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美术学校 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艺术生是高考生中很特殊的一个群体。从教13年以来,我一直担任艺术生的数学老师,其中9年作为班主任管理艺术生班级。教过的学生中,不少人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国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录取。以2021年毕业的这一届学生来说,我们班的本科率达到了92.6%,一本率达到65%,这个数据的背后有同学们的付出家庭的支持,学校的成全和班级的管理等全方位的配合。从班主任的角度,我有一些感触和思考。
关键词:艺术生;班级管理;思考
一、学生情况分析
1.艺术生考试要求 很多人认为艺术生很轻松,因为表面上即使是很好的学校文化成绩的分数线也比普通高考的学生低不少,但这其实是对他们的一种误解。因为专业学习专业方面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这需要占去他们非常多的时间和精力,以高考来说,他们需要参加省联考和各院校的单考,同时进行文化课的考试。只有在专业文化双上线的情况之下才能顺利录取。所以在课程安排方面,学生们每周至少有三个下午要进行专业课学习,留给文化课的时间便非常有限了。影响更大的是从高二暑假开始为了准备专业考试,他们会有长达8个月的专业集训,在这个期间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在画画上,很多同学可以用废寝忘食来形容。但等结束专业类考试等待他们的还有文化高考,这个时候留给文化复习的时间就只有100天左右了。而最后的文化高考跟普通生是同卷的,他们所面对的压力可想而知。
2.艺术生心理特点 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在这个阶段同伴仍然是很重要的关系,所以所处的集体,周围的环境会带给他们很大的影响。在独立性方面,高中生对个人的生活安排对事物的看法都开始形成自己的的见解,而专业课的学习也加速和加剧了这一特点,需要具有更广的知识面,更多维的思维方式,有自己不同的视角和理解来进行创作。但同时,容易出现盲目自信,拒绝沟通一意孤行等现象;在平衡性方面,这时候他们的情感是比较脆弱的,具有害怕挫折的特点,而要兼顾文化和专业学习心理压力是相对较大的. 在时间和精力的分配也会遇到不少困难,常常会出现二者不能兼顾的现象。很容易因为一张画不理想,一场考试未达预期,甚至是一节课没有被老师表扬而出现负面,萎靡甚至是厌学的情绪。
二、班级管理策略
1.建立职能型组织结构
作为直接服务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教育组织,班级最大的作用就是形成让学生以开放的心态主动交往,自主学习的教育生态系统。为此,通过合理的分工,让学生负担班级事务培养他们的参与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由于有专业课的学习,所以我们的班级架构稍有特别。
专业班长
班长
团支书
宣传委员
组织委员
生活委员
学习委员
体育委员
劳动委员
纪律委员
组员分成各个小组
除了正常职能岗位之外,我们还设有专业班长,主要负责协助专业老师进行日常的管理和沟通,劳动委员需要兼顾教室画室的卫生安排和监督,纪律委员也需要同时为文化课和专业课进行考勤,学习委员则需要统筹安排和支持各课代表的工作,将每天作业进行汇总提醒同学们。生活委员则负责购买集体日常用品,管理班级活动收支。团支书和组织宣传委员则是负责策划班级活动以及宣传海报等。而这些职位都是由自荐竞选投票选出来的,充分分层和分组,收集大家的意见。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一起辨析班级发展主题(从一个月,一个学期进而到一个学段),制订发展计划,建立班级制度,追求民主型班级,争取同时实现班级建设和人格培育。
2.班级日常管理
(1)了解和关爱每一位学生,这是和学生建立起信任关系的第一步;
对于艺术生而言,在一件事情上可能有更多的看法和不同的理解,学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
(2)以学科教学作为桥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和发展方向;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利用好课堂的每一分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教学效果做到及时设计评价和反馈,并不断改进。对于其它学科包括专业课,及时与科任老师沟通,关注每一个孩子的状况,及时给与关注,指导和鼓励。
(3)组织丰富多彩的班会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群策群力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载体,增加教育契机,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培养集体意识,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比如我们开展的辩论赛,由班委各个部门配合设计,从选主题找辩手,再到仿照“奇葩说”的形式安排导师和主持人,以及给观众们红蓝旗选择支持正或反方的互动,细致到中场休息时安排的小游戏。我觉得孩子们活动策划的能力强到出乎我的意料。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大家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分工,每个孩子都得到了锻炼。比如在疫情期间网上班会课的分享环节,有意识地安排平时较为内向的孩子多展示,我发现这种不同的形式也激发出同学们不同的闪光点。他们有的做出很精美的PPT,有的对电影欣赏有非常独特的见解,有的长期关注科普给大家推荐了很有趣的科普视频,有的则对经济学有浓厚的兴趣并用比较幽默的类比给同学们讲述有趣的经济现象。在这些活动中,我深深地感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潜能,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帮助同学们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并鼓励其为之奋斗。
(4)重视班级管理工作的反馈和改进
在教育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的工作。我一直特别重视学生的反馈并积极开发各种可以反馈的途径。比如通过设计微观小问卷,开展一些主题演讲活动,和班干及家长进行沟通等等。不仅关注学生们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也重视他们的人格成长,创造互相欣赏互相激励的氛围。
3.家校合作
家校合作的意义有助于促进提高学生发展的能力确保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对于一些隐性的学生问题有利于早发现,抓住教育契机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所以我再家校合作主要做到以下三个层次:交流、沟通、指导。处理和家长关系的时候,信息交流是第一步,主要通过面谈和借助媒介。这里的信息传输是双向的,如果信息交流通畅,我将能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同时也能及时向家长反应学生在校的表现。现在的微信、家校通等媒介都能很好地保证信息的时效性。当交流渠道顺畅之后,我们追求的便是意义沟通,学校和家庭教育需要具有一致性,有沟通才会有认同,有认同才会有理解。在此基础上,实现价值劝说,即我们和家长之间不论是价值立场和解决问题等方法都能互相理解和协调最终达到合作共赢。而在整个家校沟通的过程中,有几点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家长对老师的了解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孩子,如果孩子对老师有高度的认同,将会让家校沟通变得十分简单。所以除了需要有过硬的教学能力,在和孩子的沟通中给予真诚的关心和包容。其次,在和家长沟通的时候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彼此的基础之上,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让孩子的能力得到最好的发展。注重交流方法,即使反馈一些不是很好的信息,也最好充分利用“共情”“欲抑先扬”等原理,同时对家长的意见、要求或是焦虑情绪给予恰当的回应。最后在沟通的方式上,主要注意了有涉及孩子隐私的情况一定要私下沟通;注意微信群内的发言艺术及危机管理;注意努力完善班级家委会的建立和运行。
三、我的一点感悟
从把孩子们迎进校门,再到三年之后看他们收获满满的离开;从对未来的迷茫,到从容自信坚定;从有点畏惧的眼神到见面就飞扑过来的热情。孩子们的蜕变我们都看在眼里,教育应该是温暖的,我们互相陪伴,一起成长。让他们有底气有能力去选择今后的生活,热爱的专业是我们的任务,那些成长的点滴让我们都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成为爱学生,有学生爱的老师是最幸福的事。
文章的结尾我想分享一个我的教育故事:
孩子,让我陪你慢慢来
那一年,是我第一次中途接手一个班级。这是一个美术班,班里同学爱美术远远胜过爱文化课,作为一个教数学的“后妈”,我内心的忐忑和惶恐可想而知。
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班里的同学,有个圆圆脸亲和力很强的孩子,同学们都亲切的称她“南瓜”。南瓜是班里的“大姐头”,在咱班拥有很多粉丝。在浏览她的微博时,我发现了这样一段话:“语文好的人普遍聪慧,历史好的人普遍博学,数学好的人普遍变态。”这让我压力山大,我该怎么向他们展现数学老师的魅力呢?
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发现不仅南瓜对数学学习完全没兴趣,围绕着她的小伙伴们也都不肯用心。但我一时竟找不到突破口。终于,我等来了一个契机。在一次数学测验后,班里出现了两张雷同卷,其中一张就是南瓜的。发卷时,我对同学们说:“这次咱们班的考试虽然出现了雷同卷,但我同时看到了一颗很想取得好成绩的心,假如这位同学需要我的帮助,欢迎’骚扰’哟。”结果,南瓜来找我了,她略带羞涩地说:“老师,我是数学绝缘体,从小学毕业就没学数学了。”我心里一紧,但仍微笑着说:“没关系,老师陪你慢慢来。”
就这样,我们约定了第一次午课。南瓜拖拖拉拉了地过来了,甚至都没有带草稿纸。开始上课后,我发现她连高一的内容都无法接受。当看到她写出 时,我内心是崩溃的。但这个约定是我和孩子们建立共同目标的第一步,我一定要坚持走好它。在我的鼓励下,南瓜慢慢能准时来上课了。从最简单的基础运算开始,我都耐心再耐心,她也努力了起来,常常连课间都在练习。一个月过去了,我们终于可以进入到准备已久的初高中衔接内容,我跟小琪说:“小伙伴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加入我们呀。”当看到班里数学成绩较弱的孩子们一个一个加入到我们的午课中来,喜出望外的同时,我深深体会到了陪伴的意义。就这样,一周两次的午课,我们坚持了两年。
高考放榜时,他们围着我笑着,跳着,对我说:“老师,你不仅教会我们数学还让我们感受到了陪伴的温暖。”在陪伴孩子们走过不算漫长的岁月中,我内心也一直有首给他们的歌:“孩子们来来往往,既喜欢也是欣赏。我愿是温暖的存在,不当你的世界,只作你的肩膀,陪你们一起成长,变成想要的模样。陪你把沿路感想活出答案,陪你把独自孤单变成勇敢。未来多漫长,再漫长,还有期待,陪伴你一直到故事说完。“(此文是我获得深圳市第六届班主任大赛中职组一等奖的教育故事)
参考文献:
[1]谢转红.浅谈班主任管理工作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J].学周刊. 2020(04)
[2]王爽.班级管理要走向“社会化”[N]. 中国教师报. 2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