灾害风险呈现出链式效应、蝴蝶效应、放大效应等许多新的特点。
而当前我国的地震灾害风险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地震灾害风险和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的风险两个方面。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地震灾害风险是指目前我国的区域发展中心有的与高地震风险区高度叠加,而区域发展中心往往是人口高度聚集和社会财富高度集中的地区,地震灾害一旦在这些地区发生,造成的破坏和损失将远远大于一般地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不足的风险是由于我国许多房屋建筑还没有进行抗震除险加固或达到抗震设防要求;面对我国广阔的地域,差异巨大的地形和气候条件,地震应急救援队伍的快速反应和远程机动能力还不能满足需求,基层就近应急处置力量装备配备和专业素质也有待提高;社会公众对地震及其灾害的认知水平比较低,主动减灾的社会氛围还没有完全形成,防震减灾科普宣传水平和效果也不尽如人意等多种因素造成的。
在认识了地震灾害风险的概念及其特点和表现后,下面从地震灾害风险的形成要素出发,谈一谈如何防范和化解地震灾害风险。要形成灾害风险,需包括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灾体脆弱性及暴露量这三个要素。可能引起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经济震荡或环境退化的物理事件、现象或人类活动,称为致灾因子,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致灾因子。脆弱性是指承灾体易于受到自然灾害的破坏、伤害或损伤的特性,反映的是各类承灾体对灾害的承受能力。暴露量是暴露于灾害风险下的各种要素,如人口、经济活动、建筑物、基础设施等,即承受灾害的对象。地震灾害与风险和人类活动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1 地震灾害与风险和人类活动关系图
首先,风险与致灾因子密切相关,在其他各种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致灾因子的强度、频度越大,则风险越大。其次,脆弱性和暴露量不同的地区,即使致灾因子完全相同(如同等震级的地震)其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会不同,即面临的风险不同。当致灾因子与脆弱性的系统相互作用,超出了我们的应对能力时,潜在的风险就转化为真正的灾害,对人类行为产生一定影响,促使社会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防范与治理灾害风险。而地震灾害风险水平的高低由致灾因子和脆弱性及暴露量共同决定,在无法改变地震这一致灾因子时,只要我们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减小承灾体的脆弱性,也就减小了致灾因子对承灾体的影响,从而达到减少损失的目的。
因此,要防范和化解地震灾害风险,我们的主要手段就是减小承灾体脆弱性,强化其对灾害的承受能力。目前,国家已开展了一系列工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通过灾害风险调查和重点隐患排查工程,摸清地震危险源分布和我国地震承灾体基本现状,评估全国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加快实施地震易发区房屋设施加固工程,提升房屋建筑抗震能力。扎实推进应急救援中心建设工程,提升地震应急救援队伍能力和装备力量水平。大力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稳步推进防震减灾科普服务信息化、精准化、均等化建设,提升防震减灾科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公众忧患意识和全社会风险防控能力等。相信通过这些举措,我们抵御地震灾害风险的能力将不断提升,但“与地震风险共处”,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简介:张莹(1989年—),女,汉族,四川省会理县,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四川省地震局,主要从事地震灾害风险和地震应急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