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榕江县人民医院 贵州榕江 5572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两种方法对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时间段为2021年8月-2021年12月,将期间20例于本科室治疗的四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姓氏首字母随机将其中10例纳入常规组,余下10例纳入观察组。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治疗,对常规组患者采取外固定支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时间较常规组更短,VAS视觉模拟评分更低,治疗满意度更高,P<0.05;对比术后并发症,常规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在治疗四肢骨折患者时,相比于外固定支架,交锁髓内钉的治疗效果更明显,患者术后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发生较低且治疗满意度更高,更具临床应用优势。
【关键词】交锁髓内钉;外固定支架;四肢骨折;治疗效果
四肢骨折作为外科诊室常见疾病,现阶段随着交通运输业和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由重大交通事故和施工安全事故等所导致的四肢骨折发生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1]。一旦患病没有及时得已治疗,患者四肢将表现出明显的肿胀、疼痛,影响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甚至对其生命安全带来极大威胁[2]。临床通常通过手术固定方法进行治疗,但固定物的类型选择却存在较大争议。因此,本文为了分析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对四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以2021.08-2021.12期间与本院接受治疗的20例四肢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1年8月-2021年12月;研究对象: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每组10例。观察组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4:6,年龄范围:23岁-53岁,平均年龄(38.13±1.21)岁。常规组中男女比例为3:7,年龄范围:24岁-55岁,平均年龄(38.45±1.25)岁。
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对。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实施连续硬膜外麻醉。常规组采取外固定支架进行治疗。以骨折位置为中心点向前端靠近外侧位置切弧形切口,使骨折位置充分暴露出来。对骨折处进行复位并固定。在骨折位置的远端和近端分别钻孔,在骨折处设置外固定支架,调整对位对线后将螺母拧紧,对骨折位置进行加压,确保外固定支架与四肢形成整体。
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逐层切开患者骨折位置结节上缘切口,待骨折位置全部显露出来后复位固定。依据患者术前X射线片选择尺寸适宜的髓内钉,对其进行扩髓处理。固定髓内钉和连接器。使用瞄准器将锁钉安置后,逐层关闭术中切口。
1.3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骨骼愈合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利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最高分10分,分值与疼痛情况成正比,即分值越高,患者表现越疼痛;以本院自制满意度评分表对两组治疗满意度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分值高则代表满意度更高。
(2)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数据处理
本次探究数据通过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取卡方检验。若P<0.05,表示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
相比于常规组,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更优,P<0.05,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情况(`x±s)
组别 | 例数 | 骨折愈合时间(w) | 术后恢复时间(d) | VAS疼痛评分(分) | 治疗满意度(分) |
常规组 | 10 | 17.65±1.24 | 10.21±1.06 | 6.34±0.87 | 79.34±1.94 |
观察组 | 10 | 12.34±1.10 | 5.44±0.85 | 4.61±0.79 | 93.41±1.87 |
t值 | | 10.1301 | 11.1017 | 4.6553 | 16.5124 |
P值 | | 0.0000 | 0.0000 | 0.0002 | 0.0000 |
2.2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常规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大于观察组,P<0.05,数据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n)%]
组别 | 例数 | 切口感染 | 血管神经受损 | 螺钉位置炎症 | 总发生率 |
常规组 | 10 | 3(30.00%) | 2(20.00%) | 1(10.00%) | 6(60.00%) |
观察组 | 10 | 0(0.00) | 1(10.00%) | 0(0.00) | 1(10.00%) |
x²值 | | - | - | - | 5.4945 |
P值 | | - | - | - | 0.0190 |
3讨论
近些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事业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四肢骨折作为骨科常见疾病其发生率呈现逐年升高趋势,严重影响患者运动行为能力和生活质量[3]。患者若未得到及时救治,将威胁其生命安全。为了促进机体恢复,临床通常以手术的方式进行治疗,使患者尽快恢复正常生活[4]。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于术后病情恢复效果也有着较高要求。传统的外固定支架方法在支架长时间安装下会影响患者四肢活动范围,使其生活质量难以有效提升。同时钻孔固定还易导致血管神经受损等术后并发症。而交锁髓内钉作为一种新的内固定手术方式,其轴向固定能够使其与肢体长度相适应,使骨折端能够有效固定,促进骨折位置快速愈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同时,交锁髓内钉还能够对生理应力予以传导,固定稳定,术后血管神经受损和螺钉位置炎症发生率也相对更小。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实施交锁髓内钉进行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
综上所述,对四肢骨折患者实施交锁髓内钉治疗其术后愈合时间更短、疼痛症状减轻更明显、术后并发症更低,治疗满意度显著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梁小虎,蒋云芳,朱晓宙. 四肢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钉与外固定支架治疗对其疗效以及治愈时间的影响研究[J]. 饮食保健,2019,6(31):42-43.
[2] 邢艳辉.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9):1357-1359. [3] 邱伟. 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疗效[J]. 中国伤残医学,2018,26(6):38-39.
[4] 方胜.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VAS评分及骨折愈合时间的影响[J]. 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1):2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