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中藏医院, 624100
不良的睡姿、坐姿,不合理的体育运动都会造成颈椎疾病。当代人们在长期的学习和工作中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导致颈椎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患者群体也在逐渐扩大。颈椎病很难通过保守治疗痊愈,在物理治疗和手术的同时,还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1.颈椎疾病的手术护理
颈椎手术后需要密切观察伤口及颈部的肿胀情况,改善呼吸。如引起呼吸困难,需将缝线拆除,去除血肿或切开气管。术后每隔2h翻身一次,翻身时不能转动颈部,头部、颈部和脊椎需保持成为一条直线,依次转换为左侧卧位、右侧卧位和平卧位。仰卧时颈下垫枕宜偏低,侧卧时垫枕可略增加高度,以患者舒适为宜。术后将头部和颈部固定,咳嗽、打喷嚏前轻轻按住颈部。手术后一周可在颈部固定的情况下尝试坐起,在支架固定的情况下尝试下床活动。术后1至2周可进行握拳、松拳、股四头肌锻炼,增加关节活动,促进四肢肌力舒缩。颈围固定需保持2至4周,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取出。如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或者肢体感觉消失,大小便失禁时,需及时反映,采取治疗措施。根据恢复情况,酌情进行颈部前屈、后伸、左右屈伸以及头部旋转等运动,逐步增强颈部肌力。但需避免在颈部、头部增加负荷,或者屈伸、扭转过度。适当用力,避免大范围活动。
2.颈椎疾病的常规护理
2.1有效牵引
保持正确的牵引姿势和位置,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接受度调整牵引重量。如在牵引过程中出现的恶心呕吐、心悸头晕等反应,暂时停止,并做调整。通过按摩等方式改善症状及不适感,坚持颈部活动训练,包括向各个方向伸缩、旋转。使用橡皮球进行手部锻炼,通过抓捏等方式锻炼手指活动能力。
由于牵引的最终作用是使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而不是恢复正常的生理曲度,因此不宜频繁牵引,更不能依赖牵引。
2.2强化颈部的肌肉和韧带
锻炼颈部肌肉能够达到增强颈椎生物力学结构稳定性的作用,还能强化颈椎的生理曲度,促进血液循环,最终达到改善颈椎病的目的。
2.3疼痛部位护理
密切监视患者呼吸、血压、心率,测量体温,对尾骨、上肢、下肢等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或将红花油涂抹于骨突部位并按摩。疼痛有所缓解时,及早进行关节及上下肢的活动,增强活动能力。休息时将温热的毛巾置于颈椎处,热敷15min,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颈椎疼痛和僵直。
3.颈椎病的日常护理
3.1改变不良习惯
颈椎病主要是由于人们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不良坐卧姿势导致的,因此改善颈椎病最主要的护理方法就是改变不良习惯。需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或仰头,坐时抬头挺胸,挺直脊背,目视前方。夜间睡觉时保持头颈部的正常姿势,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避免将双手放于头部以上过长时间。如由于工作等原因,需要长时间伏案,或保持同一姿势,应对桌椅高度进行合理调整,与自身身高相称,避免长时间低头或抬头。在工作和学习之余,应避免保持同一姿势较长时间,可每隔30分钟进行一次颈部活动,前后屈伸,左右旋转,或用手按摩颈部肌肉,改善疲劳。
3.2注意视力保护
长时间集中视物,导致视力下降和疲劳的人群,会加重颈椎疾病,影响恢复。因此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应避免近距离视物,看电脑和书本半小时后远眺一分钟,转动眼球,及时消除视力疲劳。
3.3加强颈椎活动
如果无法改变工作环境,那么必须加强颈椎锻炼,养成习惯。(1)做米字操。按照从左到右的方向慢速旋转头部,直至无法转动后轻轻用力抻头,回归原位后继续向反方向做动作。(2)伸颈训练。将毛巾放在后颈部,两手向下拉毛巾,使颈部下抻,用力不宜过大,达到缓解疲劳的效果即可。或将双手交叉,放在颈后,头部向后仰,使颈部达到正常生理弯曲状态。(3)做引体向上、俯卧撑或仰卧起坐。
3.4注意保暖
颈椎病患者需做好肩颈部的保暖,避免空调风直吹颈部,外出时围围巾。受凉或者颈部疲劳时可用温热的毛巾敷于颈部。
3.5用药护理
遵医嘱行中药熏蒸、中药塌渍、中药外敷。在疼痛严重处涂抹药酒,控制力度进行按揉。
3.6饮食护理
颈椎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身体虚弱,在饮食上应忌生冷、咸、油腻,减少脾胃负担,促进消化,预防便秘,避免暴饮暴食而导致食滞内停。风寒痹阻型患者宜多吃温补类食物,如羊肉、大豆、花椒、胡椒等,少吃西瓜、梨、香蕉,不喝冷饮。血瘀气滞型患者宜多吃活血化瘀食品,如白萝卜、木耳、山楂等,少吃或不吃油炸食品。痰湿阻络型患者以山药、薏米、赤小豆等祛湿的食物为主。气血亏虚型患者可多吃红枣、桂圆、莲子等益气养阴的食物。
3.7按摩针灸
患者呈坐位,护理者用拇指按揉患者的风池穴、风府穴、天宗穴和曲池穴,找到压痛点后轻轻按揉,揉推,疏通经络。上述穴位加合谷、后溪、天枢等穴位一同进行针灸或艾灸,每日1次,每次30min。
结语
颈椎病如今正在困扰各个年龄段的人群。治疗颈椎病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日常护理必不可少。恢复的关键在于改变不良坐姿、卧姿及生活习惯,多运动,勤锻炼。手术治疗后的患者不能完全依赖手术效果,必须主动配合锻炼,避免病情再发。此外,还要注意饮食和保持良好情绪,这些都是疾病恢复的关键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