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冲突、化解与前景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11-19
/ 2

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冲突、化解与前景展望

陈学玉

(宁波大学,浙江 宁波 315211)

自工业革命和新航路开辟以来,人类漠视自然环境的承载力,疯狂建设开发,不仅抑制环境和生产的可持续性,也危及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视角看法有别。本文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与社会和谐共存、良性循环、全面发展和可持续进展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

生态文明理论的提出到实践深化,是我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是中国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是对工业革命以来人类长期主导的物质追求的深思后慎重抉择,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型文化价值观。

一、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中的复杂矛盾与矛盾化解方式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然而,现实社会发展图景中,人们正在上演的运行模式和生活观念等与生态文明的良性开展构成矛盾。

首先,城镇化进程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矛盾。中国人口过度集中到城镇和工厂,城市规模一度扩容。城镇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驱力,它缩小了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使广大的普通民众得以共享改革开放的战略成果,并进一步推动城市发展。城市化利于我国经济繁荣、减少资源浪费、优化土地利用效率。故城镇化进程只能持续推进,不能停滞不前。然而,中国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阶段,城镇化进程速度过快,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引起城市能源不足、热岛效应、交通拥堵等人为困境;另一方面,城市生活工业垃圾滋生、水资源遭毁、空气质量降低。因此,城镇化推进与生态文明建设虽不能并存而生,但又必须同步推进,自然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这对矛盾是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上的最大矛盾。

生态城市的构建首先要以生态意识为主导,城镇化进程中特有的“人口-特色市场”需要以低碳为切入点。在城镇化过程中绿化产业优先,尽可能扩大城市绿化区域。城建部门规划设计时要引入生态、绿色模型,要充分考虑城域覆盖区域内外的自然和环境概况,创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生态项目落地后,城市环保等职能部门要科学研判全城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的健康程度、高效幅度、和谐状况,以及循环往复与可持续发展概况,并提出优化实施方案。

其次,科技创新应当融于生态理念。从注重生产效率为导向的技术创新要转为减少消耗为导向的生态技术创新。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必须针对科技创新中蕴含的生态类型,比如减少消耗和减轻污染的新能源的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制定实施切实的保护政策,让生态型科技创新为科技创新的重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活动也在动态地观察和反作用于生产,随着人们的美好生活和居住环境改善,居民绿色消费趋向得到国家主流价值认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保持理性,时刻保持健康、环保为宗旨的消费模式,对消费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产品抵制,也必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经济的科技含量。

第三,市场主体的自我利益诉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公共利益诉求之间矛盾。生态文明建设中群体各异,其中个人、企业对自我利益具有盲目而过度的追逐特征。马克思曾言:“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与他们的利益有关”。人类社会自踏入工业革命以来,人口猛增、科技更新,加上选择市场经济体制,人的逐利,比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利己主义等本质暴露无疑。各主体以占有、破坏公共利益而获取自身利益所引发的“公有地的悲剧”在实践中时有发生。而生态文明建设在表面上是处理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但本质上与社会每个个体有关,以公共所有的形式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具有显著的公共性。而一个或数个组织存在自己各自的利益愿望,无法独立完成生态文明建设,自觉维护生态文明利益就显得高尚无比,它需要各主体具有社会责任、具有道济天下情怀,甚至为了生态公共利益而牺牲自己的经济利益。

法律具有追求社会的有序和正义价值。董仲舒曾言:“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这说明人具有求利与求义的双重趋向。生态文明建设理想落地实施是基于道义,对主体间利益需求必须合理调控,规范个体的逐利行为。马克思、恩格斯指出:“既然正确理解的利益是整个道德的基础,那就必须使个别人的私人利益符合于全人类的利益”。法律为人们的利益正当与否划定了红线,也为解决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利益诉求标下程序和规范。十七大报告指明:“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生态文明建设中,重视不同利益主体和不同利益的法律调控作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景展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政府明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充分展现我党以生命共同体理念对生态环境保护、民生福祉和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的关注。生态学家弗·卡特指出:“利用自然资源不见得必须破坏它……所有可以更新的自然资源,诸如土壤、森林、草地、水与野生生物等,在有效的资源保护计划下能比单纯的掠夺式经营生产出更多的产品,而且它们的生产能力还能不断地世代递增”。奋斗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如果利用科技创新手段保护环境,提升自然资源供给力、持续增强经济活力;另外,人类对自我利益的追逐中,牢固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制定可持续发展法律法律制度并严格执行,就会有利于城镇化与城市生态、有利于创新科技与生态文明、有利于自我利益追逐与生态公共利益矛盾解决。

发展经济,是我国各类工作重心,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益于生态文明建设。贫穷即是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原因,也是结果。“贫穷本身污染环境,以不同的方式制造出环境压力。那些贫穷饥饿的人们为了生存往往破坏他们附近的环境;他们砍伐森林,他们在草地上过度放牧,他们过度使用贫瘠的土地,越来越多的人拥入已经拥挤的城市。这些变化的累积性影响是如此深远,以致使贫困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灾难。”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逐步完善彰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实性和重大时代价值。

[作者简介] 陈学玉(1976-),男,河南信阳人,宁波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师,厦门大学哲学硕士,主要从事通识课程教学、认识论和价值论研究。


陈学玉,宁波市江北区前江街道星旅城6幢201室 电话/微信同号:15968088260

QQ: 2649453011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