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体育运动学校 浙江省绍兴市 321000
摘要:体育自始至终都是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磨练学生意志和品格的重要基础,在整个素质化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正因为如此,本文也将以业余体校的建设为切入点,从田径基础训练出发,分析业余体校训练的必要性,并探讨田径课程的现状,列举出解决的方法和对策,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师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田径训练;业余体校;现状;改革方法
引言:
在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课堂的要求,相较于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背诵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体育作为德智体美发展的先决条件,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业余体校来讲,要尤为强调田径发展的重要价值,由此来培养青少年的竞技技能,为我国体育人才的充实做好准备工作。
分析业余体校展开训练的必要性
课余体育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竞技体育的后备人才,也是提高学校体育水平的前提要件。这些年来,我国体育教学机制的改革已经变得更为深入,学校在未来也必然会成为后备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同时,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也展现出了多层次的特点,结合了不同的训练内容和训练渠道,能够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发展自己在体育方面的特长和优势,激发出内心的潜能,针对某一项运动展开侧重性的练习。相比于一般运动训练来讲,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目的也是为了让学生在某一领域中取得突破和进步,创造出更加优异的成绩,因此,训练的方式,项目以及内容也都在向着专业化的方向靠拢。除此之外,为了能够让体育运动员在比赛时具备高强度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应变能力,课余体育训练也会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科学地安排生理负荷,并设计好变化的幅度和速度。另外,那些参加训练的运动员,无论是学生还是成人,即便是训练内容存在相似性,但他们的身体发展,战术技巧,技术水平也存在明显的差距,这就需要学校做好区分对待。
分析业余体校田径训练的基本现状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业余体校的田径训练都是参照上级部门的需求,竞技性的目的是最为明显的,希望学生通过专项训练,在比赛中取得优秀的成绩。这也就意味着,田径训练的模式也逐渐变得更加固定,形成了教条性的体系和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运动员本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无论是教练员的管理,还是后备人才的培养模式,业余体校的观点是相对落后的,采用的训练模式过于传统,科技含量并不高,所以也没有运用一些新的手段和技巧,这就无法真正提高田径运动的水准。再加上,由于业余体校本身就不是专业队伍,所以学生的专项训练也会与文化课程存在很大的冲突。
分析业余体校田径训练改革的方法和对策
(一)做好队伍的整顿和改革
体育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及时进行沟通和交流,必须要进一步壮大业务,体校田径教练队伍,为他们提供更加高等级的培训机会,这样才可以真正提高教练员的素质,让教练员积极吸收新的思想和理念,为课堂的改革注入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在这里,学校也要引进更加优质的体育人才,构建更为完善的考核体系与机制,设计出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考核办法,这样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加弹性的发展空间,指导田径教练员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减轻学生的负担和压力,解放他们的思想。
(二)做好运动员队伍的管理
学校必须要做好田径的选材工作,要重点关注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这两个层面,考察运动员本身的技术和心理素质,在这其中,文化课教师也要发挥出辅助和引导作用,要做好对田径运动员的管理,制定出更为完善的教学方案,这样可以保证田径运动员能够平衡好文化课学习与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实现文化课与专业课的同步发展,减轻他们的负担和压力,让运动员可以打消内心的疑惑和抵触情绪。除此之外,学校还应当积极和高校的体育学院进行沟通,让田径运动员可以参与到更为多样化的比赛中,为他们创造更加广阔的学习平台,提高田径运动员的就业竞争力。
(三)做好经费的投资和条件的完善
业余体校要想保证自身的项目训练符合竞技体育的需求,就应当把重点放在后备人才培养,训练手段创新,基础作用发挥这三个核心层面,要加大经费投入的力度,完善基础的管理部门,明确体育管理部门的职责和工作范围,而且要积极吸收社会力量,通过招商引资的形式,争取更多的优势资源,这样可以有效弥补田径运动的经费缺口,为人才提供更加坚实的物质保障。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业余体校田径训练的器材和场地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相对于专业学校来讲,硬件设施的置办并不全面,训练模式也不具备科学性与合理性。所以,学校应当运用激励手段,引导田径教练员发挥出创新意识,约束自身的思想和行为,创造出更加现代化的教学方案,要重点做好运动员的技术诊断工作,保证成绩提高的稳定性
[1]。
(四)做好后备人才的积累
科学选材是后备队伍壮大的重中之重,也是衡量人才标准的前提要件。当下,业余体校依旧把身体状态当做衡量运动员素质的唯一标准,并没有重点关注运动员的生理技能,心理因素和技术水平。再加上,业余体校的办学经费,本身就相对紧张,所以也没有有效的运用许多科技含量较高的选材方法,这就影响了人才的有效吸收。在这里,学校应当秉持着不破不立的观念,要提高对后备人才选择的重视,结合人才本身的兴趣爱好和价值取向,推进训练一体化的建设,构建更为完善的培养计划和机制,保障运动员的训练符合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2]。同时,教练员要把握好青少年发展的敏感期,对于7~12周岁的运动员来讲,他们的反应速度是最为迅捷的,而10~16周岁的运动员,动作速度最为迅捷,12~16周岁的运动员,移动速度的发展正处于黄金期,以上这些都应当作为教练员训练的主要参考。
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业余体校田径训练的改革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壮大我国专业竞技队伍的应有之策,也是培养后备体育健儿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教练员队伍的改革,运动员队伍的约束和管理,经费投资,后备人才的选拔这几个角度,论述了业余体校田径训练的改革方法,充分结合了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尊重了学生本身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 朱大伟. 关于少儿田径基础训练的重要性探讨[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5):51-51.
[2] 朱大伟. 关于少儿田径基础训练的重要性探讨[J]. 2021(2020-5):51-51.